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西藏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包裹式”受众体验研究

2019-02-21 13:19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西藏受众

方 园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媒介融合”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已有数十年之久,不仅技术不断革新,大众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西藏作为我国的高原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呈现了人口总量少、密度低、通讯方式不发达的特征。但经过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2017 年12 月拉萨地区实现了4G 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同年西藏地区的网络支付占比排名全国第一。由此可见,西藏地区民众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认知与接受速度非常快,这和跳跃式发展的西藏新媒体有密切的关系。

一、西藏新媒体技术在主流媒体的发展现状

西藏自治区的传统媒体在面临全国范围的媒介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经历了短暂的缓冲期后,自2015年开始,以西藏日报社、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为主的重要媒体都在积极改革,主动探索在理念、架构、内容、机制等方面的媒介融合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新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利用新技术产出新形势,直至2018年初见成效。

(一)网络技术带来新型信息平台,将传统媒体搬进网络世界

西藏日报社的信息传播阵地从纸媒转至网络媒介,大大弥补了现代信息技术下报纸的劣势,并产出了更多的信息平台,让受众从报纸到手机都可以快速地浏览西藏新闻。目前西藏日报社有三家新闻网站,包括“中国西藏新闻网”“快搜西藏网”“拉萨党建网”。其中,中国西藏新闻网创办于2002年,是目前西藏重要的新闻发布官方网站,支持汉、藏、英三语版本①。从“中国西藏新闻网”的首页,可以清晰的看到西藏74县区的政府网群,这个网群成为西藏各地市的新闻信息集合体,受众可以通过地名按钮快速链接到需求的信息目的地。“快搜西藏网”除了网站之外,为适应手机用户需求,推出了“快搜西藏手机客户端”,这个以西藏信息发布并融合了其他媒体形式的客户端可以让受众在一个APP上享受众多媒体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的信息切换,但尤其存在的先天性问题导致最终退出了新媒体的舞台,其存在的问题同本文重点论述的“包裹式体验”有密切关联,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除了建立网站、手机APP之外,网络报纸实际是西藏日报社迈入新媒体的最初形式,以PDF形式出现的网络报纸实际上是纸媒的图片化成像,不具备信息反馈、评论分享等其他功能。与此类似的还有《西藏手机报》和《拉萨党建手机报》,是西藏日报社针对手机用户推出的信息传播形式,此种形式主要以短消息浏览为主,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今日要闻,但没有其他功能。

在全球广播业急剧下滑的大环境下,网络广播成了广播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于2006 年创办了中国西藏之声网,支持汉、藏、英三语版本。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随时收听喜爱的节目,不受播出时间限制,并能浏览到有关西藏的新闻、文化、活动等信息。除了广播,该网页还搭载了汉语卫视和藏语卫视的收看路径,用户无需切换网页亦可进入电视节目播放平台,这也体现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技术搭载和信息共享中做出的尝试。

西藏电视台的媒介融合起步较晚,但电视用户进入新媒体领域的技术转接优势明显,使用经验丰富,使得2015年推出的牦牦TV成为西藏地区活跃度最高的西藏网络电视PC客户端。而随着自媒体发展带来的“自拍”“微视频”等流行产品的迅速发酵,西藏电视台开始运营《爱特西藏》和《第三极拍客》两款移动客户端,由此开拓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新阵地。

(二)“中央厨房”改革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融合新渠道提升新闻采编发布新面貌

2017年西藏日报社开始建设“中央厨房”全媒体中心,在人民日报社援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制定了《西藏日报客户端建设方案》《西藏日报多功能音视频演播室与藏文编辑部、新媒体中心规划与理念》和《西藏日报全媒体中心厨房建设方案》,经过一年的建设和发展,推进了全媒体中央厨房和全媒体记者站建设。在西藏日报社的全媒体调度指挥中心,设立了众多隐藏式显示屏,可供随时使用,而巨大的显示屏中随时追踪着新闻媒体中的信息发布和舆情热点,区内外网络上关于西藏的信息都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算法获得精确的捕捉和分析,也进一步指导新闻工作者在此平台上更加高效,便捷地采集和发布涉藏新闻。除了这些,在西藏日报社的新媒体中心,已经具备了生产动漫、H5、VR、AR 等技术的新闻内容,它将原本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动态化新闻形式传播给受众,大大地提升了新闻的效度,也更具亲切感。另外,全媒体记者站的建设,使得在线选稿、在线编审、在线画板、在线审样及各相关部门对新闻采编流程在线监控、在线指挥都更便捷。

西藏电视台针对自有信息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的革新,将视频资源在存储时转化为数字形式,而在内容编辑时将其碎片化内容改造为适合网络播放的视频节目,实现了网络平台的二次编辑播出。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信息传播环境,西藏电视台针对网络用户推出了系列特色原创内容,由于自身技术能力低,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便与成都广播电台合作,借助其已有资源和技术平台建设了网络电视台——牦牦TV,并组建了一支原创采编队伍,为该网络台设计打造具备西藏特色的原创节目。

(三)建设新型传播体系,扩大信息拓扑状传播模式

西藏日报社树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将现有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一个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一体化结构,实现了管理运行一体化,内容生产一体化,效率考核一体化。这样的高效媒体运行环境依托于西藏日报社本已实现的两种媒体的通力合作,传统媒体包括《西藏日报》(藏、汉文版)、《人民日报》藏文版、《西藏商报》、《西藏法制报》(藏、汉文版)、《高原新农村》等报刊,这些报刊成为西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信息输出平台;新媒体包括以“中国西藏新闻网”为主体的网络传播平台和以新媒体集群为主体的包括以新兴项目为重点业务的其他新媒体产品线平台。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突破了声音传播的桎梏,将传统电视、手机、智能电视等媒体传播渠道与新媒体用户结合起来,实现了电脑、电视、手机、PAD、户外电视五屏联动,让其主要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形式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

西藏电视台形成了“一台一网一端”的传播形式。2015年11月,西藏网络电视台“牦牦TV”与手机移动客户端“爱特西藏”正式上线运营,西藏首届网络藏晚在两个平台成功实现网上互动直播。目前西藏电视台已经上线运营的产品有“牦牦TV”、手机移动客户端“爱特西藏”以及微信公众号“最心灵”“阳光西藏”“爱特西藏”“第三极拍客”“天天说”等。

(四)“两微一端”开辟信息传输新空间,助力提升新闻宣传影响力

微博、微信以及移动客户端是迄今为止对我国受众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媒体信息传输平台。微博核心在于信息的发布和分享,而微信则着重即时聊天和动态发布,客户端更是信息的综合体,不同的信息渠道带来了不同的受众体验,但却殊途同归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有力管道,也为舆论分析带来了量化的实时参照数据。西藏区内各家官方媒体、普通民众、特色人群都活跃与这三个平台,聚集了众多粉丝,走上了新闻业的“粉丝经济”道路。

西藏日报社推出西藏日报微信平台后,粉丝量达到18000多人次;中国西藏新闻网官方微博围绕“自治区成立50 周年选题策划‘五星红旗在西藏’”,上线后阅读人数达25万人次;“4·25”地震期间,快搜西藏客户端上线了基于H5 技术的移动端专题,当天流量超10 万人次,7 天后专题总流量超过145 万;2016 年74 县政府网群共发稿件106179条,总流量1747万,其中林芝县网站在桃花节期间最高流量达47万。中国西藏之声网客户端及汉藏英门户PC 端日点击量超70 万次,“声动西藏”“非常西藏”“藏地之音”等3个微信公众号点击量超80万。西藏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最心灵”原创快闪作品《宁都啦》上线后,24小时内点击量突破500万次,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均在首页头条位置进行推送。截至2018 年1 月,“最心灵”“阳光西藏”两个公众微信号订阅用户达15万人。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的“包裹式”体验分析

西藏地区的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连”“开拓者”的作用,这与信息加工能力、技术转化条件和受众基础坚实等优势因素都有密切关系。但我们必须看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更,而是整个信息传播的链条从过去的被传统媒体牢固掌握的单轴线转变为拓扑状的多重传播维度。这样的维度给了另一种新兴媒体快速成长的基础——自媒体。自媒体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方是大众,舆论的塑造也是大众,更有甚者根据自媒体的发声,传统媒体才得以发现新闻线索。由此,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不再是信息流,而是形成了一个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舆论条的传播场域。这样的传播场牢牢的覆盖在每一位大众身上,用洪流般的信息浪潮和自由的发声平台以及数以万计的舆论引爆点来畅达每一位大众的身心。这就像蚕丝一般紧紧地包裹着每个人,大众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信息接收体,而是沉浸在信息的大海中,被信息流淹没,又能自由的创造浪花,这便是本文中要阐述的“包裹式”体验。毫无疑问,完成用户的“包裹式”体验需求,已经是现代媒介的主要目标,能否达成这个目标也是检验一个媒体信息传输效果的可观测化标准。

那么,我们再对应第一部分的内容,西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改革与发展措施,恰恰说明了传统媒体希望借助新媒体掌握信息主动权,并尽可能的扩大受众范围,加强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进而完成媒介融合改革的身份转变——从传统媒体核心方转变为新媒体的权威方。这是值得肯定的过程,结合区内三家媒体内部的发展困境,将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效果和用户“包裹式”体验感的效果做出对比,就能发现目前西藏新媒体发展的各种问题。

(一)单兵作战,聚合力低下,没有形成信息场

目前为止,西藏主流的传统媒体都各自为营,内部本身没有达到媒介融合的实质性进展。从技术上,各家发展程度不一,用户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仍旧停留在传统平台。新的网络平台粉丝数虽已有规模,但同国内网络发展的流量和西藏地区总人口来看,仍然非常少。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及APP 客户端主要以政府信息为主,虽然是网络媒介,但仍然采取过去的单向信息发布,用户没有反馈渠道,也就无法形成信息流动的循环性和扩散化效应。如此,各家传统媒体在传统用户上逐渐失守,而在新型用户上也没有获得大的效果。短期热度有效,但长期的聚合能力低下,媒体品牌建设速度慢,不能形成粉丝的综合效果,更加无法进一步获得粉丝经济效益。受众在各家的新媒体平台可以获得信息,很由于传播平台的信息单一,难以留住需求多样化的用户,受众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发声评论,但由于受众的结构较为单一化,也就难以形成舆论的热度。这对信息场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没有信息场,就没有“包裹”,用户就极易在多次点击之后便放弃使用该平台。快搜西藏APP则是一个典型案例,该APP 以内容为核心,囊括了电视、广播电台和报纸多种信息形式,是一个西藏传统媒体信息的综合承载体。但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的信息和传统媒体无甚差别,且由于网络应用技术的差别,信息接收过程中出现卡顿,无法播放等问题屡屡出现,而用户在该软件上也无法评价沟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僵尸软件。究其原因,便是三家传统媒体是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在一个平台上播放内容,便有不同的制度,技术等阻碍,信息场自然无法形成,用户粘度急剧下降,也就无法形成有效传播。

(二)技术革新难度大,只关注硬件配置却忽略“算法”的影响度

互联网是以数据积累的现代化通信技术,大量的用户使用数据为新媒体提供了服务器对面的陌生用户的具象模式,这使得信息传播可以直击用户内心,也为信息洪流下分众化精准传播提供了便捷性。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算法”(Algorithm)②。算法针对信息传播链条的各个点都进行数据化分析,在硬件和软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和修补。对媒体而言,信息的生产制作是起点,“算法”可以为此提供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帮助信息的快速生成和多元化传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算法”可以为媒体提供“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的喜好,兴趣,信息分享的平台,配置环境和用户的生活环境,这些帮助媒体熟悉每一个用户,而针对不同用户发送传播效果强、用户喜欢且需要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效果是观测标准,“算法”可以将用户获得信息后的使用行为数据和引发行为痕迹综合分析,提供效果数据,为媒体的整个信息场的健康运行建立保障体系。

“算法”几乎成为新媒体技术的重中之重,并且成为互联网经济、物联网和云服务的有利因素。但我们发现,在西藏新媒体改革进程中,却极少被提及,也只在新建成的西藏日报“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和互联网办公室的舆情分析两项工作中看到简单的数据分析。这是西藏新媒体的发展的极大缺陷,这会引发用户信息能量弱和用户粘度低的两大核心问题,这两大问题恰恰是西藏新媒体发展缓慢的关键要素。西藏新媒体发展的硬件配置并不低,大量的新技术信息设备被启用,并且我们欣喜的发现在政府主导的一些大型活动、展览和会议中,已经启用了多屏互动、在线直播、H5信息推广、VR沉浸式体验和AR 虚拟交互等技术。然而,由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信息革新对西藏新媒体受众而言,虽然有新鲜感,但要让用户在此长久沉浸实属困难。在第一部分提及的众多新媒体软件网络下载量低下,用户使用体验感不佳,很快便弃之不用,而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的关注粉丝很少有互动,也很难形成多次传播的信息流,用户的信息能量弱,既不能作为自媒体发声亦无法获得有用信息,用户的使用粘度很低,这是忽略“算法”带来的媒体信息生产的盲目性带来的直接后果。“新闻做给做新闻的人看”已成典型通病,媒体不在乎用户的喜好,用户转投其他新兴综合媒体。在信息场中,用户只点滴的触碰到了西藏新媒体带来的零星的消息,却无法长久驻足,这给西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巨大的阻碍。

(三)社交平台稀缺,用户网络情感“稀薄”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中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无限降低之外,还有一个便是社交平台的建立。“不社交,无信息”,已经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部分。用户根据兴趣爱好,将有用的信息在社交平台进行发布分享,接着促成兴趣、爱好、需求、特殊人群等等的社交群体,这些群体中的用户或许不认识,或许不在一个地方或许不同年龄,但因信息内容被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小型的信息场和舆论场。在社群的活跃过程中,他们通过互动形成了网络情感,这种网络情感不仅是对社群、对信息内容的,还有对社交平台的。我们将互联网看做全新的虚拟世界,那么每一个用户到达这个世界后除了获取需要的信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情感诉求既“安身立命”“安身”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身份,找到一个社群体,为自己找到一个“家”,这样的“家”我们熟悉的有很多,比如QQ、人人网、微信、微博、陌陌等等;“立命”则是在互联网中创造个人价值,进行信息输出和分享以弥补或者提升现实生活中的部分情感诉求,比如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用户只有在互联网中实现了“安身立命”才可以完成自己对互联网寄予的渴望。西藏新媒体平台以传统三家媒体和政府官方平台为主,鲜少设立社交平台,用户可以从中获得信息,但无法进行线上互动,这也就使得用户无法“安身”。而传统媒体又极少对自己的受众做深入分析,新闻信息的发布也大多根据传统的新闻价值来设置议程。用户本身不能成为传播环节中的参与体,更无法进入到主导体,这也就失去了“立命”的基础。用户情感薄弱的问题尤为显著。导致了西藏新媒体发展表面如火如荼,实则内生动力不强,盲目性高,内容跟不上技术的跳跃式发展,普通用户始终未能真正进入西藏的新媒体世界,就更加无法完成“包裹”式的互联网用户沉浸化的生活体验。

三、西藏新媒体发展解决方法探讨

西藏的新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但速度较快。我们分析了要达到受众“包裹式”体验的目标,西藏新媒体的改革还存在上述很多问题。但外部问题往往起源于组织架构内部,我们需要重新回到西藏传统的三家媒体,即西藏新媒体的主导组织来着手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认知,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建设新媒体品牌

新媒体从出现到涵盖用户的生活点滴只用了20 年时间,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忠实用户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市场的转变。报纸、电视和广播已如三艘巨轮长久的航行在信息海洋中,其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和市场经营状态已有牢固的根基和规则。面对新媒体这些驰骋的快艇,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手足无措足可见传统媒体对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影响力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但近五年,西藏三家主流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了跳跃式的革新。短期内就形成了众多的新媒体形式,并组建了专业的网络运营机构和人才团队。我们看到了诸多成果,也认识到了第二部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那么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到目前为止西藏主要媒体从传统向新兴转变过程中,对互联网传播的认识并不明晰,对其传播规律的认知有所偏差,导致产出的新媒体产品影响力低,粉丝少,未能形成品牌规模。

目前,流行的或者影响力较高的新媒体品牌产品大多由信息工程背景的公司或组织出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受传统新闻媒体影响,创造了一条技术为先的信息分享大通道,并迅速产出粉丝经济,提升了受众黏度,尽可能的将受众沉浸在网络带中。这样的新媒体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媒介平台,从传播的仪式观来看,俨然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要构成体,自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而传统媒体对此认知非常浅显,认为新媒体只是在技术上的进步,只要将传统媒体的短板嫁接在网络平台就可以完成新媒体改造,这也是过去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报纸、网络广播等昙花一现且少有受众的产品的原因。但事实是,新媒体几乎囊括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和运营方式,并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本身,就此看来,新媒体是高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那么西藏传统媒体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吃透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不再执着于媒体的介质本身,不纠结纸媒是否消失,而是将传统媒体的信息精髓和新闻能力传输至网络中,形成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新媒体品牌。快速地将已有受众转移至新媒体平台并吸纳新的网络原住民,形成粉丝效应,再针对网络用户的心理和喜好,推出特色新闻产品,才能将传统媒体的优势发挥并将新闻的专业性赋予技术,提升网络媒体的新闻素养,也才能将西藏的文化优势通过新媒体传播。

(二)加大顶层设计,推进各媒体间的媒介融合,形成合力

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改革的主要方式,包括组织内部的各部门间的融合、新闻生产传播链条上的上下游组织间的融合和各媒体之间的融合等。目前,在西藏传统三家媒体内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采编业务各自为政,两套采编系统仍为“两张皮”。比如,西藏日报社汉、藏文纸媒与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记者编辑,投稿发稿仍缺乏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之间缺少联动机制,缺少交流沟通。另外,三家媒体之间在推动媒体融合和新媒体建设方面,各自制定方案计划,在互联网状态下暗自竞争,自说自话,没有形成对内对外宣传的强大合力。

这种情况下,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才能尽快建成新媒体体系。首先自治区应加大顶层设计,总体定位自治区的中央厨房功能。未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尽可能的加大资源整合,应定位好中央厨房的建设方案,规划好各家媒体在此平台上进行新闻生产和发布的依据、权限和能力范围。确立移动媒体优先的发展战略,对目前手机网民的力量不可忽视。统筹全区的资源优势和各家媒体的不同受众阵地,打造自治区总体的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产出受众喜爱的高质量、广传播的优秀新媒体产品。

(三)弥补媒体内部短板,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目前,西藏三家传统媒体皆面临“人才”“资金”“场地”的问题,影响了新媒体新闻产品生产、传播和载体建设的进程。在人才队伍方面,三家媒体都是从原有传统媒体采编队伍抽调组建新媒体工作团队,大多缺乏新媒体传播相关素养和技术,不能适应全媒体转型提出的熟练掌握文字、摄影、摄像等技能的高标准新要求。比如,中国西藏新闻网目前从事藏文和英文工作的人员仅13 名,微弱的力量同时承担着藏文、英文网站和报社所有微信的发布。同时,这支队伍也没有完全转变传播和文风观念,在新媒体内容编辑时,一般按照《西藏日报》的内容,只修改标题,其他内容照搬复制,这就影响了新媒体的传播效果。西藏电视台的在职员工中,学历较低的人员占比高,老员工逐步退休或流失,新学成的就业人员又无法及时补充,出现了人才断档的情况。在资金方面,各家媒体建设新媒体平台捉襟见肘。比如,牦牦TV 自建设以来投入资金2300万,而全年人力成本和运行经费需1100万,这些经费投入全部从西藏电视台仅有的事业收入中支出,而西藏电视台的广告收入3年来降幅达50%,这严重影响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自治区应重新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用人体制、优化人才环境。能够尽快吸纳新兴人才,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另外,研究设计更加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职称晋升制度、薪酬分配方法,吸引凝聚全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急需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探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让高精尖人才为全区新媒体事业服务。

(四)面对特殊区情,找准市场着眼点,化劣势为优势

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边陲,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础通信设施虽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仍无法满足现代媒体的要求。同时,区内人口少,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现代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处于基层的广大农牧民甚至目不识丁,现代传媒终端对受众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积累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了新媒体终端使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媒体融合宣传效果,其传播优势难以发挥实效。另外,区内受众市场小、媒体竞争小、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新闻从业人员对融合发展的理念认识不清,了解不够,融合发展工作推动性不强。而西藏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又导致了新闻制作成本高,采访工作难度大,新闻宣传时效性低,这使得融合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

面对自治区的种种困难,应该跳出传统媒体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等政策”“靠工资”“拿补贴”等陈旧思想,利用新媒体经济,找准市场着眼点,推出以西藏文化为主,西藏新闻信息为核心的新闻产品。西藏电视台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最心灵”原创快闪作品《宁都啦》上线后,24小时点击量突破500万次,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等网站均在首页头条位置进行推送。这便是化劣势为优势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新媒体用户,产出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产品才能应对市场动荡,也只有将新闻信息和电视作品全面推入市场,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获得更好的新媒体发展基础保障。

传统媒体通往新媒体的道路并不长,但透过密密麻麻的网线,穿过服务器的终端,看清楚对面的受众,明白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却需要很久的时间。“包裹式”的体验是网络达成的优化用户使用经验的最终表现,也是透过内容,技术,传播等外在因素,要直击用户心灵,牵引用户情感的最强方式。西藏自治区作为祖国稳定统一的重地,不能惧怕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变革,而应以更快速的反应,将成熟的传播经验和信息分享模式变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势,深切的了解区内新媒体受众的心理要素,推出更多的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才能将受众变粉丝,将粉丝变忠诚用户,最终达到在西藏新媒体传播场域下的,用户“包裹式”信息体验这样的目标。

[注 释]

①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西藏新闻网/22694137?fr=aladdin。

②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西藏受众
都是西藏的“错”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神奇瑰丽的西藏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