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预处理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9-02-19 05:45董传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粒细胞中性腹腔

朱 平,谢 莉,董传江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生理现象[1]。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liv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LIRI)以肝细胞缺血坏死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见于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创伤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2]。但目前临床上针对LIRI的防治仅是支持疗法,因此,寻找防治LIRI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白细胞介素(IL)-33最近被鉴定为孤儿受体ST2(IL-1RLI)的配体,除了表达在淋巴器官的高内皮静脉细胞核外,还组成性地表达于正常人的血管内皮细胞、消化系统的上皮细胞以及淋巴组织纤维细胞[2]。IL-33在疾病中扮演双重角色:它通过增强Th2型反应保护机体免受寄生虫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也能加重由Th2细胞和肥大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疾病[3]。但IL-33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探讨IL-33在小鼠LIR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现作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75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8~10周龄,体质量20~25 g。均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清洁级动物标准饲养和管理。兔抗小鼠IL-33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重组小鼠IL-33蛋白购自北京方程佰金科技有限公司;ALT/AST检测试剂盒购自Sigma公司;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IL-17A ELISA试剂盒购自Ebioscience公司。本实验使用的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I/R模型建立[4]及分组 小鼠购进后在SPF级动物房饲养1周,实验前12 h禁食不禁水。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磷酸盐缓冲液I/R组(PBS+I/R组)及重组IL-33蛋白组(rIL-33+I/R组),每组各15只。以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乙醇消毒腹部皮肤,沿腹部正中线切口入腹,在手术显微镜下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支配肝脏左、中、尾叶的肝动脉和门静脉及胆管,应用无损伤微血管夹阻断以上血管,造成70%肝脏缺血,缺血部分肝组织颜色由红润转为苍白,提示阻断成功。随后关闭腹腔。缺血60 min后再重新打开腹腔,移走无损伤微血管夹以解除阻断,恢复肝脏血流供应,肝脏颜色在1 min内由苍白变为红润提示再灌注成功。用3/0手术丝线缝合关闭腹腔。Sham组小鼠除了不夹闭无损伤微血管夹外其余处理同I/R组。每组分别于再灌注后6 h、12 h及24 h各时间点处死小鼠,处死前经眼球取血,用预冷的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肝脏,直至变白,切取I/R肝脏组织,分别行生化及形态学检查。

1.3 IL-33表达检测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Sham组,再灌注后1 h、3 h、6 h、12 h及24 h组)。组织中IL-33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肝组织石蜡切片经脱蜡、水化、3%甲醇、H2O2避光孵育、高压抗原修复后,加入兔抗小鼠 IL-33抗体(1∶400稀释),孵育并洗涤后滴加二抗,光镜下观察控制DAB显色时间,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梯度乙醇脱水干燥,中性树胶封固。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参考陈杰等[5]研究方法,血清中IL-33表达采用ELISA检测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IL-33预处理 参考FREITAS等[6-7]预处理方法,PBS+ I/R组于缺血前 60 min腹腔注射1 mL PBS溶液;rIL-33+I/R组小鼠于缺血前60 min腹腔注射1 mL的重组rIL-33蛋白溶液(5 μg/mL);Sham组不夹闭无损伤微血管夹,余处理同I/R组。

1.5 肝功能指标检测 将小鼠血液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上层血清,根据试剂盒说明检测ALT和AST含量。

1.6 血清IL-17A检测 参考DUAN等[8]研究方法,按不同组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取血,室温放置30 min后,4 ℃下2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血清中IL-17A浓度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1.7 肝脏病理学评价 将小鼠肝脏组织标本经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二甲苯中常规脱蜡至水,苏木精染色10 min,流水冲洗后伊红染色2 min,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变化。

1.8 MPO检测 取I/R后肝脏组织匀浆,严格按MPO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要求,460 nm波长测量各管吸光度值。根据说明书提供公式,计算MPO活性数值。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2 结果

2.1 小鼠LIRI过程中IL-33表达的变化 本研究检测了小鼠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血清中及肝脏组织表达IL-33的情况。小鼠缺血60 min,再灌注3 h后血清中IL-33开始明显升高(P<0.05),12 h达高峰,24 h后逐渐下降(见图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33在小鼠缺血60 min,再灌注3 h后表达升高,一直持续至24 h(IL-33阳性细胞显示为棕色)(见图2)。

2.2 肝功能评价 小鼠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PBS+I/R组血清ALT及AST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 (P<0.01)。在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rIL-33+I/R组血清中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PBS+I/R组(P<0.01) (见表 1)。

表1 小鼠I/R 12 h后各组血清ALT及AST变化(ni=15;U/L)

2.3 肝脏损伤程度 HE染色显示Sham组肝组织肝细胞形态正常,肝小叶结构正常(见图3)。与Sham组相比,PBS+I/R组在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后,肝脏组织结构明显紊乱,肝脏有大面积缺血坏死,肝细胞明显肿胀,变性,坏死区有炎性细胞浸润;rIL-33+I/R组小鼠肝脏损伤较PBS+I/R组明显减轻。

2.4 肝脏组织MPO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PBS+I/R组在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后肝脏组织MPO含量明显升高(P<0.01);rIL-33+I/R组较PBS+I/R组在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后肝脏组织MPO含量明显降低 (P<0.01)(见表2)。上述结果提示,rIL-33+I/R组较PBS+I/R组在小鼠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后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2.5 IL-33预处理能抑制IL-17A的表达 结果显示,小鼠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 PBS+I/R组血清中IL-17A含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rIL-33+I/R组较PBS+I/R组在小鼠肝脏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后血清中IL-17A含量明显减少(P<0.01)(见表3)。

表2 小鼠I/R 12 h各组肝脏组织MPO含量(ni=15;U/g)

表3 小鼠肝脏I/R 12 h血清中IL-17A表达(ni=15;pg/mL)

3 讨论

IL-33的mRNA表达于人和鼠的多种器官和细胞。在蛋白水平,IL-33主要表达在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9-10],特别是高内皮小静脉[11]。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小鼠肝脏I/R模型中,肝细胞也可以表达IL-33,再灌注后12 h达高峰,24 h逐渐降低,提示IL-33参与了小鼠LIRI。我们的预备实验结果提示,提前60 min腹腔注射rIL-33,IRI开始后血清中IL-33浓度最高,因此我们采用提前60 min预处理IL-33,这种预处理方法与FREITAS等[6-7]研究一致。

IL-33可通过其受体ST2保护小鼠心脏IRI,其保护机制可能与IL-33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有学者进一步研究[12]发现,降低IL-33的表达能加重糖尿病小鼠心脏IRI,其机制可能与IL-33抑制PKCbII激活有关。最近研究[13]发现,IL-33能保护小鼠脑IRI,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2反应,抑制Th17细胞反应有关。但也有研究[14]发现,IL-33能加重顺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IL-33促进CD4+细胞介导的趋化因子CXCL-1的表达有关,可见IL-33具有两面性,它在有些疾病中起保护作用,但在另外一些疾病中起促进作用。但有关IL-33在肝脏I/R中的作用鲜有报道。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IL-33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保护LIRI。但IL-33如何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呢? 有大量文献报道,IL-17A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募集而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有研究[15]证明,IL-17A基因敲除小鼠能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保护LIRI,提示IL-17A在LIRI过程中趋化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起关键作用。IL-17A可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浸润[16]。也有研究[17]结果显示,HMGB1可以通过抑制Th17细胞分泌IL-17A,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延长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提示IL-17A在中性粒细胞浸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LIRI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到肝脏引起肝脏损伤依赖于CD4+T细胞,结果同时显示应用抗体清除CD4+T细胞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保护LIRI。CD4基因敲除小鼠能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保护LIRI,而且应用抗IL-17抗体中和IL-17后,能通过抑制CXCL2的表达而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进一步提示CD4+T细胞分泌的IL-17A在LIRI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起到关键作用。

有学者研究[13]发现,在小鼠脑IRI过程中,IL-33能通过促进Th2型反应而抑制Th17细胞的反应。但在肝脏I/R过程中IL-33对IL-17A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机制未见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小鼠I/R过程中,IL-33能够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保护小鼠IRI。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加用rIL-33IL-17A水平的变化,提示IL-33能抑制IL-17A的表达,与上述研究[13]结果一致。因此,我们推测IL-33通过抑制IL-17A的表达,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保护小鼠IRI。

DUAN等[8]研究结果提示IL-33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表达升高,而且应用rIL-33预处理能保护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与DUAN等[8]研究结果一致,我们研究发现IL-33在小鼠肝脏I/R 3 h后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研究结果提示IL-33在此过程中发挥保护效应,因此,我们推测IL-33在小鼠I/R过程中表达升高是反馈性的升高,是机体自我调节IRI的机制之一,我们预先给予IL-33可以更好的保护小鼠IRI。我们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推测。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未用ST2抗体阻断IL-33/ST2信号通路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结果不能排除IL-33除了ST2受体之外,还可能有其他信号通路参与保护LIRI。同时,本研究也未设置IL-33抗体组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是否加入IL-33抗体后会加重LIRI。以上是本研究的两个不足之处,本课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IL-33能保护小鼠LIRI,其可能机制与IL-33抑制IL-17A表达、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猜你喜欢
粒细胞中性腹腔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内涵及塑造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