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同心圆” 合力谱新篇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2019-02-19 00:18柴孟婷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教育培养民主党派

柴孟婷

(农工党运城市总支部, 山西 运城 044000)

2018年12月25日,对于统一战线来说,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党内法规,《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学院的全面领导,为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治保障。从部门规章上升到党内法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这是党中央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社会主义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回首来路,不忘初心

1956年10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社会主义学院应运而生,毛泽东同志亲自定名“社会主义学院”。1992年,邓小平同志题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名;江泽民同志题写“爱国、团结、民主、求实”校训。2006年,胡锦涛同志要求学院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及社会主义学院工作,2016年10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要坚持“社院姓社”,指示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

回顾社会主义学院63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学院因“社”而立、因“社”而兴、因“社”而强。63年春风化雨,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重视和关怀下,这所肩负着神圣使命的政治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把握定位,牢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学院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构建大团结、大联合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共同智慧。”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学院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条例》明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学院光辉历程的回望总结,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学院地位作用的新定位。

面对新的统战群体、新的多元诉求、新的任务挑战和新的工作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具有凝聚共识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条例》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政治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任务所在,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和办学特色。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政治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区别于其他干部院校的鲜明特色。因其一方面属政治性培训,目的在提高培训对象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另一方面属统战性培训,培训对象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干部为主。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只有在重大问题上达成思想共识,才能保证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夯实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思想价值共识、政治制度共识、奋斗目标共识。

三、同心筑梦,携手前进

《条例》的颁布,赋予社会主义学院新的时代使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在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理论研究、政策宣传等职能基础上,又新拓展了决策咨询、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联谊交友等新任务,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在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育培训的对象和范围,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供有益参考,并在应对意识形态斗争中有新举措;着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赢得认同。

真正结交一批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是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学院在开展联谊交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引导学员通过联谊交友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作用,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争取中间力量,画好同心圆。

四、积极作为,再谱新篇

《条例》的颁布,为推进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使命新挑战新要求,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我们要深入思考“联合党校联合办”的新内涵、新方式,充分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善用方方面面的资源,真正体现“深度合作、互相借力、共同提升”,为办好“联合党校”献智出力;要主动作为,有效利用好社会主义学院这个智库和平台,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授课、课题研究、学术活动、智库建设等,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共同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要通过认真学习《条例》,切实提高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无党派人士教育培养民主党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效能提升研究
普洱学院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当代农民的农艺教育培养工作探讨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新时期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