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探讨

2019-02-24 10:38邬金湖北理工学院
营销界 2019年38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分工价值链

■邬金(湖北理工学院)

全球价值链其实质上就是实现商品或者服务价值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采购、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最终的消费回收等。新经济形势下,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将更加细化,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淡化,因此,如何协调好价值链分工地位,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分工的国际化开端,而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是以相关的服务和商品为载体,通过服务和商品的生产、销售、回收、服务的各个环节,来进行统一的利润获取。不过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当中,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生产参与者所处的环节和自身利润是不尽相同的。在一些重要的分工环节当中,设计、产品开发等相关环节的利润要远远高于营销、交货和消费等环节的利润。所以从目前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分工来看,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的地位。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凭借着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在生产制造环节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在制造业的出口主导行业里,除了运输设备行业,其他行业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下游。可以看出,缺乏核心的制造科技,导致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比如电子和光学产品等。但是我国一些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仍然在稳步提升,比如纺织服装以及皮革鞋类。总之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弱势地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一些资源型制造部门当中,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比如木材和橡胶等,这些制造部门中虽然我国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上游地位,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承担的是一种原材料供应者角色,资源大量输出不仅减少了资源利用率,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1]。所以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必须要在制造中积极的进行科学创新,来保证我国制造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

(一)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题,它能够通过国际之前的配合,让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融入全球价值链,能够帮助我国的制造业走向成熟,并且有着更大的市场范围,这是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直观积极影响。除了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日渐走向成熟以外,我国制造业还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条件,成为了全球价值链当中的重要环节。比如在一些资源制造业中,我国能够凭借着资源的丰富和技术的日渐完善,逐渐进行单个行业的半垄断,这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制造业中的稀土资源加工领域,是融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积极影响的直接表现。此外,由于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输送的产品将富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同商品当中有着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也是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商品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凭借着我国资源丰富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有着稳步上升,并且有着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所造成的积极影响,还在原材料、技术和人才上得到了体现。全球价值链不仅是完善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资源交互的过程。我国的制造业在这种资源的交互中,收获了较多的利益。比如当一些石油、天然气等现代主流能源的进口过程中,可以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进行借鉴,从而对自身的工艺和人才等进行不断地优化,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制造技术的提升。所以通过资源共享来优化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制造业发展。我国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掌握到了更多的信息与资源,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而且技术本身不断地优化,也将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必要保障。总之,我国制造业可以在全球价值链中,“取百家之所长,融自身之短”,对先进技术进行合适融入,从而更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过在某些制造业融入先进技术工艺的工程中,一定要坚持自身的主体地位,不能够被动的输出资源,更要主动吸纳技术,才可以实现制造业的更好发展。

(二)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而对于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国际分工地位所造成的影响来说,同样也具有两面性,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的影响直接体现就是我国制造业在低端化发展中的常态化。这种常态化指的是我国制造业当中有着长期稳定的职业存在,而这种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职业存在对我国的制造业升级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2]。我国的制造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但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不足,这也是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比如在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原材料在经过技术加工以后流入了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并且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而且这种资源的被迫流入在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以后,往往是比较被动的,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低层次制造业不愿意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此外,我国制造业中的有些优秀资源,由于我国的技术条件不够,只能在粗加工或者不加工的情况下融入到其他国家的产业链当中。这些资源本来可以等到技术成熟时再使用,但是由于全球价值链的不可逆性,只能错过使用良机,造成优秀资源的低效输出。而且某些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会有着我国制造业被“锁死”的风险,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企业的生存积极性。由于我国在产业加工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不足,所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些制造业很难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抗衡,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总之,融入全球价值链会对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造成一定消极影响,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才能够进行解决。

三、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措施探讨

(一)发展核心科技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不断发展,目前全球价值链的中间生产环节也正在不断地细分,所以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只有掌握了更加尖端的核心科技技术,才能够对自身的地位做出有效改变。比如我国的高铁技术,目前的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世界先进的地步,拥有自己的尖端科技,所以在高铁这个制造行业中,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就处于一种“上游地位”,能够通过全球价值链实现更多的效益发展。总之,只有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才能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进行切实提高。

(二)建立运输网络

其次,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运输网络,从而掌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动权,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制造业对全球价值链融入的过程中,不能只被动的被吸入,也应该主动的对全球价值链进行“参与”。积极地建立自身运输网络,就可以在国家分工当中占据一种主动地位,不仅不会受制于人,而且还可以完成对世界市场份额的掌控和输出,是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信息资源的交互不仅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常态化地位也限制了创新和升级,有着复杂的两面性影响。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分工价值链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