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室开放
——回炉式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2019-02-19 02:30沈良华姜华东顾传龙叶小康凌树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作量解剖学工作者

沈良华,姜华东,顾传龙,叶小康,凌树才

(浙江大学 基础医学院,杭州 310058)

0 引 言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课程,也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临床解剖学发展,解剖学也要与时俱进,钟世镇院士提出解剖学要找准位置,舔砖加瓦[1]。某些手术的前瞻性研究探索[2];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更有文章提出把临床解剖学的学习列入医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充电”的日程上来[3]。但临床工作者往往缺乏用于解剖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标本和场地,制约了临床学科的发展。借鉴医学院校实验室开放的经验,为临床工作者再学习提供条件和机会,国内尚鲜有报道。本校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但同时也体会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验室开放条件

(1)开放场地。本校医学院人体解剖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约为2 600多m2,分布有数码互动解剖教学实验室7个和多媒体教学实验室2个及其他辅助用房,配有高能离子净化设备的升降式解剖台68套,并全部装有手术无影灯。

(2)研究及教学标本。解剖教学和科研用标本都是来源于捐献者遗体,年均接受捐献遗体60例。已有的实验教学标本3 000余件,医学人体博物馆陈列标本2 000余件,完全能满足医学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3)指导教师。我校人体解剖学教师及专职实验室人员共有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自然基金,为实验室开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 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

解剖学实验室资源开放主要面向医学生,实验室开放目的是由于课时减少等原因,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或者是课程结束考试前的复习。对于此类实验室开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任课老师通知实验室人员,按照规定确定开放时间和学生人数,填写实验室开放表,登记在册就可以。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性质以教学为主,而为医院临床工作者再学习开放,对于此种实验室开放模式,其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2 预约实验室开放手段落后

用于实验室开放的标本都是医学生解剖学教学后再使用的,一般学期结束后,会直接处理。对外的开放只限于与医学院或者与本校教师合作的教学和科研项目,通过电话联系,提前与实验室人员沟通。目前无对外的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因此无法及时发布实验室开放的具体情况,例如标本数量、已预约实验室、可预约时间等。

2.3 实验室开放工作量核算缺失

面向本校教师或者学生的实验室开放,只要按规定填写实验室开放本,年终考核计入总工作量。但是如果开放对象是临床工作者,一般开放时间都是在节假日或双休日,也没有相关的收费标准,没有规定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因此,参与实验室开放的老师和实验室人员工作量增加,但考核工作量没有增加,没有劳动报酬,积极性不高。

2.4 缺少实验室开放的专项经费投入

目前的实验室教学经费依靠学校的拨款,只能维持用于实验教学和日常的实验室开支。实验室的对外开放肯定会导致实验室设备维修费的增加,日常耗材购置费用增多,无法支撑实验室开放的正常进行[4-5],甚至会影响实验室日常教学的使用。

3 完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措施

3.1 构建新型的实验室对外开放体系

目前的实验室开放只能说是部分开放,没有做到真正完全的开放。根据浙江大学为加强对临床研究的支撑、推进临床与基础学科相结合,以学院为单位,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改变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目前的开放状况,加快制定相关的配套体系,探索出更加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设备和标本的使用率,提升实验室价值。为临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 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

改变以前的以电话预约方式,建立人体解剖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依托附属医院医联体的优势在各级医疗机构发布实验室开放信息,并有专人负责日常的平台维护,信息更新和发布,资料整理。预先发布开放实验室设备和标本配置,开放时间,开放实际联系人等;实验室安全和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器械的借还使用登记制度[6-7],让临床工作者及时了解并预约需要的开放的内容,对预约进入实验室者进行网上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实验室开放做好准备工作。

3.3 制定实验室开放工作量和奖励制度

承担实验室开放的老师和实验室人员常利用休息时间,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校制定实验室开放人员的工作量和酬金,对在开放工作不足之处及时整改,对开放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实施额外的奖励,并在当年的年终工作考核中具体体现[8]。从学校层面将实验室开放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中。

3.4 增加实验室经费的来源

除学校拨备的实验室经费外,在实施中要对开放内容全面评估,适当收取实验室设备使用的损耗费,实验耗材费等[9],将收取的费用专款专用实验室设备的维修及购置。提升了实验室硬件设备,保证了实验室开放的正常进行。

4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开放意义

4.1 调整实验室开放模式,优化资源,提高利用率

我国医学院校受到体制和传统管理思想的制约,实验室资源不能全面的共享,使用率低是普遍现象。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如何搭好这座桥?人体解剖实验室资源对临床医学开放,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使实验室场地、设备、标本的有偿开放,促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更好的发挥了实验室在医学教育和科研中的保障作用[10]。

4.2 提高教师和实验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的解剖学老师多数为人体解剖学老师,传统的、以形态描述为主教学法,对临床工作者的实验室资源的开放,为基础和临床提供了良好的协作平台,使解剖学老师了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中相关人体解剖学知识,是解剖学老师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促进临床解剖学的发展,也为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诊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3 与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为了培养临床的实用性人才,目前解剖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但从事教学的老师对临床知识相对匮乏,故无法在教学中将解剖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11]。解剖学老师和实验人员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开放工作中,不仅提升了解剖水平,还丰富了临床知识,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知识储备。

4.4 提高了实验教师队伍的办学积极性

实验室开放工作量增加,学院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并有合理的工作量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积极合作参与各类教学和科研改革项目[12];已获得学校教务处实验设备研制项目两项,调动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13]。

5 结 语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是实验室功能之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临床工作者再学习开展实验室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14],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15-16],各单位和部门充分沟通和合作,要重视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积累经验,勇于探索,建立一套高效、全面的实验室开放体系,为临床教学和科研服务。

猜你喜欢
工作量解剖学工作者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关爱工作者之歌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