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临床研究进展

2019-02-25 12:39吕洪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针刺疗法有效率

金 泽,吕洪宇,安 微,陈 静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假性延髓麻痹(Pseudobulbar Palsy,PBP)多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损伤皮质髓质束的两侧,导致受髓质神经支配的肌肉表现出上运动神经元或不完全麻痹[1],PB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吞咽功能障碍,构音障碍,软腭,喉咙和舌侧运动阻塞或情感障碍。PBP疾病的临床查体特点为咽部感觉存在,咽反射存在,舌部肌肉群无明显萎缩、震颤,常伴有下颌反射、掌颇反射亢进,有明显的强哭、强笑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中国,脑血管疾病发生后PBP的发生率大约在29.00%~60.40%[3],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功能的损伤,可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脱水和误吸等不良后果,临床证实,PBP患者如不能接受正确的干预,脑血管损伤后肺炎的发生率可达40%~50%,给予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4]。

PBP属祖国医学“喑痱”范围,临床观察表明,中医治疗脑卒中后PBP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所纳入文献总有效率为80.00%~98.18%。西医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并无特效疗法。许多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样化,有中药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例如项针、舌针、体针、火针、芒针放血疗法等,效果明显、安全、经济且操作方便,与西医疗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5]。由于PBP的临床表现以吞咽功能障碍为主,在治疗方法上多选用非药物疗法,而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且安全,现将近几年PBP的主要中医治疗概述如下。

1 非药物疗法

PBP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吞咽功能障碍,软腭、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在服用中药或者其他口服药物时比较困难,容易导致呛咳等一些不良后果,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多选用非药物疗法来治疗吞咽困难的患者,非药物疗法又可分为常规针刺方法和特殊针刺方法,常规针灸疗法主要是体针,特殊针法主要为项针、舌针、电针、芒针、火针、放血疗法。

1.1 常规针灸治疗

徐运瑜[6]对41例PBP患者实施体针治疗。主要选取穴位:风府、廉泉穴等,给予提插捻转手法,即刻出针。1次/d,10 d为1疗程。在41例PBP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了86.40%,体针对患者疗效显著。姚桂棉[7]对100例PBP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配合针灸疗法。针灸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的治疗方法。对于脑损伤后PBP患者,针灸疗法配合吞咽功能的训练,治疗的成效更优,适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占大权等[8]对60例PBP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基础治疗上配合针灸治疗,对PBP患者的恢复有显著疗效。主要选取穴位:脑三针、舌三针、列缺、照海、风池,选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6.60%,PBP患者配合微针针刺的疗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2 特殊针法治疗

1.2.1 项针 在大量临床实践中,项针治疗PBP有着显著的疗效,使用非常广泛。高维滨教授在长期的工作研究中,摸索出了高氏“针灸六绝”,包含了六种针刺疗法。高维滨教授在临床中发现,PBP的病因病机与气血的关系密切。故在治疗时注重调气和血,改善患者的机能。常选用:风池、吞咽、供血、廉泉、吞咽、治呛、翳明、外金津玉液等穴位[9],其中治疗PBP取双侧风池、“供血”、“吞咽1”、“吞咽2”、廉泉、外金津玉液、“发音”等穴位[10]。楚佳梅等[11]对100例PBP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上给予“高氏项针”针灸治疗,经过治疗后,对比发现,给予“高氏项针”针灸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PBP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提升PBP患者的生存条件。孙远征等[12]曾对60例PBP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选用于氏头针、常规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配合于氏项针针灸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实验研究发现,配合于氏项针治疗PBP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对于PBP患者的恢复有更好的帮助,能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有研究对174例PBP患者配合项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项针治疗后的PBP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95.40%,构音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79.31%,在该研究中还发现,项针疗法对于吞咽患者鼻饲管的摘除有帮助[13]。

1.2.2 舌针 现代医学解剖发现舌咽部有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支配着舌的正常运动,舌针针刺直接作用在局部可刺激舌体局部神经和肌肉的兴奋,进而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吕阳婷[14]对符合入组条件的72例脑损伤后PBP患者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体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研究组采用“三部舌针法”,两组均有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9%。王巧灵[15]对70例患者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舌三针VitalStim吞咽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行康复训练。两个疗程后进行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有显著疗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

1.2.3 电针 电针疗法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低频微量脉冲电流,对施针的穴位进行增强刺激,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常娥等[16]对64例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后,两组同取金津、玉液穴针刺治疗,研究组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快速刺入穴位后出针。4个疗程后评估,分析后发现,电针组疗效比针刺组显著,电针疗法在改善PBP患者的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舌体运动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柳燕[17]对50例PBP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在分析临床效果后得出:观察组的语言、吞咽功能分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BP患者使用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言语及吞咽功能。金泽等[18]将60例PBP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在相同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上,结合电针双人迎穴。治疗2次/d,每周6 d,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得出结论:电针结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对PBP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张懿等[19]运用计算机检索,对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有关电针治疗PBP患者的临床研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电针治疗PBP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2.4 火针 火针治疗,在我国古代医学中又称为“焠刺”“烧针”等,是将特殊材质的针在火上煅烧,针体发红后,迅速刺入所要施术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灵枢·官针》中曾记载:“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袁影等[20]选廉泉、水沟,风池、完骨、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用细火针在穴位速刺、点刺,不留针;并设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火针组有效率为89.50%,优于对照组的75.70%。王兰兰[21]将60例PBP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主穴选取聚泉、廉泉、风池、完骨、通里、金津、玉液,施以毫针针刺其中聚泉、廉泉穴针刺选择火针针刺。对照组取穴:聚泉、廉泉、风池、完骨、通里、金津、玉液,使用毫针针刺。治疗组有效率86.67%,火针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显著。

1.2.5 芒针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针体细长,形似麦芒,所以古代医家称之为芒针。芒针属于祖国医学九针中的长针。芒针能够疏经络,使气至较深病所,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程红亮等[22]对PBP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选用芒针治疗,选取天突、足三里透三阴交,2个疗程后,用X线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评估后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芒针透刺治疗脑损伤后的PBP患者有显著疗效。该研究对于芒针运用于脑损伤后PBP有启发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孙强等[23]将60例P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个疗程后进行评分,得出芒针透刺治疗PBP要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1.3 放血疗法

许雷等[24]采用咽喉局部刺络放血,双侧太溪、风池穴施以强手法刺激,结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PBP患者。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0%,疗效满意。李发荣[25]将72例PB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前两组给予点刺放血,放血的频率不同,第三组对照组,研究发现点刺放血对PBP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有作用。吉先才让等[26]把80例PBP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结合舌下静脉放血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舌下静脉放血配合针灸疗法更有效。舌下静脉放血疗法操作简便,价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取得相同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徐莹等[27]对98例PBP患者临床观察,观察组给予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后得出结论: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法对于脑损伤导致的PBP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 中药治疗

王小亮等[28]对60例PBP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周期均为28天。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结合针灸等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方剂补肾利咽饮结合常规方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针灸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再配合中药饮剂治疗PBP有更好的疗效,尤其对于肾虚血瘀型PBP患者。张杰[29]选取46例PBP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结合会厌逐瘀汤治疗。组方如下:炒桃仁15 g,红花15 g,甘草9 g,桔梗9g,生地12g,当归6g,玄参3 g,柴胡3g,枳壳6 g,赤芍6 g,辨证加减:阳虚无力,易汗者,加黄芪20 g、人参15 g;腰膝酸软,耳鸣眩晕者,加熟地20 g、山茱萸20 g;小便频繁,尿失禁者,加台乌药10 g、益智仁25 g;大便干燥秘结者,加火麻仁、薏苡仁各20 g,酒军大黄15 g;肢体偏瘫者,加牛膝12 g,桑枝、五加皮、鸡血藤各15 g。9剂水煎服,3次/d,3剂/疗程。针刺选穴:取风府穴、人迎穴、廉泉穴、百劳穴。20 d为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为82.60%,说明汤药的配合治疗对于疾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中风后常出现延髓麻痹,其临床症状主要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舌部肌肉运动受限为主,常导致呛咳等意外发生,极易引发肺炎等不良后果,延髓麻痹的治疗对于PBP患者身体条件改善,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保证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现有医疗水平下,西医对治疗延髓麻痹还没有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法,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尤其是非药物治疗,因其操作便捷,方法多样,安全无副作用,比较西医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成为治疗延髓麻痹的首要选择。目前,中医在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上还不够深入,数据不够精确,系统分析不足,导致说服力不强。祖国医学尽管疗效显著,但要让中医走向国际,则须更多、更系统的数据支持,这需要每一位中医学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针刺疗法有效率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