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和神农城初探

2019-02-19 00:18高春平高广达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羊头城址炎帝

高春平 高广达

(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37)

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整体文明、社会进步和商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城”指为政治、军事等目的而兴建的用于防御围起来的墙垣;“市”则是指为生产和交换活动在城中提供的特定交换场所。据古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古史传说中也有“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黄帝始立城邑以居”等传说,近年来已被考古发现的城子崖城址、后岗城址、王城岗城址、平粮台城址、神农城城址等不断证实。

炎帝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崇高,可谓人文始祖、农耕鼻祖、医药初祖、商业根祖。先秦典籍《周易·系辞下》讲:“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是我国原始社会最早进行的物物交换活动的明确记载,表示在炎帝神农时代不仅出现农耕文明,而且生产已有部分剩余,产品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形态。今山西省高平市曾是炎帝神农氏早期活动的区域,是中华农耕文明渊源之地。其境内的羊头山,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植五谷的圣地,也是远古神农城遗址所在。明代皇族成员朱载堉在《羊头山新记》中对神农城也有记载。

一、朱载堉其人

朱载堉(1536—1611),字伯勤,句曲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明仁宗的第六代孙。他10岁时被袭封为“世子”,15岁时因皇族内部权力之争,其父朱厚烷被诬陷入狱。他遍尝世态炎凉、人间酸苦,得以了解社会底层状况。公元1570年,朱载堉的父亲被新继位侄儿辈的隆庆皇帝赦免,时年34岁的朱载堉苦尽甘来,又重新过上荣华富贵的皇族生活。但此时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大为转变,对钱财名位毫无兴趣。他没有成为一个纸醉金迷、饱食终日的皇家世子,而是一生刻苦钻研自然科学和音韵律学,在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了“十二平均律”,在历史上第一个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著名的散曲作家,是和徐霞客、李时珍齐名的一代科学文化巨匠。他独创《三坡羊·十不足》曲名,被西方赞誉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他还在《律吕正论》卷一绘下《羊头山图》,并写下了一篇著名的《羊头山新记》,为后人研究炎帝神农氏和神农城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山坡羊·十不足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该曲洞悉世间人们追逐名利权位的心理,采用步步递进、环环相扣、节节攀高的手法,把许多人无止境地贪婪追求富贵功名的心理和丑态,如剥茧抽丝般层层剥开,使之逐一展露无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辛辣讽刺和鄙夷态度,语言通俗而不失诙谐,描摹情状生动形象而又尖锐深刻,实是一篇用轻松笔调来描写社会大主题的现实主义佳作。

朱载堉幼年贵为皇家宗室,后因皇族内讧,其父获罪囚于中都凤阳,于是他便筑土屋于宫门外独居19年,对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黑暗和社会各阶层的行为有极深体会,作品多有感叹人间冷暖和荣辱无常之作。这首《三坡羊·十不足》即可视为此类作品的代表作。此曲把贪婪者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过分的放纵贪欲必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认为贪官污吏贪婪、奢靡、荒淫无度的生活追求必将导致彻底的堕落毁灭。

二、羊头山神农城遗址

2015年11月2日,高平市文物局在境内羊头山神农城遗址出土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人类早期活动的陶片、石墙、瓦砾和古步道。19日—23日,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羊头山古文化遗址考古队试掘,在羊头山上发现一处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附近埋藏有较多仰韶文化时期的尖底瓶、红陶钵以及红陶夹砂罐的陶片,还发掘出一道东西走向的人工石砌围墙、石基础。通过对石砌围墙基础的调查,发现围墙建在仰韶时期遗址上,其石砌围墙的时代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推测,距今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基本与仰韶时期的时代相当。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对位于羊头山脚下旧石器时期的李家庄文化遗址进行了复查,虽然该遗址地表有一部分由于建国后计划经济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受到损坏,特别是经过多年来植树造林覆盖,遗址形貌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经鉴定地表以下留存的遗址年代仍处于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时期。这既说明羊头山仰韶文化遗址并非孤证,又证明羊头山一带确实存在人类早期生产、生活活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有力佐证,也是中国粟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

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羊头山西山顶的垣上发现了北朝至唐时期的建筑基础,从出土的筒瓦、板瓦、柱础以及灰陶生活用器残片初步判断,其时代为我国历史上的北朝至唐代。

从考古发现看,约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较大的氏族部落就有中心居住地,有简陋的茅草、木柱、泥巴结构之半地穴式房屋、公共活动广场和大房及人工防御沟,后由地下升到居室四周的地面上,称垣或墙,防御沟外有陶窑和墓地,以6000年前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古城”遗址最早。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云:人皇(指神农氏)之世,“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因此杨东晨先生说,高平市神农镇北羊头山上有“神农城”是可信的。[1]不过此城起初应为土石结构的聚落,神农城为后世人所修。《汉书·食货志》引西汉初晁错语曰:“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现存文献记载的神农城,位于羊头山西侧的炎帝高庙遗址附近。但绝非6000年前神农氏部族“聚落”的原型,大约是商代或春秋时期在传说邑地所修的纪念性古城,庙宇随城而修,为附属建筑,后遇天灾或战乱,城和庙被毁。关于古代早期的神农城,清代长子县名士冯士翘有诗云:

羊头山上势峥嵘,自是开天第一城。

尺度荒基无百雉,恐劳民力废春耕。

三、古代史书中有关神农城的记载

神农泉、五谷畦等是相传的炎帝遗迹。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均未载。但历史上,有关神农城的记载并不少见,晋代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记载:“羊头山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这说明约在西汉初年又在羊头山城与庙故址处重修了神农城和神农庙,至晋代才被发现并被司马彪记载下来。

范晔(398-445)在《后汉书·郡国志》中也记载:“羊头山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右有散盖。即神农尝谷之所也。”

晋《上党记》云:“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石瓮尚存。”

北魏《风土记》记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山下有神农泉,山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

唐李吉《元和郡县图志》引《后魏风土记》云:“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

可见,早先的神农城在羊头山上,汉代以前已有。其下有神农泉,上有古城遗址。另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在羊头山有羊头石,“石之西南一百七十步,有庙一所,正殿五间。殿中塑神农及后妃、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属。此殿以南,属泽州高平县丰溢乡团池北里”。

明代律学家朱载堉著的《羊头山新记》所述城内祠庙建筑,约为宋代所建。该记对神农城的记载和论证更为详尽:“殿西稍北二十步,有小坪,周八十步。西北连接大坪,周四百六十步。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

清代《高平县志》云,“羊头山乃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古城下六十步有二泉,左泉白、右泉清,侧有井,谓之神农井”,“在神农泉下,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此说显然是取自明朱载堉《羊头山新记》之说,但说明自汉代特别是晋代后,人们逐渐重视神农遗迹,寻访而得渐多,记载也越来越详细。

明代时神农城已成为废墟。《羊头山新记》:“石之西南一百七十步,有庙一所,正殿五间。殿中塑神农及后妃、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属。按神农氏尚未有衣冠之制,不若设木主为宜耳。此殿以南,属泽州高平县丰溢乡团池北里;殿之西北,属潞安府长子县义丰乡栅村里;殿之东北,属潞安府长治县八谏乡施庄里。故俗说云:前檐滴高平,后檐滴长子,谓此也。殿西稍北二十步有小坪,周八十步,西北接连大坪,周四百六十步。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

这是目前对神农城较为完整的记述,笔者2015年前后两次去高平羊头山高庙实地考察,其所记述与高平、长子相邻羊头山地势形迹吻合。

神农城东的神农祠庙已于元初迁于今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城址所在的“小坪”,是一片开阔的山腰台地,地表为土石结构,被繁茂的土石覆盖,与《羊头山新记》所说的城“周四百六十步”相吻合。城址内还有祭坛、灵台(有建木)、图腾柱等。城址以南60步,是文献所说的神农泉。今羊头山南坡下的炎帝庙,是清代为祭祀方便而修建的。

综上所述,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羊头山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说明新石器时代羊头山已有人类祖先活动,出现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劳动和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通过对一系列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比对,高平确实为有关炎帝传说遗迹最为密集繁富区。专家初步认为,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神农城”,极有可能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因为它与高平新发现的仰韶时期的羊头山遗址时间、地点大致相吻合。

从前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推断,最原始的神农古城很可能是土石结构的聚落。至迟在战国或汉代时期,羊头山上已有初具城市规模的神农城。所以,汉魏以后的史籍屡有记述,后来因战乱和改朝换代的影响,“神农城”屡废屡修。宋元明清各代屡有重修和祭祀,现存碑文对此均有记述。当然,目前学术界对羊头山神农城遗址仍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城址是战国之际秦赵长平大战时赵国老将廉颇依据羊头山地形修筑的军事防御堡垒。这需要考古部门作进一步的发掘研究。而高平羊头山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活动地,特别是仰韶时期的神农城遗址得到考古进一步发掘证实,将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又一重要佐证,对进一步证明中华文明的探源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对东方古老文明早已成熟而并非西来说的又一有力实证。

猜你喜欢
羊头城址炎帝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炎帝 星耀美加
伊斯坦布尔的两只羊头
炎帝 筑健康新长城
冬至“熬羊头”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