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观

2019-02-22 12:23
歌海 2019年6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 兵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2013-2018年参加中国—东盟戏剧周的东南亚11个国家26个文艺团体演出剧目的追踪调查,探析影响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外来因素,研究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经验和危机, 并对其学术理念、公共文化展演实践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并作批判性吸纳,有助于中国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建设,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东南亚;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藝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的“集体文化资本”,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随着国家近年来关于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从国际层面看,对东南亚国家民间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中国的“非遗”研究从向西到向东的一个阶段性的转变;并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作一个整体与西方表演类“非遗”对比。从国内层面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国家交流和创造性转化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文化精准扶贫、增加民族身份认同、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外传播的关键,因此以中国—东盟戏剧周促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遗”发展刻不容缓。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中国—东盟戏剧周作为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平台,2013年起至今连续七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以“多元、亲民、融洽、创新”的特点彰显中国—东盟文化合作新视野。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璎珞传》将印度经典爱情故事改编成中外戏剧跨文化的珠玉合璧;2015年展演粤剧、壮剧、桂剧、高甲戏、花灯戏等五大国家级非遗剧种经典剧目;2016年展演世界级“非遗”越南水上木偶和柬埔寨皇家芭蕾;2017年展演世界级非遗印尼哇扬皮影戏;2018年展演世界级“非遗”泰国箜剧和柬埔寨面具舞;2019年上演越南木偶剧《越南香色》、印尼舞剧《马林南康当》、泰国箜剧《罗摩衍那》、缅甸传统音乐剧《生命轮回》、菲律宾话剧《纹身师:安胡林·马巴巴科》、柬埔寨宫廷舞剧等优秀剧目。

Cecil Guido Alvarez研究菲律宾国家戏剧,反映这个国家史上先后历经西班牙和美国殖民后的社会文化多样性,以及接受和抵抗殖民文化同时保持本土民族文化的努力;Noordin Harsaan 研究马来西亚戏剧的“去殖民化”,用以展示对马来身份的国家认同;W. S. Rendra结合印尼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使其逐步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形式;Terence Chong研究新加坡戏剧的发展流变;蔡曙鹏从“玛雍”这一世界级“非遗”的东盟传统艺术入手,阐释其当代生命力和所带来的启示;Derek Songkalayanawat研究泰国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戏剧;Daw Win Win Htw研究缅甸传统舞剧表演; Kurniasih Zaitun以纪录片展示印尼米南嘉宝饭的失传;老挝 Luangmovihane Dethnakhone以纪录片展现老挝“非遗”芦笙乐器;老挝纪录片Thatluang 再现老挝小乘佛教的圣地——万象塔銮寺;Zefri Ariff 研究文莱“鲁南·巴萨”如何通过舞台表演艺术重述民间传说;吴萍南江致力于越南传统戏剧艺术受众研究;Kong Sothearith 研究柬埔寨世界级“非遗”项目——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

2013 年首届中国—东盟“非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主题为广西粤剧百年图史和壮族濒危曲种传承和保护;毛小雨将南派粤剧《璎珞传》与古典梵剧相结合,创编展演了这部中国戏曲界中外合璧的作品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毛小雨、方宁2018年合著出版《东南亚戏剧概观》和《东南亚戏剧艺术丛书:剧本卷》;康海玲研究新加坡酬谢神戏和海上丝绸之路戏曲奇观;韩健研究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发展命运共同体;王迅研究构建开放共荣的中国—东盟戏剧发展新格局;周宁研究东南亚华语戏剧;陈建平研究国家级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壮剧。但国内外尚无学者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合作进行过系统对比研究。

二、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反映了史密森尼学会民俗与文化传统中心近40年来在与美国其他文化机构组织协作过程中所秉承的原则。这些机构组织包括:国会图书馆下属的美国民俗中心、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民间和传统艺术项目,以及各州民俗学家、全球学者以及用自己的作品表现自身文化传统的艺术家与艺人社群。在美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国家和国际的文化交流、实践和规范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更多的声音和表现形式得到重视和采纳,文化保护正变得更包容、民主和开放。美国文化机构随时准备与国内外机构和社区携手合作,保护人类文化,丰富全球所有人的精神生活。

纽约州艺术理事会民间艺术部主任、民俗学家罗伯特·巴伦提出“无形景观” (Invisible Landscape)这一概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术语近似。它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表达相关联,包括诸如音乐、工艺、舞蹈、故事讲述以及其他创造性表达的艺术类型。这些艺术类型最常通过直接观察和修习代代相传,并被作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嵌入人们的记忆。这个社区的居民通常分享共同的民族遗产、语言、宗教、职业和地域等。过去,保护文化遗产的含义是保护历史性建筑、纪念场所和艺术品。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对各种不同文化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日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包括音乐、语言和舞蹈等“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拓宽了值得保存的文化表现形式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响着国家和国际文化规范。以往这方面的精力全部用于重点保护发达国家和主流社会群体的历史遗迹、雕塑和其他非物质文物,官方的国家文化机构往往忽视了本国多元社区中地方性的和小规模的文化表现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意味着与旧日模式的根本脱离,拓宽了值得保存的文化表现形式的范围。前瞻性研究、知识的发展和传播交流、制定准则、知识和技术、文化遗产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五大职能。2003年10月该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技能、传统知识、传统节日礼仪及民俗活动等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东南亚国家越南(2005)、柬埔寨(2006)、菲律宾(2006)、印尼(2007)、老挝(2009)、文莱(2011)、马来西亚(2013)、缅甸(2014)等先后被批准加入该公约。这一界定是国际社会协商的结果,其定义和分类具有国际通用性。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国家从法理层面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

(二)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类“非遗”指的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出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①,包括说唱、戏剧、歌舞、音乐、传统体育竞技等几大类。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积淀,体现了人类表演艺术的精华,从中可看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进程、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类:民间戏剧、民间歌舞和民间音乐。民间戏剧,主要有各国的皮影戏、木偶戏,越南的■剧、水上木偶戏、嘲剧等。东南亚各国目前已有近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项目中与2018年中国—东盟戏剧周主题相关的皮影戏和木偶戏,有2003年入选名录的印尼哇扬皮影戏,它成为伊斯兰教化以后的爪哇保存印度教—佛教遗产的重要手段;还有2005年入选名录的柬埔寨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木偶戏源于18世纪的贡榜王朝为每一神■编排了不同的舞蹈,有越南水上木偶戏、马来西亚马荣舞蹈剧、泰国木偶戏、缅甸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皮影戏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流传历史悠久,皮影种类多样,表演艺术精彩绝伦。柬埔寨的皮影戏有大小之分,“已经演化成为一种保留着仪式规范的艺术性表演”②,2005年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大皮影戏)因其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和古老的民间技艺传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泰国皮影戏源于印度影子戏,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还是各种庆典都不可缺少的高雅表演艺术,分为大皮影南雅和小皮影南达隆两种。老挝皮影戏受柬埔寨和印尼影响,主要是大皮影戏,著名的有《罗摩衍那》。印尼哇扬皮影戏是对印尼爪哇、巴厘、龙目等地特定皮质影戏、木质偶戏、面具戏和人戏的总称,融入文学、舞蹈、歌唱、音乐、雕刻、美术等艺术元素。许多宗教仪式、节庆节日都有皮影戏表演,这些表演仪式是人们借助皮影这一道具达到与祖先灵魂交流、疗愈现实生活苦难和创伤的功能和目的,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寻求祖先和神灵护佑的现实表达。各式各样的皮影戏不仅展现和发展了印尼的文学艺术,而且还保留了印尼丰富的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遗产,影响到印尼人的人生哲学、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行为举止、衣着形式以及艺术作品等,因其历史、文化、教育、斗争、娱乐等社会价值功能,2003年印尼哇扬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木偶戏在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流传已久。泰国木偶戏作为亚洲最有影响的三大木偶戏剧种之一,分为大木偶戏、小木偶戏和布袋偶戏。缅甸木偶戏主要是牵线木偶戏,由印度引入后盛行于宫廷。越南水上木偶戏的精髓是稻作文化——那文化。世代生长的自然环境、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承促使越南水上木偶戏的产生和发展,它一般在宗教仪式、年节庆典、丰收祭奠或结婚庆典时表演,是艺术、自然和人类之间的高度和谐,被称作越南田野艺术之魂,越南的文化标志,是越南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表现。越南国家木偶剧团是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于1956年成立的,现为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下属单位,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其强大的专业演职员队伍拥有几百部大大小小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木偶剧作品,致力于经典剧目的制作和推介,鼓励创作新作品,积极促进本土和国外木偶剧交流,在世界各地近40个国家巡演,以此弘扬和推广越南本土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 影响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印度文化

以梵语和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文化对于东南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公元前5世纪初梵文的使用范围已达到西至比哈尔,南至纳尔默达,这一时期的梵语文学印度两大重要的史诗作品《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成为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印度尼西亚,以印度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为题材的印尼民间皮影戏,就通过象征叙事来调动故事的神秘力量,实现对观众的疗愈功能,由此皮影戏提供了一种精神性、学习性的治疗空间。皮影故事的精髓来自印度史诗,皮影戏用戏剧性表达出生命应该以一种协调的舞蹈方式运转,自我控制、牺牲和智慧之间的平衡都用来强化人们的精神,从而也就强化了人们的身和心。

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的漫长历程中,印度航海商人或传教士不仅在南亚,而且在东南亚海岸的很多地方登陆,梵语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和宗教语言在这一地区广为传播。印度舞蹈对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舞蹈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印度有一百零八个“卡那拉”舞姿,这种艺术规范方法传到泰国后便成为泰国舞蹈家总结规范自己民族传统舞姿的方法。泰国的箜剧起源于印度南部的“卡达卡利”宗教舞蹈,糅合了泰国舞蹈、音乐、诗歌、绘画、武术与皮影戏等元素,是泰国最美舞剧艺术的精华,以其华美的服饰、动人的舞姿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国国粹。历年戏剧周保留剧目泰国箜剧《罗摩衍那》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史诗,其中的《筑路篇》哈奴曼神猴形象和中国的孙悟空一样,是泰国人民机智、灵活的象征。剧中英雄罗摩王子和他的猴军部队冥思苦想如何跨越大洋与龙卡王托萨卡交战,他们想修筑一条通往龙卡之路。在水底,正指挥手下搬走石头的素攀玛查遇上了神猴哈奴曼,互相迷恋最终结为夫妻。箜剧最大的特色是演员角色分为男主角、女主角、罗刹(魔王)和神猴四种,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角色都要戴面具,面具的顏色根据角色的不同而各异。箜剧没有台词,全场为纯舞蹈表演,通过舞蹈动作及步伐演绎剧情,手势和舞姿有程式化倾向。“泰国箜剧的六十八式舞姿,每一舞姿都有称谓,诸如四面梵天、诺拉起舞、鱼儿观海等。至于手语,印度有单手势、联手势可以表达成千上万种语意。”①因出于宫廷,箜剧舞蹈动作高雅端庄,服饰珠光宝气灿烂夺目,就连箜剧中拉玛王子身着墨绿色服装,猴王哈奴曼的白色服装,也全都遵循着印度传统舞蹈的规定。

(二)殖民地宗主国文化

西方宗主国文化影响下的东南亚国家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后殖民和后英语为母语时期的发展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和作用。16世纪始,东南亚国家除了泰国都先后遭受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殖民,历史和地理因素使得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与当地本土文化交汇、激荡、融合,由此产生了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景观。中南半岛五国曾遭受法国殖民的有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三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都受到原殖民地宗主国语言——法语的深刻影响,法语曾作为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在社会权贵阶层流行,在文化层面上,传统的宫廷戏快速衰落,法国的戏剧文化和活动方式影响逐渐增强。然而近年来在这三个国家都出现了学习英语的人数激增而说法语人数锐减的情形,随着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加剧,东南亚英语这一地区性英语逐渐形成,英语在某一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本地化及其对本地语言形成的结构性影响,由此改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英语在东南亚国家从宗主国语言嬗变为“我们的英语”的过程中,原为殖民话语霸权形式的英语成为东南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和走向现代性的利器。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东南亚国家在保留传统文化同时逐渐吸收英美文化,例如西方殖民者带来的话剧在东南亚国家中发展起来,出现了通俗戏剧和现代戏剧,这些戏剧形式与传统戏剧一起构成了具有殖民色彩的东南亚戏剧东西汇融的图景。在东南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四国,由于殖民地历史,英语在这些国家中逐渐取代当地语言成为官方语言,对于语言的接受必定带来对于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的接受,诚如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所说:“谁喜欢上你的语言和文化,你就拥有了谁。”

随着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和国语地位的确立,以及英语语言Q值的日渐提高,新加坡英语文学和戏剧的发展历经不同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早期英语戏剧作家几乎都是民族主义者和受过大学教育的文学精英,他们的英语戏剧作品在市场上反应平平。80年代中期,在文化政策压力下,特别是在政府倡导的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影响下, 新加坡英语戏剧得以发展并以边缘文化身份逐渐成为主流戏剧,精通英文的中产阶级,游走于世界戏剧圈,受过精英教育的新加坡人创作出新的主张,“政权真实性”的英语政治戏剧大行其道。1990年,王景生创办“新加坡英语戏剧回顾展”,2013年出任新加坡艺术节首任艺术总监时,提出把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戏剧发展模式融入艺术节,在高度西化的新加坡年轻一代中接受度日益提高,促进了文化间的对话与跨文化交流。

菲律宾历史上先后遭受西班牙和美国殖民,西统时期天主教传入菲律宾,由此带来的戏剧化宗教表演,例如大斋节戏剧、圣诞节戏剧和圣徒故事等逐渐取代菲律宾的民间仪式和流行表演。中国—东盟戏剧周从2013年创办伊始,组委会追踪东南亚十一国来邕展演的几十个文艺院团,长期观摩和研究东南亚国家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形式。他们的研究综述历时地呈现菲律宾戏剧发展历程,西班牙殖民时期发展的主要戏剧传统持续至今,包括17—20世纪在菲律宾广为流行的摩罗戏,和起源于17世纪反映贵族审美趣味的萨斯维拉剧,这些都是西班牙歌剧和菲律宾本土元素相结合的戏剧形式,菲律宾本土舞蹈剧团在摩罗戏和萨斯维拉剧中将本土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编入现代舞蹈中。美统时期出现了菲律宾的现代话剧,1902—1906年出现社会精英创作的具有煽动性的反美预言剧,对菲律宾当代戏剧影响深远。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出现资产阶级浪漫剧,1915年第一个英语剧本《现代菲律宾妇女》探讨女性的社会身份问题,美国大力推行英语并使之成为现代菲律宾戏剧重要的语言媒介。1946年菲律宾独立建国,社会精英依然坚持用英语创作剧本进行表演。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热潮高涨,菲律宾艺术家改用国语他加禄语来创作演出,成为当代东南亚艺术去殖民化的例证。20世纪70年代再次出现混合剧,将现实主义、宗教戏剧、殖民地风格和传统戏剧熔于一炉,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大拼盘,既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又包含西班牙和美国外来文化的强烈印记。

四、结语

本研究探索以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为代表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国际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了中国—东盟戏剧周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作为一个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将东南亚文化请进来的平台,其合作交流机制、路径和模式极具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思想和国家发展方略中,在与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独特作用。东南亚传统文化以其活态性、表演性、社会性和传承性为中国—东盟戏剧周的举办提供了前期基础,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交流是广西和东南亚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为代表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生态记录人类生活和生命传承的民族语言文学。“一带一路”建设倡导文化互通先行,本研究旨在探索东南亚国家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出的各国家的历史进程、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以及我国在与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中,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思想和国家发展方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也给我国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作為中国—东盟表演艺术类“非遗”交流与创造性转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旨在通过研究东南亚国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思对当今在中国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同时对比东方和西方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实现我者(the One)与他者(the Other)的角色互换、交流合作和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Andy Kirpatrick.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SEAN: a Multilingual Method[M].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Andrew Simpson ed. Language & National Identity in Asia[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Lisa Lim, Anne Pakir & Lionel Wee. English in Singapore: Modernity and Management[M].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4] 〔荷蘭〕艾布拉姆·德·斯旺.世界上的语言——全球语言系统[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8.

[5] 陈岗龙,张玉安.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第三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6] 蔡曙鹏.狮城说戏[C].新加坡:新加坡文艺协会,2014.

[7]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 王红.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9] 徐杰.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0]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陈兵,女,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南亚英语地位嬗变与国家文化身份重塑研究”(项目批准号:14XYY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②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①毛小雨、方宁:《东南亚戏剧概观》,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版,第9页。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东南亚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活捉一只“怪怪虫 ”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美俄聚焦东南亚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