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溶血病的防治

2019-02-25 14:25
养殖与饲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母体母乳胎盘

刘 影

辽宁省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辽宁黑山121400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是由母猪在配种的过程中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新生仔猪溶血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以及血红蛋白尿,它的致死率很高,几乎可达到100%。一旦新生仔猪感染了溶血病将会迅速发病,并在短时间内死亡,留给治疗的时间比较短,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降低新生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旦发病,需要对症进行及时救治。

1 新生仔猪溶血病

1.1 病 因

仔猪溶血病的直接病因是仔猪父母血型不合,而仔猪的血红细胞抗原体是从父畜的血红细胞处遗传得来。新生仔猪在母体中存活主要依靠天然的屏障“胎盘”的保护。当仔猪在母体的胎盘中时,母体的胎盘可以保证胎儿的血液和母体的血液不相通,因此,胎盘保障了仔猪胎不受母体血液的影响,但是胎盘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在血液流通的过程中仍然会有少数的仔猪胎儿血液流向母体。在此过程中就会引发母猪的免疫反应,母猪会针对猪胎儿的红细胞抗原体产生1 种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阻止胎儿的血液参与母体的血液循环。这种特异性的抗体可以分散到母乳中去,通过母乳在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传播[1]。

仔猪在吮吸母乳时,会将母乳中的特异性抗体也吸入体内,特异性抗体经胃肠的吸收与体内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起来,这2 种特异性抗体结合起来就会激发补体进而引发急性血管内溶血。新生仔猪的酶系统发育不够成熟,不能将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进行转化,进而引发黄疸的症状。因此,新生仔猪溶血病又称为仔猪溶血性黄疸。

1.2 临床症状

目前,针对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还没有出现有效的药物,因此,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死亡率极高。由于新生仔猪致病原因的特殊性,新生仔猪的发病对象和发病范围都比较窄,限于同一母体的一窝仔猪,并且不具有传染性。新生仔猪溶血病不同的发病时期,具体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存在差异,在产生反应的初期,仔猪吮吸母乳后的24 h 左右,新生仔猪开始出现明显症状:停止吮吸母乳,精神萎靡,身体发寒并同时伴有微颤,引发急性贫血的症状,并在短时间出现休克直至死亡。急性新生仔猪溶血病的发病比较迅速,在新生仔猪吮吸母乳后就会发生强烈的临床症状而引发死亡。介于二者之间的亚临床型新生仔猪溶血病具体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只有经过尿检和血检后才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新生仔猪溶血病[2]。

2 治疗措施

2.1 适时断母乳

新生仔猪一旦发生新生仔猪溶血病要及时救治,以免其死亡。由于新生仔猪溶血病主要是由于仔猪对母乳的吮吸所造成的,所以在发现新生仔猪产生溶血病的症状后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可以采用人工喂养的方法,采用新鲜的牛乳或者羊乳进行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奶的温度,以免发生新生仔猪腹泻的情况。在人工喂养一段时间后,可以采用将初乳挤出的方法恢复母乳喂养。

2.2 药物治疗

对于产生溶血病的仔猪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根据仔猪的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联合Vc、维丁胶性钙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仔猪的免疫反应,减轻仔猪溶血病的病症。同时也可以配合饲喂一些营养剂,增强仔猪的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加快仔猪血液内抗体的排出,并且减轻病情。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配种猪的管理

对发生了新生仔猪溶血病的公猪和母猪要做好记录。公猪要停止配种,在进行下次母猪配种时要更换公猪。对产生过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母猪在产前使用活血化瘀散,连续服用,并配合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阻止抗原和抗体的结合,降低新生仔猪溶血病的发生率[3]。

3.2 增强仔猪身体素质

如果仔猪出现持续性的溶血病感染现象,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仔猪的身体素质。首先,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给患病仔猪注射抗生素,或者使用口服的方法服用维生素B12,二者都可以通过提高仔猪造血功能进而增强仔猪的身体素质;其次,采用光照的方式,通过蓝光照射,将仔猪体内的胆红素分解成水溶性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光照强度不宜过强,避免灼伤仔猪的眼睛。

一般情况下,对于症状较轻的仔猪蓝光照射时间不宜超过36 h,对于症状较重的仔猪光照时间不宜超过72 h。同时,还需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改变光照时间,冬季气温较低,应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夏季气温较高,要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同时还要注意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对仔猪造成影响。

猜你喜欢
母体母乳胎盘
蒲公英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