重析新龙“十三”年节之来源

2019-02-18 23:33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苯教山神神山

拥 金

新龙县,藏语名为nyag rong.nyag意为凹陷之地,rong意为峡谷,并带有与牧业相对的农业种植地之意。新龙的“十三”年节藏语叫“吉松东”,是新龙地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在不同地区,过节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在十一月,有的在十二月,有的在三月。在此前,已有学者对“十三”节进行调查研究。但整体上看,调查都较粗浅,甚至有许多遗漏或错误,本人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就“十三”节的由来以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一初步探讨。

一、 重析“十三”年节来源之传说

以往的研究者都关注过新龙十三年节的来源,但结论几乎和《新龙县志》中记载相同,如李琼的《新龙“十三”年节的由来》[1]和英珍的《藏族历史的活化石|——新龙“过十三”年俗》[2]等,本人在对该地区不同区域长期的调查中发现,关于其来源主要传说有:

(一)工布朗结之传说

传说工布朗结(1799-1865)土司率领民众征讨各方土司,在出征前请卦师占卜,占卜以十二月十三日为出征节日,当地人们把这天当做祭日来纪念他,后来逐渐演化成当地的传统年节之说。工布朗结在当地人的心中既是一名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土司,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士,而“十三”年节是属于欢庆之日,把当地英雄之祭日当做节庆这不合理,也不符合当地人的心理意识行为。并且工布朗结去世距今只有154年,而此习俗早已存在。

(二)喜绕降泽之传说

该地区下瞻对偏中区域传喜绕降泽(1459-?)之说,阿来说 “当人们问 ‘瞻对’是什么意思时,当地人会自豪地说是铁疙瘩,有位喜绕降泽的高僧,曾于公元1253年随八思巴进京觐见元世祖忽必烈。”[3]《新龙县志》中记载:“喜绕降泽在元初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迎请作为其上师,他第一次入宫朝觐时,当众把铁矛挽成一块铁疙瘩,元世祖封他为新龙第一位土司,名为‘瞻对本冲’,其地亦自此得名为瞻对。”[4]当地人传说,喜绕降泽于藏历一月需入朝觐见元世祖忽必烈,所以当地人们把新年提前到藏历十二月十三日。也有传说当地群众为热烈欢迎赞誉而归的喜绕降泽,在这一天举行很多庆祝仪式,这一天恰好为藏历十二月十三日,此后人们便把这一天当做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关于“瞻对”,从《新龙县志》到后来阿来的《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以及后来涉及新龙的研究都解释为“铁疙瘩”,并把其来源归于元朝赐封喜绕降泽事迹,导致现在都直接运用此说法,没有人对其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喜绕降泽生于1459年,其幼年出家修行,与元初忽必烈时期相差200年,此说法一直以来以讹传讹。

有文献记载,瞻对是属于姓氏,并且现在在果洛、嘉绒和昌都等地区至今仍有其姓氏,但没有明确指明;纵观当地地理环境和地形,“瞻对”为“瞻日堆巴”(lcags ris bdud pa),“瞻日”在藏语意为与围墙形状相同的山脉;新龙具有“康巴肚脐”之称,位于甘孜州的腹心之地,雅砻江中游高山峡谷地带,处于群山萦绕之地,当地有四大神山和四大土地神围绕整个区域,整个区域被如同围墙的山脉包围着。而“瞻对”直接用藏语直译“铁疙瘩”带有明显的宗教情感,并且其传说带有明显的误传。

(三)辛饶米袄的传说

当地信奉苯教的区域,流传着苯教祖师辛饶米袄的传说,他们相信苯教始祖辛饶米袄到现西藏贡布地区降服魔头恰巴隆仁的日期恰好是在十二月十三日,所以信徒为了纪念他的功德,把这一天定位一年最隆重的节日“十三”年节,一直延续至今。苯教祖师喜绕米袄的大中小三个传记[注]大传记为《无垢庄严经》总共有12函,学术界定此书著作时间在公元14世纪左右,中传记为《塞弥经》总共有十二章,著作时间定于公元11-12世纪,小传记《集经》,著作时间为11世纪左右。中“关于辛饶米沃到贡布降服魔头恰巴隆仁的时间,都用‘此时此刻’一概而过,并未指明确切的时间”,并且该传说仅仅局限于属于苯教信徒之人,因此此说法也不足据信。

(四)赞布赤松德赞之传说

关于吐蕃第三十八代赞布赤松德赞之传说,相传在公元八世纪时期,新龙的士兵征服了印度恒河边界之地,该地名为阿则大威杂雅(a 'dzi ta bi dza ya),因此他们命此地为梁阿泽荣(nyag a dzi rong);战胜的士兵们凯旋而归时,时间恰巧为藏历十一月十三日,当地人们便在这天庆祝他们的胜利和返至故乡,后来这一天逐渐演变成传承至今的年节,关于对新龙称呼梁阿泽荣在当地众多文献中有所记载,但其解释各异,至今没有确切的结论。

当今关于赤松德赞时期的有可观的历史、宗教史等文献资料,但均无此记载,并且当地的有关文献也无此记载,这故事情节似乎是当地的人们效仿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之传说。

(五)关于白玛得德(1816-1872)之传说

位于下瞻对的人们传说,藏历一月为神变月,在这月行善则功德加倍,而行恶则罪恶也加倍,因此当地的白玛得德(nyag bla bad ma bdud adul)[注]白玛得德生于县新龙雄龙西,生于1816年,1872年虹化,父亲名为贡布,母亲名为索南吉,关于他有500多页的个人传记,还未正式出版。、舍威噶玛索南(sril dbon karma Bsodrnams)和充格卡西翁布等八十名寺院管理人员积聚在梁格比加玛(nyag rked Rabl cag ma),讨论宗教闻思修方面的功绩时,谈到新年属于一年中的节庆日子,并且也是饮食最丰富的时期,会有大量的荤食并会有饮酒等有违于宗教教义的行为活动,神变月行此事会增加当地人们的罪恶,因此决定把节日时间提前。此传说带有明显的宗教情感,相关文献记载此时期是当地极力反对血祭之仪式之时。杂巴智(Rza dpalsprul)命自己的学生把新龙魔鬼之地变为充满慈爱佛法之地,要极力反对宗教中血祭仪式。但没有提及任何与当地新年十三年节有关的事迹,并且以上人物均属于十九世纪的人,而此习俗早已存在,因此此传说也不据信。

关于新龙“十三”年节之来源众说纷纭,据统计总共有十几种说法,但以上五种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其来源主要围绕着本地英雄人物和德高望重的宗教人物流传,其内容中带有明显的宗教情感和区域倾向。并且相关人物之间的时间跨度很大,比如敦巴辛绕时期距今已有3908年[5],松赞干布距今已有1277年,而工布朗结和白玛德德距今只有200到100多年。

随着不同的传说,逐渐衍生出丰富多样的纪念相关人物活动,比如“博美乡民众会在十三日早晨,祭奠岭格萨尔王,在大门前呼喊;”岭格萨尔王来到了,来到了我们家里,并有30个将军7个大臣跟随他,父王生罗,王母诺萨,珠姆王妃也来了!“最后还说:“请进门入席”,此时,是不准小孩喊叫和走动,要保持安静。[6]当地信奉苯教的村民都会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纪念辛饶米袄的宗教仪式活动,这些仪式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苯教仪式。

在年节期间男子会把长发缠上红发辫并将象牙圈和银戒指套在上面,红发辫源于土司工布朗结在征战中惨烈牺牲时鲜血染红了头上的发辫,此后,红发辫便成为新龙的男子的标志,是“新龙康巴红”之称的来源,它具有英勇善战、威武不屈的象征意义,在节日期间文艺活动中年满12岁以上的男子都不离红发辫,以此表达对工布朗结的崇敬。

当地有大量的古藏文文献收藏,但几乎没有关于“十三”年节的来源记载,其记载均在二十世纪后期的文本中,是根据当地口头传说记载于文本的形式,却没有介入个人的分析,而口头传说内容没有足够的依据能成立,节日相关人物纪念活动仪式也是在后来逐渐产生的,因此对独具特色的新龙新年“十三”来源进行详细的研究是迫在眉睫之事。

历来新龙对外是保持相对封闭的状态,并且处于封闭高山峡谷的环境,因此当地保存有丰富的藏族传统文化仪式,并且该地区教派意识相对淡薄,因此不同教派文化之间得到很好的融合和发展,也得到相对完善地保存。十三年节如同新年,节日中的习俗具有传统性、古老性、独特性等特征。

二、“十三”年节中独具特色的习俗

(一)饮食方面

1.德俄('dur 'u)

德俄的制作如同酿酒,先会在一大圆形盆里倒三分之二的糌粑,过后加入少许热水,其水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大概70度左右,待水适量便开始糅合,保持糌粑较疏松,过后加入适量的小麦酒再与其融合,后倒入铜合金中密封保存在温室里,其名为赛琼(zan chang),意为糌粑酒,酿制三天左右后,家里的长辈用其作为材料制作成锥形的大小各异的形状,其数量根据家庭成员数量而定(家庭成员包括所属家庭之牲畜和养宠),供奉和祭祀于家神和山神的赛聪(zan tsogs),是在锥形的赛聪上用酥油装饰各种各样的图案,一般都由家里较为专业的人制作其份子,并且要比其他份子要大。从上至神到下至家畜都有份,从使用方式和制作动机上看,它代表着一种家庭的凝聚力,代表着家人的牵挂,体现出家人之间的分享。

德俄还可以加在少量水里烧制后当酒喝,在藏医中,它具有驱寒保暖等功效。若酿制出美味,则象征一年的吉祥兆头,都会因此而欣慰和喜悦。传统上它是“十三”年节中最看重的,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当人们的饮食条件尚处于欠缺时期,它则是当地人们最受欢迎、最珍惜的食物。现如今,依然有其习俗,但人们更注重于简单化,也没有那么多人食用之。

2.古果(dgu kor)

如同现在的火烤肉夹饼,很多藏区会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有“古突”[注]古突(dgu thug),藏历腊月二十九太阳西落时,家家户户多要进行被称为“古突”的二十九日面团宴。这也是藏族风俗之一。“古”即九,“突”即突巴,是一种面粥。习俗,如同除夕的年夜饭,新龙的“古突”是在十二月九日,当地人们在那时吃古果,它是将一大圆形饼中间划开并在里面加入牛肉、油脂和酸野菜等九种食材,后用力合上,并用铁板在火坑里烤熟,烤熟后从长辈到晚辈一一享用。它代表着新年的到来,其外在形状代表团团圆圆,九种食材与古突有关,祈愿在新的一年里消除一切障碍和不顺。

(二)节日中的仪式活动

1.神山祭祀

新龙处于群山萦绕之峡谷,当地人相信每座山都有它的主人,并且每个山主都有自己保护的区域,称其山为神山,山主为山神,从而衍生出丰富的神山祭祀仪式。在“十三”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是神山祭祀,其时间在十三日或十五日。

在十一日早晨,每个家庭年轻的男孩子都会去山上砍桦树枝和松柏树枝,每户2至3根,传统上用针把砍来的桦树枝一根根的与鸡毛或是白羊毛串连起来,然后挂上一些不同颜色的彩布条,后来用各种颜色的布条扎在砍下的桦树枝上,并在柄上缝上经幡。经幡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布料制成,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藏语称其为“松星”(srung bzhi)[注]松星(srung bzhi)是在念诵本尊咒语和如仪修行时,插其代替护法神四大天王,称呼其为松星即四护之因是其能代替保护四方之四门。,松星是山神喜爱之物,两根插在家里屋顶的“塞卡”或拉泽上。

在十二日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制作大约有六尺多的木剑,称其为“阿拉交”(a la skoyb)并由当地的绘画者画上吉祥八宝图案,阿拉交可以帮助山神惩治妖魔,保护当地平安。当日下午或晚上,村里的所有男子都集聚在一起,每个人一只手拿着青稞酒,另一只手握阿拉交并齐声高喊阿拉交,在家家户户门口,所有人都需随领舞者挥剑随跳并跟唱,其所唱内容为“'o a lags jo , 'o yang lags jo .'o gad ba gad .'o stag mqod,'o stag dang 'dra.'o gzig mqod,'o gzig dang 'dra.'o dommqod,'o dom dang 'dra.'o dred mqod,'o dred dang 'dra. 'o kyung mqod,'o kyung dang 'dra. 'o 'brug mqod,'o 'brug dang 'dra. 'o lags shig yag. 'o lags beai yag. 'o lags jo.mqod mqod bstod bstod.ki ki bswo lha rgyl lo. Ki hi hi.”其大概的含义和唱法为,首先由领队者高喊一句阿拉交,其余人紧接一句“用拉交,格巴格,其三句是表欢乐的开头语,之后一一的含义为,祭狮子、如同狮子威武雄壮;祭老虎,如同老虎威风凛凛;祭熊,如同熊魁梧健壮;祭豹,如同豹凶猛敏捷;祭琼鸟,如同琼鹏程万里;祭龙,如同龙气势磅礴,歌颂赞美它们“格嘿嘿”是消除九种恶业之呼喊。

十三日早晨每户家都会有一个青年男子把拿着的送星和阿拉交插在“塞卡”(gsas mkhar)上,然后开始举行煨桑仪式。煨桑仪式中带领人先念诵世界煨桑诵辞,然后念本教派护法神颂辞,然后念诵山神赞颂词,然后念祈祷祝愿颂,其内容因教派而异。其它的与藏族普遍煨桑仪式相同。

2.祭祀舞

在十五日下午(每个区域时间不同),男女老少都会着藏装,在八十年之前男子身着水獭和虎或豹皮鑲边的氆氇装,并佩戴用珊瑚中间用天珠隔开的项链,胸前噶乌,头缠用套着象牙环的红发辫,并在腰间配上用金银珊瑚装饰过的藏刀。女子着氆氇,系色彩瑰丽的帮典即围裙,系用金银制作的腰带,下悬錾花银包、银链等配饰。但之后逐渐简易化,现在着藏装配带少量的装饰品或干脆不戴。

其舞步缓慢,并保持俯身舒袖,起舞时男女分两组,轮流起唱和起跳,主要以颂唱为主,以前的歌词以赞颂山神为主,并向山神祈愿保平安,随着佛教的兴盛,其歌词中歌颂佛、菩萨、高僧大德等逐渐变多。“祭祀舞是新龙锅庄舞的前身,锅庄舞可以追溯到我国南北朝时期,《北史》《隋书》中《附国传》均有记载,新龙锅庄舞来源于古羌文化的民间祭祀舞,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7]

3.赛马

当地十三年节中的“赛马”有着特殊的寓意,祭祀神山仪式结束后举行赛马活动,有关当地的很多文献都记载,新龙有四座保护当地民众平安的神山,在神山主人山神的形象描绘中,均有一骑马持剑之形象。当地的民众相信在“十三”年节中赛马时,若竭尽全力的参与赛马,在赛马中豪放洒脱,并伴随着众多高技能的动作展示,使观众心惊胆战,赛马场上的英姿和勇气不仅会得到村民们的尊重,并深信会博得山神的欢喜。

4.嘎曲(skar chu)

意为星水,是星星还没有消失时所挑的水,十三日零点家里的女子起火,手拿用火板盛着的檀香火,倒入取水点的煨桑台上;第一个取到的水是一年中最纯净的水,其表示这家人将在这年能一直健康平安。随同从家里拿一把麦秆放在家门的门槛上,依次念护法神、当地四大神山及其个人区域的山神的名字,迎请它们到家里,其草是准备给它们坐骑的食物。传统的“嘎曲”取的量也比较多,用其祭神、熏烟、洒在人和牲畜上净化。而现在,仪式过程不断简化,“嘎曲”普遍都在家门口自来水点取水,其寓意也逐渐消失。新龙“十三节”的变化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一种东西会一直处于不变的状态。[8]但是,一种节日文化从根本上改变或者被别的节日替代是一种文化的消失,则需要引起一定重视。

三、探究“十三”年节的来源

(一)“十三”释义

在西方很多人忌讳“十三”这个数字,在《圣经》中记载“基督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晚餐后耶稣被其门徒犹大为了十三块银币出卖,进而耶稣就殉难了。”[9]在西方家喻户晓的“最后的晚餐”源于此,因此西方人普遍忌讳“十三”,认为这是不详的数字,一般情况下都不用它。

而在藏族社会里,卡梅尔专家说 “苯教认为‘十三’是个吉祥的数字”[10],苯教认为藏族第一王聂赤赞布是从“十三级天梯”下凡到人间,认为天与地由十三级阶梯相连,地下也有十三阶梯存在。同美学者说“藏族十三神明‘是西藏苯教神系中富有代表性的神系之一,至今仍常见于广大藏人的生活之中。”[11]丹巴县信仰苯教的嘉绒“香古”节也以十三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以及九寨沟苯教“十三战神”等数字与苯教有密切的联系。李星星先生认为“‘十三’这个特殊数字、可能来源于远古人类天文预测和原始占星学,那时的人们基本上是依靠天吃饭,其生存形式是听天由命。”[12]

新龙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与外界很少接触,所以当地保留有丰富的早期斯巴苯教仪式,并且也深受其文化的熏染。早期藏族没有统一的历书,后期统一的历书并未能在新龙得到传播,因此从以上“十三”释义中看出,“十三”是藏族早期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字,并且与原始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当地很可能延续传统天文占星学,并随其生存和发展。新龙保留有藏族早期文化观念,当地有与古藏文语密切相似的木雅语(当地自称木雅语,非西夏语),如月亮zlaba在木雅语中为rdza ska,nyi ma为spu.gcig为rei等。当地方言也有很多古藏语如人mi叫myi、咽喉mid pa叫myid pa等,藏族早期文化是属于苯教文化,因而“十三”这个数字与苯教有密切的联系。

(二)解析“十三”年节中的习俗活动

在当地,在“十三”年节中最受重视且需长时准备的部分就是神山祭祀,这也是最隆重的部分,“十三”的饮食、服饰、娱乐活动等都与其息息相关。谢继胜说:“山神崇拜是藏族古代最重要的自然崇拜之一,是藏族原始信仰中最具个性特征的崇拜形式,是构成藏族整个原始信仰体系的基础。”[13]山神崇拜是藏族古代的自然崇拜之一,随着苯教的盛行,神山崇拜亦成为苯教的信仰方式,继而衍生出很多崇拜仪式。公元7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本土原是信仰神山崇拜也自然纳入到佛教的体系中,其仪式也相继发生变化。

新龙在“十三”年节中准备的“松星”“阿拉交”“煨桑仪式”“拉泽崇拜”“迎神”“星水”“祭祀舞”等与藏族苯教文化密切相关。其起源能追溯到藏族的原始信仰,在《第吾教法史》中记载;“天上地下空中依次有天神、鲁神(klu)和念神(gnyan),地方有地方神、水有水神、林中有林神、灶有灶神、门有门神、氏族有氏族神、身有身子神、男有男神,女有女神、田有田神、马有马神、牦牛有牦牛神、牛有牛神、羊有羊神、山羊有山羊神、世界外物皆有神灵存在。”[14]在新龙的“十三”年节能发现众多藏族先民外物有灵思想的影子,如“德俄”供奉家神中的“家神”观念,“祭祀舞”中的“祭动物观念”,“星水”中表现的“水神观念”,“净灶台,并在傍晚生火”所表现的“灶神”观念,“用麦秸烟净身”所表现的“身神”观念等,从而能看出新龙“十三”年节中仍然保留有藏族早期的文化即斯巴苯教文化。

综上所述,从“十三”数字的释义到当地在“十三”年节中的习俗都离不开苯教文化,因此新龙“十三”年节可能源于当地人民早期选取“十三”这与天文占星相关的数字,以及代表吉祥的数字,进行集体崇拜山神及其众多神灵;如周拉学者说:“藏族先民在山神面前,为了求得幸福、安宁,为了逃避灾难、恐惧,常常祈祷和献祭山神等神灵。”[15]“十三”年节是当地集体祭祀山神之日,所属山神之民众都聚集在一起祭祀山神及其他神灵,进行丰富的祭祀活动,祈求山神及其他神灵在往后的日子即后来的新年里平安、富饶和幸福。逐渐衍生出集体的其他娱乐活动,逐渐变成当地人民辞旧迎新的一天即“十三”年节。

猜你喜欢
苯教山神神山
格聂神山:四川雪山的最后秘境
苯教音乐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山海经之人身羊首山神
从热巴舞蹈中剖析苯教文化遗存
《山神的孩子》创作感言
山神的孩子
苯教象派创始人象帕及其影响刍议
宕昌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来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