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在急性非ST 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9-02-21 18:21张建伟杨大成
系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尼可地尔乙组甲组

张建伟,杨大成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心内科,山东 滕州 277500

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临床治疗一直颇受关注。急性非ST 抬高型是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较急,病情严重,一旦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虽能获得显著疗效,但缺血再灌注后难以避免对心肌造成损伤,极有可能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 尼可地尔能够改善心脏微循环,有效预防心肌坏死,发挥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以及增加冠状动脉内流量等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2]。 为了分析尼可地尔在NSTEMI介入术后的效果,该次研究将2016 年10 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患者随机分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收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NSTEMI 患者中,随机抽取120 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作甲乙两组,每组60 例。 甲组中包括33例男性与27 例女性;年龄处在45~78 岁的范围内,平均年龄是(65.5±5.0)岁。 乙组中包括34 例男性与26例女性; 年龄处在46~79 岁的范围内, 平均年龄是(65.0±5.2)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发病时间<12 h;未使用过抗心律失常额药物治疗。 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感染疾病等患者以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可实施下一步比较(P>0.05)。

1.2 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展开对症处理,评估病情后明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甲组术后服用10 mg 的安慰剂,3 次/d;乙组则口服尼可地尔,每次口服5 mg,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 周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比较;②术前术后对患者加强心电图以及24 h 动态心电监测,密切监测并记录的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③通过心电图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若治疗后患者静息心电图ST 段已经完全恢复正,即为显效;若静息心电图ST 段下移回升超过0.1 mV,但是未彻底恢复正常,即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3]。 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室颤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CTnI 水平变化情况

甲组60 例NSTEMI 患者术前的CTnI 水平为(25.75±10.56)μg/L,术后3 d 的CTnI 水平为(10.48±4.70)μg/L,术后1 周CTnI 水平为(2.40±1.33)μg/L;乙组60 例NSTEMI 患者术前的CTnI 水平为(25.78±10.55)μg/L,术后3 d 的CTnI 水平为(4.30±3.01)μg/L,术后1 周CTnI水平为(0.56±0.30)μg/L,术前两组患者的CTnI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5 5,P=0.987 6),术后3 d、1 周,乙组的CTnI 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6 9、10.453 5,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改善情况

两组NSTEMI 患者术前、术后经过服用不同药物后,甲组患者中显效为25 例、有效为15 例、无效为20 例,有效率为66.67%;乙组患者中显效为30 例、有效为21 例、无效为9 例,有效率为85.0%,乙组显著高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7,P=0.018 9)。

2.3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甲组60 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室性早搏45 例、非持续性室速或室颤18 例,发生率为分别为75.0%、30.0%;乙组60 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室性早搏20 例、非持续性室速或室颤6 例,发生率分别为33.33%、1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9 0、7.500 0,P<0.05)。

3 讨论

随着急性STEMI 发病率逐年增多,其临床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患者发病后,及时开通其闭塞血管成为治疗的重点,但是缺血再灌注后依旧可能引起一些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等均为急性STEMI 患者常见不良事件,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4]。

随着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不断扩大,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也会随之升高,虽然可以通过介入治疗促进患者的血管再通,但是缺血再灌注后患者的心肌受损,依旧可能发生并发症,影响预后,其机制主要为:①患者发病后局部组织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机体卒子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后导致钾离子、钠离子的活动能力降低,降低钾离子的浓度差后容易诱发心律失常;②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机体处在应激状态下会促进大量氧自由基产生,从而对患者的心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③细胞中的钙超载,加之心肌缺血、ATP 合成降低,再灌注后大量钠、钙离子进入患者的细胞内导致钙离子超负荷,使得潜在起搏点的舒张后期除极增加而导致患者缺血组织及其周围的正常组织不稳定,容易引起恶性的心律失常;④急性STEMI 患者发病之后,随着其梗死组织炎症细胞不断浸润,心肌细胞逐步纤维化后使心肌组织间的电传导出现折返现象;与此同时,激活交感神经后使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显著增加,进而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5-6]。

术后3 d、1 周,乙组的CTnI 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尼可地尔能够促进急性STEMI 患者介入术后的CTnI 水平降低,CTnI 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患者的水平降低提示其介入术后心肌损伤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尼可地尔可以通过改善急性NSTEMI 患者机体微循环以及缺血状态,发挥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另外,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介入术后的心电图提示,甲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吗,低于乙组的8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杨忆微等[7]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即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95.0%,高对照组的52.5%(P<0.05)。 此外,甲组术后发生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或室颤的几率分别为75.0%、30.0%,均依次高于乙组的33.3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急性STEMI 患者介入术后口服尼可地尔不仅可以提升预后效果,而且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保障其安全性。 尼可地尔作为一种新型血管扩张剂之一,服用后可以发挥舒张冠状动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另外,尼可地尔能够促进K-ATP 通道开放,K-外流后抑制Ca2+内流, 预防其超载而改善冠状动脉的微循环,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与此同时,尼可地尔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而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减缓再灌注损伤[8]。

综上,急性NSTEMI 患者介入术后口服尼可地尔,可有效保护心肌组织, 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尼可地尔乙组甲组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