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资源储量调查分析

2019-02-25 04:49彭永康
有色金属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块段铅锌矿物探

彭永康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 言

矿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资源勘查手段,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加清楚的掌握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采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提高了企业的开采效率,提高了矿产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研究分析矿产资源储量调查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述

贵州省某矿业公司的某铅锌矿的采矿区已经到期,为了准确的掌握该采矿区的铅锌矿资源储量,为矿山建设总体规划提供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计划对矿区进行资源储量调查。

1.1 矿区概况

本地储量调查的铅锌矿位于贵州省某县,矿区呈北东南西向,长约400 m,南北宽300 m,面积0.129 2 km2。矿区属于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地形总体南东高,北西低,最高海拔1 015 m,最低海拔797 m(西河床)。主要水沟有2条,一为由北东流向南西,一为由南东流向北西。

1.2 资源处理调查的原则

1.1.1 过往资料与现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针对该铅锌矿开展资源处理调查过程中,充分收集本矿区以往勘查、开发资料,并以最近核实报告为基准,充分利用矿山探矿工程、采掘工程对铅锌矿现场开展实测及编录工作。

1.1.2 核实和补充勘查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该铅锌矿的矿体总体控制程度低,因此,在开展调查工作过程中,对矿山探、采工程分布地段以核实资源储量为主,对工程控制低的地段以补充勘查为主。

2 铅锌矿资源储量调查

2.1 勘查手段的确定

由于区内的主矿体主要为断裂型脉状铅锌矿,矿体倾角陡(50°~70°),走向较稳定。为了进一步了解矿体在倾向和走向上的变化情况,本次资源储量勘查,选用了以钻探和老硐调查、物探为主,地形地质测量、采样测试为辅,并结合水、工、环地质测绘等手段,来完成详查的调查工作。

此外,地表探矿工程以老硐调查与清理和少量槽探清理为主,深部以钻探为主,122b级资源则辅以坑道检查。

2.2 勘查类型的确定

在调查过程中,铅锌矿的1号矿体为脚高坡含矿断裂F1北东向延展,根据脚高坡含矿断裂F1矿体长度千余米,工程控制延深达300 m,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形态复杂程度中等,厚度较稳定,锌含量较均匀,矿体基本连续等特点,采用与同类型矿床类比,其矿床勘查类型确定为Ⅱ类。

2.3 具体勘查方法

2.3.1 1:2000千地形测量

本地调查的地形底图采用1:2 000地形图,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填图,点距20~50 m,重要地质点采用仪器法定点,一般岩性控制点采用半仪器法定点。矿化带或蚀变带及重要的构造视具体情况加密定点,填图单元的划分要求能客观反映评价区岩石、构造面貌,重点是追索圈定矿化蚀变带、控(容)矿构造。

2.3.2 老硐及矿井调查

在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先对老硐、矿井进行清理、地质观察、素描和采样等具体工作。结合最终的调查结果,以及其他地质资料,对老硐所在地区的矿产远景作出整体、客观的评价,为后续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2.3.3 钻探

钻探调查过程中,重点对矿区内的矿体进行钻探,钻孔设置在与物探激电中梯剖面一致的7条剖面上,按100×100 m在7、5、3、1、2、4号勘探线共布置6个钻孔,其中ZK701探求矿体333资源外,其它钻孔结合老硐和坑道探求矿体122 b资源。

2.4 物探工作

工作区内出露岩层(石)主要有浮土、变余砂岩、板岩等,因此,该次物探工作参考以往的物探工作,针对探矿权范围内的断裂含矿区域进行了物探激电中梯剖面布设,共布设激电中梯剖面7条,线距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0 m,测线长400 m,点距20 m,剖面方位143°。先在工作区地形地质图上量出剖面两端点的坐标,然后将2点坐标输入手持式GPS,组成测量导线,确保方位误差不超过1°,距离误差不超过1 %。应用手持GPS确定剖面线两端点,使用地质罗盘确定测线方向,用钢尺确定测点位置,并进行坡度改正,用(不超过3个测量点)GPS进行位置校对。每测点上由物探工作人员用红布编号标记。

该次物探选用的激电中梯观测仪器为国产DJS-8数字直流激电仪。供电周期8 s,延时100毫秒、宽度为40毫秒,信号取数2次,观测参数为一次电位△V1,电流I和视极化率ηa。电源由发电机供以直流电,供电电极为不锈钢电极,测量电极为不极化电极。

2.5 采样及测试工作

在采样和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调刻槽采样必须在新鲜基岩面上刻取,断面规格为:10×5 cm,需视岩性、矿化蚀变的不同,而进行分段连续的采集,一般来说,单件的样长最大不超过1.00 m;

2)岩芯样则采用1/2劈芯法采取,一般单件样长最大亦不超过1.00 m。

3)对所采集的刻槽样和岩芯样进行化学分析,主要查明Pb、Zn资源量,包括样品基本分析、小体重样、光谱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样、水样分析等测试。

3 铅锌矿资源储量调查结果

3.1 预算方法选择

依据矿床属断裂型脉状铅锌矿,矿体倾角陡(50°~60°),走向较稳定,矿体基本连续,勘查手段主要用坑道,沿矿体走向及延深均有坑道控制,采用暗斜井—平坑开拓方式。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采用地质块段法,在F1含矿断层垂直纵投影图上预算资源量。预算公式:Q=S×H×D×C÷sina

式中

Q—锌金属量(吨);

S—矿体垂直纵投影面积(m2);

H—矿体单工程平均水平厚度(m);

D—矿石平均品位(%);

α—块段矿体平均倾角(°)。

3.2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1)矿体厚度:矿体形态较为规则。有工程控制的块段依据钻孔及矿井中换算出的真厚度,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块段平均厚度;块段外推,采用相邻块段的平均厚度,作为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矿体厚度。深部外推块段,采用相邻见矿点矿体平均厚度。

2)矿体倾角:采用块段内各见矿工程矿体倾角之算术平均值。

3)估算面积:因本区矿体倾角50°~65°,一般在60°左右,在矿体垂直纵投影上圈定,利用MAPGIS软件,量算所得垂直纵投影面积。

4)块段平均品位:采用块段内各单工程矿体品位,算术平均计算。

5)体重:在矿体不同部位,不同矿石类型分别采取,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矿体平均体重。

3.3 铅锌矿资源储量调查结果

截至2015年6月底止,在矿杈范围内(+800 m~+680 m准采标高)Ⅰ矿体累计查明资源矿石量(111)+(122b)+(333)总计17.25万t,锌金属量11 696 t。

1)消耗储量(111):消耗(111)基础储量矿石量3.19万t,锌金属1 429 t。

2)保有资源储量:Ⅰ矿体(122b)+(333)矿石量14.06万t,锌金属量10 267 t。其中122b矿石量5.80万t,锌金属量4 762 t,333矿石量8.26万t,锌金属量5 505 t。

4 结 语

结合某铅锌矿的实例,分析矿区资源储量调查的要点,通过采取地形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手段,准确的估算除了矿区的资源储量,为下一步的矿区资源开采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矿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猜你喜欢
块段铅锌矿物探
哈萨克斯坦某铀矿床地浸采铀现场试验研究
横波技术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分析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资源储量估算中地质块段法与剖面法对比分析
全球十大铅锌矿
探讨物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及勘探中的应用
浅析露天矿储量计算方法
地质块段法在卡而却卡铜矿区资源量估算中应用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