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为人之本

2019-02-23 06:35赵晶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方法策略中职教育

摘 要:德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板块,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感恩文化作为德育的一环,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所以,在此次论文研究中,我将重点分析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渗透感恩文化,从而让中职生成长为懂得感恩他人、报答他人、善待他人的高品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感恩教育;方法策略;班级管理

在践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合理渗透感恩文化教育,这无疑是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的教育项目。在具体的研究与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挖掘书本中感恩文化相关的素材,让中职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受到感恩教育;第二,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感恩活动,丰富中职生的校园生活,让其更好地体验感恩文化。期间,我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国粹传统为中职生普及感恩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打造家校联合活动,让中职生直接与父母面对面。

一、 整合感恩素材,传递感恩思想

在我国,有关感恩文化的书本资源数不胜数,其中中职生所使用的语文、英语等书本中也都包含了感恩文化。所以,在展开班级管理,践行感恩教育的时候不妨合理使用这些素材,为中职生传递感恩思想。譬如文章《游子吟》《最后一片叶子》《我很重要》等。这些文章中不但深刻地描述了亲情、友情的伟大,同时也阐述了懂得感恩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教学这些文章期间,我们可以直接从感恩的角度入手,启发中职生思考“平日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我们是如何对待父母的批评的?”由此让中职生意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会间接伤害父母,以及该如何去回馈父母的付出。例如在讲述《我很重要》的时候,有的中职生指出“每次我的妈妈唠叨我我都觉得很烦”“每次我妈妈叮嘱我多穿点,应该吃什么菜,不该吃什么的时候,我都觉得她管得太多了”。这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父亲和母亲的唠叨与批评源自对子女的关爱,正因为爱护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会用唠叨、批评的话语让孩子平安无事,做到最好。”

当然,除了课本中的资源外,我们还可以为中职生搜索一些课外的图书、文章等等,然后提供给中职生更多的感悟空間。譬如在读完《慈母情深》后,我鼓励大家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找一些有关亲情的书籍。随后,谈一谈作品中传递的感恩思想,以及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去感激父母。整体来讲,挖掘教材元素,渗透感恩文化,这是落实感恩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 开展感恩活动,普及感恩文化

在利用课本资源为中职生传递感恩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当地开展一些感恩文化相关的活动。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父母的伟大,并意识到“感恩”在成长的道路上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在打造活动期间,我们可以从国粹传统和家校联合两个方面入手:

(一) 利用国粹传统文化,构建感恩体验平台

合理运用国粹文化,践行感恩教育,这是进一步培养中职生感恩意识的重中之重。其中,考虑到中职生的喜好和认知规律,我们在打造活动的时候合理适当地从游戏的角度做起。譬如在“我爱记诗词”的活动中渗透感恩文化,鼓励中职生积累有关感恩父母、父爱与母爱的古诗词,然后要求他们在活动中背出来,并说出对诗词的看法。譬如:《游子吟》,有的中职生在接触这首诗词的时候指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我们读书,所以我们应该报答父母。”当然,也有中职生指出“我没有钱给父母买礼物,应该怎么办呢?”对此,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感激父母不一定非要从赠送礼物做起,平日里帮助父母做做家务,少让父母惦记担心,其实就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如此一来,便可以让中职生可以自觉地在生活中关心自己的父母,懂得如何做一个怀揣感恩之心的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围绕感恩文化创造情景剧活动,以此丰富中职生的课堂体验。例如《最后一片叶子》中,我鼓励大家分别饰演老画家、医生和穷学生。随后,根据文章中的对话撰写台词,然后再在课堂中将其表演出来。当情景剧结束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大家评论一下情景剧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鼓励他们反思自身。例如:在遇到朋友、家长的帮助时,是心怀感激还是觉得理所应当?在平日的生活中有没有想过去主动帮助别人等。此外,我们也可以鼓励中职生抛开文章本身,自行撰述剧本。例如有的中职生在活动期间与同学合作,将《孟母三迁》进行了改编,编排出了有趣、生动,而且寓意深刻的情景剧。在这个剧中,他们将感恩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代入感,直接激发了“观众”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这比起单纯的阐述道理更具实际效果。

(二) 开展家校联合活动,拉近父母子女距离

首先,联系中职生的父母,普及感恩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中职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其次,建立感恩文化宣传平台,并以微信群作为主要宣传阵地,定期将感恩意识的培养方法发送到群中,以此让中职生的家长了解如何教育子女,如何拉近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距离。期间,我们也可以充当解惑者,为中职生的父母阐述其子女顽皮和不听话的原因,并让其家长了解到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例如曾有一位家长在微信群里与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交流,而我则在这期间为她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办法。这不但成功解决了这位家长的困惑,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子女的教育不能源于暴力,而是要从爱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唤醒子女的感恩意识。另外,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表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当家长的无外乎就是交交学费。”其实不然,家长在中职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懂得善待老人,那么孩子便会有样学样,继而形成真正的感恩意识。因此我们要鼓励家长从自身出发,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便可以有样学样,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变成和父母一样懂得感恩的人。

总而言之,“感恩”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遗留的宝贵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一个人只有懂得了感恩,才能真正地称之为有德之人。合理践行感恩教育,让中职生懂得感恩,这无疑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教育主题。

参考文献:

[1]刘湘谭.中职生感恩教育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0(01):18—19.

[2]刘起飞.中职生感恩心理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15—17.

作者简介:

赵晶,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方法策略中职教育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