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019-02-20 20:38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陈鹤琴师范教育师范

何 雷

(1.潮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7;2.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河南 商丘 476400)

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研究

(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

当前,有关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以专著的形式出现,同时也推出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题的辞书和丛书。

专著方面,刘问岫的《中国师范教育简史》[1]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分为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并把中国近代史划分为5个重要历史时期,系统探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除此之外,作者还就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做了专门介绍。整体来看,作者对国统区师范教育的办学情况评价不高。

在崔运武的《中国师范教育史》[2]中,通过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论述,认为在中等师范教育方面,中等师范教育体制最终被确认开始走出低谷;由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大力倡导的乡村师范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而高等师范教育与以前相比,其进展相对较小,实施步履维艰,总体上处于徘徊之中。

此外,上海正中书局出版的《师范教育》[3],马啸风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史》[4],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所著的《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5],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师范教育研究》[6]以及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所编写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选》[7]等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有论述。

以师范教育为主题的丛书和辞书也分别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状况收录进去。作为一部关于师范教育的大型辞书——《中国师范教育通览》[8],力求展现包括近代史在内的各个时间段的师范教育发展全貌。田正平主编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9]丛书不仅从学制、教科书等方面的发展来论述师范教育,而且综合了西方教育理论,探析了留学生与师范教育的关系,运用历史材料深入地探讨了近代史上师范教育的变化。

中国近代的师范教育研究也是硕博论文选题的热点,研究者多是从近代史中的某一时期某个师范教育的角度入手。如勾小群研究的重点是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他在总结课程改革历程、评析当时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10]。乡村师范教育研究也是硕博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抗战前国民政府对乡村师范的办理及历史评析》[11]和《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师范教育运动论述(1927-1937)》[12]都对当时的乡村师范教育进行了探析。二者的研究重点,一个是乡村师范教育的办理情况,一个是乡村师范教育的运动状况,但两者都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师范教育论述》[13]详细论述了清末时期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教育和留学师范教育的发展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等师范教育不断扩大,高等师范教育在稳步提高,女子师范教育陆续兴办,质量不断提高,留学师范教育开始创建并且质量有了提高。与此同时,对师范教育学费制度演变的研究也不可忽视,王莹莹的《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动力机制》[14]通过对近代三阶段师范教育学费制度演变历程的梳理,揭示了学费制度嬗变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嬗变的动力机制。

除了专著、学位论文之外,这一时期的师范教育发展状况也是期刊论文关注的焦点。中国系统的师范教育是从近代开始的,有研究者按历史延续的时间节点,把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分为清末、辛亥革命到1927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4个阶段。在这4个阶段中,研究者详细分析了师范教育在各阶段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师范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关系,认为这一时间段内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在倒退、调整中前进。在近代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过激烈争论,研究者之间进行了教育的正规与非正规化之争、领导体制上的集权与分权之争、师范学校之间的独立与合并之争、教师的专门与专业之争,并通过争论来审视当前的师范教育,以吸取经验教训,使我国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为师范教育的分支——女子师范教育也同样受到关注。《清末女子师范教育述评》[15]简述了清末女子师范的创办情况,认为当时女子师范教育举步维艰,但其某些发展特点却能与新时期师范教育的发展相契合,仍不失为师范教育的一大进步。丛小平的《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16]介绍了从明清以来女子师范建立的历史。虽然,女子师范和男子师范不同,只教授一些“低级”的课程,但女子师范仍是女子走向社会的主要途径,充分肯定了女子师范教育的价值。《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之研究》[17]专门论述了我国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她把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分早期、中期和抗战时期3个阶段。早期的女子师范学校具有层次比较低、规模比较小等特点;中期的女子师范教育因一系列女子师范教育法规的颁布获得了一定发展;因国家政策的支持,抗战时期的女子师范教育比战前有了较大进展,女子中等师范教育持续发展,女子高等师范教育也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二)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张之洞、陶行知、梁启超等著名教育家。代表性著作有陈学恂、叶立群、吴履平先后担任总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18]、宋恩荣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19]、曹常仁、朱小蔓主编的《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20]、徐明聪的《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21]等。

中国师范教育从兴起到现在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按时期划分,可分为清末、“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时期。其中,关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则包括清末和“中华民国”两时期。了解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主要是了解该时期的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清末时期的盛宣怀、张百熙、张之洞和梁启超等人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办学经历成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中华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则是主要探讨了陈宝泉、陈嘉庚、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办学的经历。近代师范教育能够在艰难的困境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与这些教育理论家、实践家的贡献密不可分。

另外,有关这些教育家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也很多,主要涉及教育家创建的师范学校、管理师范学校、师范学校课程等方面内容。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针对当时传统教师的缺失,提出了关于师范教育的深刻见解。纵观诸学者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看出,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视师范教育为“群学之基”;二是构想了一个包括常规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体系;三是关注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倡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为此拟定了师范学校的六大课程纲目,提出了五大教学方法;四是提出了新的师道观,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与社会恶习相抗衡的学术思想,教师应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聪明冷静的头脑和精湛的学问。关注教育事业的陈嘉庚从1918年到1940年先后创办了女子师范、高等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等学府。他认为,师范教育应优先发展,培养的师范生要热爱教育事业;应从人发展的全面性来设置师范教育课程;师范教育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教研教改的动向;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极力推进教育本土化、平民化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极具中国特色,他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论述师范教育的作用,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阐述了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构想,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的研究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的研究包括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状况和当时幼儿教育家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一)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近代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关于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的研究并不多,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通史著作中有涉及外,还有部分近代教育史的论文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这方面内容。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学者多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把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清末和民国时期。清末是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开启和确立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幼儿师范教育又分为三个子时期,分别是教会女学与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开启、国人自办女学与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早期自我探索、中国制度化幼儿师范教育的初步确立。而民国时期则是中国幼儿师范教育民族化、独立化、科学化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虽然颁布了一系列学校教育令,但直接涉及幼儿师范教育的内容却极少。20世纪前20年,中国幼儿师范教育几乎完全操纵在教会手中。直到五四运动后,随着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起,以及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一批优秀的幼儿教育家在理论领域的探讨和实践领域的探索,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历史的辉煌时期。部分研究者从师范教育与幼儿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角度,研究了自1903年湖北幼稚园设立、附设保姆讲习以来,近百年的幼儿师范历程。

根据对我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的相关综述发现,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方向也多是在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

(二)有关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最直接的对象应是近代幼儿教育家的著作。近代教育家不仅身体力行进行着幼儿师范实践活动,而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成书立说。戴自俺先生主编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中收录了张雪门先生的《实习三年》一文,该文详细地讨论了实习的意义、阶段、具体内容及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张雪门先生幼儿师范实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总结[22]。所以,在当前的幼儿师范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要珍视和借鉴张雪门先生的宝贵经验,挖掘其现实价值。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陈鹤琴全集》(第五卷)主要内容为师范教育、智力测验。其中,师范教育部分包括陈鹤琴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创办江西实验幼师的经过,是对陈鹤琴先生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最好介绍[23]。

除了对教育家本身的著作研究外,有关这些教育家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也有很多,主要涉及教育家创办幼儿师范、幼儿师范的课程、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等内容。从创办幼儿师范的角度,主要介绍了陈鹤琴创办的江西实验幼师以及在此基础上其“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建立。在关于江西实验幼师的论述中,讲述了陈鹤琴创办江西幼师的动机、江西幼师的实验研究以及国立幼专的简况,并对中国第一所公立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和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做出了简要介绍。研究者对幼儿师范课程的研究主要是对陈鹤琴和张宗麟的幼儿师范课程思想进行分析:简要概述了陈鹤琴对幼儿师范课程设置的构想;张宗麟从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方面来设置幼儿师范的课程,其课程思想概括为课程编制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课程实施的职业化3个方面。张雪门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纲要,包括实习意义、实习阶段、实习内容及指导、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启示等。张雪门还谈到具体的教育实习方略,分别是参观、见习、试教、辅导4个实习步骤,其实习的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幼儿园的实际状况。也有研究者对张雪门整个教育实习理论——实习的步骤与内容、实习的范围、实习的时间、实习的导师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析,进而提出其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现实意义[24]。

20世纪初,史爱芬从幼儿师范学校实习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时的实习活动注重实习时间的充足性、实习管理的精细性和实习的有效性;注重教学做合一,理论联系实践。实习是幼师生了解幼儿园的最佳途径,也是检验他们理论知识的最佳方式[25]。针对当下幼师学校实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建议:应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时间;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实习管理应精细化,最终提高幼儿师范学校的实习效果。

三、结语

以上文献总结了前人对近代中等师范、高等师范、女子师范等师范教育发展状况及近代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宏观地展现了近代师范教育的整体变化、发展情况。作为师范教育的一支,近代幼儿师范教育也在步履维艰中缓慢发展,但对近代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是在通史中涉及,研究体系也不完善;在近代幼儿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多以近代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的幼儿师范教育思想作为其研究的对象。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期使研究者能全方位地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使优秀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得到发展,并能为当前幼儿师范学校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陈鹤琴师范教育师范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高举师范教育大旗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天水师范学院创新办学模式纪实
教育大师陈鹤琴的教子经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试论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共存之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