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阳台菜园的功能及发展现状

2019-02-22 09:11林天爱罗子杨梁育才潘春香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楼顶种菜菜园

林天爱,罗子杨,梁育才,潘春香

(韶关学院 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造成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充分利用楼顶、阳台种植蔬菜、瓜果等植物已成为当下居民生活的新时尚.“楼顶、阳台菜园”不仅可以解决市民部分吃菜问题,还可美化环境,更是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上班族、城市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实现田园梦想的较佳场所.楼顶、阳台种菜已经引起政府、科研人员、企业等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城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展开了城市蔬菜阳台结构设计[1]、“空中农园”的设计和应用模式[2]、空间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3]、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绿化设计[4]等研究,这些研究对楼顶、阳台菜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楼顶、阳台菜园起步较晚,在管理、设备、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存在模式混乱、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笔者就发展楼顶阳台菜园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促进楼顶、阳台菜园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资料.

1 “楼顶、阳台菜园”发展概况

1.1 国外发展概况

国外楼顶、阳台种植蔬菜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到2003年,德国楼顶绿化面积已达到14%,政府还明确规定了楼顶绿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楼房建设过程中就包含了楼顶绿化的相关技术;柏林有面积7 000 m2的世界最大屋顶农场[5],并主要是采用鱼菜共生系统,这种方式养鱼用水只是常规养鱼的1/5.在日本,利用楼顶主要是种植水稻和养殖蜜蜂等;日本蔬菜园艺学、农业教育学专家藤田智的《在阳台上种菜》带动起一大批“阳台种菜族”.而且,在日本还掀起了办公楼内外搞“都市农场”的热潮,如Pasona公司在它的东京总部办公楼内种植蔬菜、水果200种以上,员工可自种自食,剩余蔬菜全部提供给公司食堂[6].

纽约市中心较有名的有机农场是建于1919年的6层高仓库上的3 716 m2的“布鲁克林农庄”和建在一座废旧仓库的屋顶上的557 m2“鹰街房顶农场”,这两座楼顶农场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引领了美国楼顶种菜的新风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夫人曾在白宫开辟菜园种植有机蔬菜,之后美国民众开始在自家庭院种植蔬果[7],使美国屋顶农业面积占到总面积的30%[8].加拿大屋顶农场是在蒙特利尔北段的一栋楼顶上建立的,每周生产的蔬菜可以装满 2 000辆超市的购物车[9].英国查尔斯王子的一句“自己种菜吃,人们仅需要一个窗台的花盆就可以了”激发了无数家庭投身到种菜的行列中,在3 m2左右的阳台上种菜,一年可产出80 kg蔬菜[10].韩国人阳台种菜最初是由于菜价上涨,居民纷纷开始自家种菜,种菜达人朴熙兰的《我的幸福农场》一书及她的博客,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国内发展概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多数城里人由原来的平房、独家小院搬进了楼房.最初自家的楼顶、阳台主要是以养花观赏为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能吃上安全放心蔬菜,市民们开始尝试着利用周边闲暇地块、楼顶阳台等空间进行种菜,这种行为及时被商家捕捉,商家开始研发阳台、楼顶各种种植设备,并积极宣传和倡导自家种菜.目前阳台、楼顶蔬菜种植装置种类趋于丰富,功能逐渐齐全、实用,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农民孟全喜1997年开始尝试在楼顶种植蔬菜获得成功,并带动全县发展楼顶种菜,到 2010年全县楼顶菜园总面积达到 20多万m2;浙江省绍兴县杨汛镇农民彭根秋多年在屋顶上种植水稻,为农民宅基地的再利用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11].惠州市维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提出“都市农夫”这一概念,利用公司国内顶尖的模具与塑胶制造技术,在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的指导下,经过5年时间屋顶环境的测试改良,创造性的研发生产出叶菜盆、果菜盆、蓄排水种植槽、家庭式水培蔬菜种植机等系列化、标准化、自动化种植设备.该公司帮助了很多学校打造楼顶菜园,还在惠州大亚湾消防大队、大亚湾应急中心、大亚湾科技创新园区等公司楼顶打造了菜园,同时,帮助市民推广阳台屋顶蔬菜种植技术,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12].海南一名叫方克的博士把自己的“实验田”建在兆南龙都小区一幢18层大楼的屋顶上,称其房顶菜园为“空中生态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并申请了专利[13].上海市在2012年已有500多户家庭开辟了“阳台菜园”.在上海华侨城,有个约 200 m2的办公大楼楼顶菜园,经常会组织员工亲自体验采摘劳动[14].

为了加强楼顶、阳台农业经济发展,深圳、北京、成都等大城市推出了相关鼓励政策.如深圳市早在1999年颁布并实施了《深圳市屋顶美化绿化实施方法》[15].规定在“立体绿化超出该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确定的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和绿化率之外,对实施的以及改建的建(构)筑物市政设施的立体绿化,给予经费补贴奖励”.北京于 2011年颁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16];成都市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成都市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的实施方案》[17].

2 “楼顶、阳台菜园”的功能

2.1 农业生产

楼顶、阳台种菜便于管理,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城市部分市民的吃菜问题,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补充.国外一些城市居民的蔬菜有20%~30%产自自家“楼顶阳台菜园”[8],数量相当于我国农田设施蔬菜的产量.

2.2 节能环保

目前的城市环境日趋恶劣,特别是PM2.5超标的城市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城市的生态环境.楼顶、阳台等空间面积巨大,通过绿化楼顶、阳台等空间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日本人事管理顾问公司Pasona在它总部办公楼内种植瓜果蔬菜等植物.种植后夏季可使楼内温度降低10℃左右,不仅节约空调电费,每年还能减少7 t CO2的排放.该大楼曾被评为“城市核心街区清凉样板楼”[6].

2.3 休闲健身

城市上班族有些经常早出晚归,长期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好多人普遍感到身心疲惫,紧张、烦恼和焦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外出休闲旅游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其可支配的收入及时间比较有限,而利用下班、周末等闲暇时间在自家楼顶、阳台种植瓜果蔬菜,可以缓解压力,还可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2.4 科普教育

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目前,大多数小孩自幼生活在城市中,有条件的家庭会利用节假日去观光园体验田园生活.而在自家楼顶、阳台菜园,通过亲自种植、管理、采摘和观察生长等活动,可使孩子们增长知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的意识.惠州市维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曾帮助深圳十几家学校和幼儿园打造了楼顶菜园,这些楼顶菜园现已成为很好的劳动教育和科普实践基地.

3 “楼顶、阳台菜园”主要种植方式

3.1 水培管道式

管道式水培方式就是利用PVC等管道作为栽培槽,通过营养液循环系统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这种方式管理方便,种植的蔬菜清洁、干净、生长速度快,一般适合于叶菜种植.

3.2 固体基质式

固体基质方式类似于土壤栽培,用基质全部或部分代替田园土壤,将沙子、石粒、蛭石、珍珠岩、岩棉、矿渣等与草炭、椰糠、蘑菇渣、树皮、锯末、叶子、粪肥等基质混合,装入塑料箱、木箱、立柱等容器中,浇灌营养液和水即可;或者直接用有机基质加水进行种植.该种方式可以种植叶菜和高杆的瓜果菜,立柱式栽培其空间效益更佳.

3.3 雾培

雾培是将营养液以雾状的形式喷洒在植物根系上,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该方式因根系直接与营养液和空气接触,理论上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栽培方式.但是,雾培的根际环境对栽培设备要求较高,营养液的配制及管理技术要求也较为严格.

4 楼顶、阳台种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楼顶、阳台种菜在利用闲置资源、创造低碳环境等方面将会发挥出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

(1)政府引导和宣传力度不足.尽管有些城市出台了一些相关城市楼顶、阳台绿化管理条例及措施等,但目前仅限于发达城市,且条例及措施还需要接受实践的考验.相关宣传较少,大多数市民对楼顶、阳台种菜相关设备和技术等认识不足.建议各地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和激励政策,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进行宣传,并可通过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指导,通过培育示范带头户等方式扩大影响.

(2)相关研究没有跟上.楼顶、阳台种菜是一个新兴产业,相应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薄弱.市民蔬果种植主要是靠自身经验、邻里推荐,对蔬果种植方式、栽培基质、设备装置、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了解甚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协同展开相应研究,使楼顶、阳台种菜技术更加成熟.

(3)缺乏专门的废物排放系统.已经建好的楼房屋顶阳台没有专门的排污系统.楼顶、阳台种植蔬菜都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所用化肥、农药等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无节制的发展势必产生大量垃圾,会使城市水源的和环境受到污染.建议各地尽快出台相应管理政策和措施,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地方要进行及时引导和有效管控.

总之,“楼顶、阳台菜园”以其管理简便快捷、绿色环保、休闲体验性强而备受城市居民喜爱,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很多制约发展的问题,仍需一段较长的市场培育过程,更需要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广大市民的通力合作才可稳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楼顶种菜菜园
海底能种菜?
割草机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在楼顶
我家的菜园
楼顶竹林间
菜园里
高层楼顶广告牌钢结构探讨
自种菜,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