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质量与制度: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三维路径

2019-02-22 09:11肖时花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办刊学报学术

肖时花

(1.中国农业出版社 期刊分社,北京 100125;2.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中国高校学报自1906年诞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高校学报已经达到2 000多家,占整个出版期刊9 800多种的1/5以上[1].然而,这种长期偏向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报总体质量的发展”[2],在现阶段已难以满足学术界对学报的要求,也难以适应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已面临改革的必然命运.教育部在2002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提出3种改革思路:第一,倡导走整合之路;第二,鼓励走联合之路;第三,支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此后,学术界和期刊界就学报改革方式展开了热烈讨论,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其实,无论走哪条改革路径,内涵式发展是基础,它是学报学术质量的基本保障,而学术质量又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本文从结构、质量、制度3个维度探讨了当前高校学报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以分类指导、特色办刊来优化学报结构

1.1 高校学报结构性冗余与结构性缺失并存现状及其原因

高校学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繁荣学术、促进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自身和外界的种种原因,高校学报在学者心中的地位已从中心滑向边缘,有人甚至对学报的弊病提出尖锐的批评[2].高校学报最直观的弊病主要体现在结构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报品种的结构性冗余与结构性缺失并存.

同质化是高校学报结构性冗余最突出的表现.至2013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已经达到1 300多家[3],这些学报大部分以办成大而全的综合性期刊为宗旨,结构上的雷同造成同质化严重,出现“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现象.依笔者之见,有如下3点原因:第一,受管理体制影响.我国现行高校学报实行审批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行政审批,教育部负责业务管理.前者无法有效地介入学报具体的办刊事物,后者则无法单方面改革学报既有体制[4].“一校一刊”的体制惯性和固有的办刊观念,导致思维僵化、结构固化,难以适应学术发展需要.第二,高校学报是随着高等学校的诞生而出现的,是高等学校的附属品,其从诞生之日便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肩负交流学术的重要使命[5].这使得其所刊发文章很大程度上受主办学校高等教育状况的影响.然而,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以类型为标准划分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网络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还是以人才培养层次为标准划分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又或是以学术水平为标准划分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等,几乎都以‘成为大而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6]这使得依附于大学的、反映学校科研成果的学报也表现出极大的同质化.无论是按学科标准划分的文科学报、理科学报,还是按学术水平划分的名刊和一般期刊,几乎都以办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学报为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在栏目设置、稿源选择等方面渐趋雷同.第三,受高校学报办刊传统影响.当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学报在组稿方式上还是沿用以往的“等米下粥”的方式.在20个世纪90年代前,由于学报数量有限,这种自然来稿的方式的弊病并没显现.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学报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扩容[7].总量迅速增加,然随着学报数量的大量增长,学报间的稿件类型趋向雷同,学报结构性冗余的缺陷凸显出来.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学术的繁荣,“学术分工与学科细化导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增多,在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增多的同时,学科分化成为世界性潮流”[8].科学分工的日益明细、精确,需要更多专业化期刊承载其研究成果,以便探讨学术问题,进行学术传播与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术研究中专业研究是基础,任何成功的综合研究都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研究为基础,这是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承载学术科研成果的高校学报中,专业性学报应该占据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4].然而纵观我国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高校学报,其多为以“自然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冠名的综合性学报,较少基于学科分类或学术问题研究的专业学报,这显然不能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将桎梏学科专业分工的纵深发展.高校学报在结构上的缺失与现实学术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根源是长期以来学报在管理上所坚持的审批制度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学报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完善.“对于传统纸本期刊,准入难,退出也难;对于学术新媒体,准入、退出标准和程序一概付诸阙如.”[9]“一校一刊”弊端下的许多高校学报办刊思路陈旧,毫无新意和生机,理应取缔,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还在苟延残喘;另一方面,科学分工的纵深发展和高科技的广泛运用,急需一批适应学术发展新形式的刊物诞生,但是由于严格的“控制总量”政策,以及新媒体下期刊准入制度的阙如,造成刊号审批困难或者是无据可依.

1.2 高校学报结构性冗余与结构性缺失矛盾的化解径路

高校学报这种结构性冗余与结构性缺失并存的现象既受国家政策、整个高等教育环境影响,又受到自身办刊理念的影响.要从根本上加以变革,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宏观层面,分类指导、扶优汰劣.2009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河北省高校学报建设座谈会上对高校学报的改革提出几点要求:“第一,要进一步优化高校期刊结构,鼓励高校期刊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建立高校期刊准入退出机制,对大学学报实行优胜劣汰,促进学术期刊质量提高……”[10]这对化解高校学报的结构性矛盾很有启发.内部的趋同和分化是高校学报在规模和数量扩展后必然呈现的一种现象,高校学报的分类和定位的多样化也将是其在期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必然呈现的样态,以期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好的视角和基地.为改变趋同带来的结构性冗余及期刊的同质化,首先需要从国家层面确立一个正确的分类指导方针,明晰各个学报之间的界限,确定各自应有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使其在整个高校学报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即是,要建立起一个多元、高效的高校学报体系,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学报合理定位自身的发展路径.依前文所述,高校学报的办刊受到主办学校的影响,高校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是导致学报同质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十八大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此契机之下,高校的类型和层次及学科专业设置和规划的界限必将更加清晰,这将为高校学报明晰自身定位提供良好的契机.如,高校依据类型标准可划分为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学习要求上,偏向理论性,主要以培养理论性人才为主,因此此类学校学报所刊文章应注重理论性、学术性;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偏重应用性、实践性,且拥有的优势学科大多与行业密切相关,故其学报在刊文方面可偏向应用性的文章,并且可利用特色专业优势,转型升级为专题刊或者专业刊.

期刊的分化是伴随学术繁荣出现的必然结果.为适应新形势下学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学术期刊准入退出机制.首先,必须打破“一校一刊”传统办刊理念,树立高校不一定必须有学报的思想,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思维惯性,保证劣质学报的有序退出.在具体操作中,要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学术共同体的意见为核心,对期刊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扶优汰劣.与此同时,为适应学术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制定相应刊号审批程序,使既有高校学报中条件成熟的能够顺利向专业化方向转型,从综合刊转为专业刊.另外,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期刊传播方式的变化,使新准入的期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其次,在微观层面,明确定位,特色办刊.我国高校学报走特色化之路已经有20多年[11],报刊体制改革提出后,关于期刊特色化发展的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事实上我国高校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其结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教育部评选的“名栏工程”,还是全国高校学报学会评选的“优秀特色栏目”,亦或是各省市期刊协会评选的“优秀特色栏目”,其“特色”大多并未做好,许多期刊是为特色而特色,徒有“特色”之形,并无“特色”之魂[11].之所有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学报对自身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定位模糊,没有做好长远规划.高校学报要想做好特色办刊,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其一,明确自身有无特色化办刊的条件.特色办刊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必须有一定的立足之基,比如依托主办学校特色学科、专业优势,依托所在地区的特色文化优势,等等,拓展核心实力和比较优势,这样才能为特色办刊提供坚强的后盾.其二,精心策划特色专题栏目.要给特色栏目取一个响亮、明了的栏目名.以问题为中心,突出问题意识,淡化学科分类.这样既可以聚集众多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某个问题,发挥引导学术研究的目的,又可以拓宽作者面,保障稿件来源.其三,保障稿源的可持续性.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想要取得长足发展,想要真正办出特色,必须保证栏目的持续性.而栏目的持续性则需要保证充足的稿源.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培养一批相关专业方向的有潜力、有能力的生力军,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保障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学报特色化发展是学报向专业期刊转型的第一步,只有在特色方面做大做强,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重新调整规划期刊的内部结构,才能跟上学术发展的潮流.

2 以创新思维、组建智库来保障学报质量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稿件的质量永远是学报核心的竞争力.如何保障稿件质量,是高校学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问题中的应有之义.

鉴于学术成果评价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明确规定学术期刊稿件刊发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三审.学报作为学术成果刊发的重地,三审制的执行力度更是不容懈怠.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审稿、编辑程序,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实际上是作者、审稿专家以及编辑的共同劳动成果.有鉴于此,为了保证稿件质量,必须加强包括的作者、审稿专家、编辑在内的高校学报智库建设.

2.1 构建稳定高质量的作者群

论文的学术质量取决于所刊发论文的质量,而论文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作者的水平.因此,必须着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作者团队.一方面要开放办刊,拓宽作者的来源,在稿件刊发上形成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对于某些学术水平较高且潜力较大的作者,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互动,博取其对学报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培育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学术团队.这样,既有益于及时跟踪学术团队的研究课题,把握学界最新发展动态,又有益于稳定稿源.

2.2 培育高能力高素质的编辑团队

高校学报编辑是对学报稿件进行审查和评定的一线工作者,对学报刊文起着把关的重要作用.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报编辑的能力和素养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虽然大部分编辑部已经产生了职业编辑队伍,但是编辑人员并没有以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深入科研第一线,这种编研分离的形式使得编辑人员缺乏对学术研究最新动态的把握[12].特别是在学报的综合性特征与编辑人员数量有限的矛盾冲突下,一位编辑往往要处理多个一级学科类别的文章,编辑更是难以把握学术研究动态和热点,也难以把握陌生领域的文章质量.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学报的编辑在从业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编辑工作,对编辑的工作模式和职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工作中应有的奉献精神和主体意识认识不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首先,鼓励编辑从事科研工作.民国初的《清华学报》《北京大学月刊》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拥有着当时堪称极为“豪华”的编辑队伍.他们都是某一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非常熟悉.今天,大学学报中类似的编辑队伍虽然已不可能复现,但是编辑人员至少可以把自己熟悉专业领域研究透,在科研方面做到有所专长,这样既能加强作者对编辑的信任,也有利于编辑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其次,完善编辑培养机制.编辑工作对于大部分首次上岗的编辑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此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编辑从业训练.对于编辑处理流程和编辑规范等缺乏正确认识.有鉴于此,可在编辑部内部建立导师制度,实现老兵带新兵,让那些有责任、有经验的老编辑指导新编辑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同时鼓励编辑多参加相应编辑培训,了解行业动态,与时俱进.再次,充分调动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现在许多高校学报还是采取传统关门办刊模式,等米下粥,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编辑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参加国内或国际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从而提高区分稿件好坏的能力.在具体办刊方面,激励编辑积极进行选题策划,把握既是时事热点又具学术性的话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专题为形式,积极约请专家进行相关研究,掌握编辑办公的主动权.

2.3 组建核心审稿力量

在高校学报大综合的现实特征和学报编辑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某些研究领域必然是学报编辑所不熟悉的.这时候需要外审专家予以把关.在选择外审专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审稿专家必须是相关领域的学术造诣很深的知名学者或专家,有能力承担起相关稿件质量的把关工作;其次,必须保证审稿专家在主观上是乐意接受审稿任务的,只有从内心乐意接受审稿工作,他们在审稿的过程中才会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于那些打心底愿意接受审稿任务,且在学术造诣上较深的学者,可以采取长期聘用机制,组建学报的核心审稿群,以保障外审任务快速、高质量完成.

3 以学术自由、自主办刊促进学报管理体制创新

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途径,而行政权力对于学术期刊的管控是我国学术传播秩序最鲜明的特点.我国高校学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纵横交织的管理系统和传播系统.“纵向的管理系统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辑出版单位4个环节组成,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位于系统顶端,统领一切,期刊社及其期刊位于管理系统的底层……这个纵向管理系统的本质是纵向一体化的权力结构:在横向的传播系统中,期刊因为技术制约和审批准许制约而成为稀有资源,它自然成为从作者到读者、从学术研究机构到学术研究人员的中心.”[8]政府通过管控高校学报控制学术产生、交流与传播,而管理的“底层”与传播的“中心”使得高校学报的地位与作用极不相符,从结构和布局均取决于行政权力的意志,使其渐渐游离与作为学术中心的学术共同体之外,脱离了办刊宗旨和目的.这种矛盾随着高校学报的发展日益突出,体制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变革势在必行.

就宏观层面而言,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术管理层对学术活动、学术研究过多干预的情况.“计划学术”“审批学术”越来越严重,导致行政权力慢慢取代学术权力[13],学术话语权也从行业专家转移至行政领导.这严重背离了学术发展规律,不利于自由民主学术氛围的建立以及学术创新.具体而言,现在大部分高校学报在管理上依附高校行政部门,由学校领导主管;在办刊经费上,主要由学校拨款.这使得部分高校学报存在行政化的不合理倾向.学报在办刊宗旨、办刊周期、专栏设置甚至刊文选择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学校主管部门,这明显侵犯了学报自主办刊和学术自由的权利.更有甚者,某些高校学报的主编或主任直接由学校或学院某些行政领导担任,由其全面主持学报工作.他们大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编辑出版工作,且对学报风格、现存状况及未来发展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必定会严重影响学报的发展.行政权力对学报干预较为直观的后果是,学报的编辑经常为如何处理行政领导的关系稿发愁.解决高校学报的行政化问题,最为关键的是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

从期刊主管部门来看,要适度调整传统的严格的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期刊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尊重高校学报发展现状,对部分办刊成效优异的期刊予以奖励,而对于明显存在办刊缺陷、思维固化、毫无发展前途的期刊,允许其退出历史舞台.通过奖优汰劣,充分尊重期刊的合理流动与变革,并且适度放宽符合学术发展趋势的新型专业类学报的审批流程.从而保障学报办刊充分尊重学术发展趋势、尊重学术自由.从学校行政部门来看,要明晰自己在学报办刊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抓大放小,还学报负责人主动权,不得管的过死过细、管办不分、角色错位,防止行政权力过多的介入学报办刊事务.从学报自身来讲,要认清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始终与行政权力保持距离,坚持“学术自由,自主办刊”,积极发挥学术主体在学报办刊中的作用.例如,学报编辑部门目前广泛成立的编委会,出于行政权力的顾虑,往往聘请学校行政领导或学校各二级学院院长担任,这些人经常有庞杂的行政事务缠身,根本无暇兼顾学报编辑部的事情.这是有悖于学术自由的办刊指导思想的,可行的做法是大胆聘请国内外的成就突出、学风正派、严谨负责的学术名家、知名学者担任编委,真正落实编委会保障学报学术质量的作用.学报对学校行政权力的顾虑,最现实的问题在于自身办刊经费的短缺.为了赢得学校行政部门的好感,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部分学报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得不接受行政权力的干预.当下一个很好的机遇是,政府相关部门有许多项目对学术期刊进行财政补贴,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名刊建设工程”、教育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工程”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等[13],这都是学报减轻对行政权力依赖的良好机会.

需要厘清的是,这里所论及的去行政化,并不等同于去行政管理.学报作为大学的一个部门,遵守学校的行政管理规定是必要且必须的.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在办刊过程中,要防止以行政级别和资源控制等方式侵蚀学术权力,从而保证学报在“学术自由”的观念下自由、自主办刊.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