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现况调查

2019-02-26 03:03马衣努尔托合提张秀敏李娥李萍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少数民族问卷

马衣努尔·托合提,张秀敏,李娥,李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世界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使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预防与控制、现场急救和灾害后救援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焦点[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发生在某个具体的社区,相应社区是即刻反应和开展应急救护活动的中心,社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应急资源以及应急人员救援能力是应急准备的基础。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基层医院少数民族护士占半数以上的比例,且其卫生服务能力较差,整体素质不高[4]。本研究通过调查阿克苏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阿克苏地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1名少数民族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资格证并已注册的少数民族护士;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式聘用,且连续工作6个月及以上;③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不在岗的注册护士;②调查期间在岗的非本机构的护士。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按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护士数的比例计算出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要抽出的护士数,各卫生服务中心再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等三个层次中护士的比例得出每一层次一所应抽出的护士数,在每一层护士中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少数民族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由于国内外社区护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尚未制定统一的、公认的标准,课题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1,5-10],咨询相关临床护理专家及统计流行病学专家,结合新疆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为保证问卷的内容质量,通过多次专家咨询和预调查检测信度与效度,反复审核与修订问卷。问卷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折半信度为0.812。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社区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情况等;第二部分为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的知识评价,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急救护理能力、灾后护理能力等3个维度35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答对1题为2分,答错则为0分,分值范围为0~70分,分值越高,表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越高。得分率=平均分/总分×100%,得分率<60%为低等水平、60~79为中等水平、>80%为高等水平[11]。

1.2.2调查方法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南疆基层护理人员突发公共事件培训与对策”课题实施医院培训班上现场发放问卷,征得知情同意后对社区少数民族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前由2名维吾尔族教师讲解本次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方式,并给予调查内容的指导。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据实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统一回收调查问卷,并在回收时检查验收,审核无误后上交,以保证问卷的质量和完整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剔除9份不合格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被调查的221名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7.34±7.06岁,其中19~25岁51人(23.07%),26~30岁98人(44.34%),31~36岁42人(19.02%),37~44岁30人(13.57%);学历方面,中专117人(52.94%),大专93人(42.08%),本科及以上11人(4.98%);职称方面,护士112人(50.68%),护师86人(38.91%),主管护师及以上23人(10.41%);社区工作年限方面,1~5年的98人(44.34%),6~10年的77人(34.84%),10年以上46人(20.82%);参加过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知识培训的58人(26.25%),未参加培训163人(73.75%)。

2.3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知识掌握情况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得分为49.137.32分;具体条目分析中,对徒手心肺复苏术知识的知晓率最高(71.22%),暴发性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最低(51.45%)。各项目知晓率详见表1。

表1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知识掌握情况 n,%

2.3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影响因素

2.3.1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单因素分析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得分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培训的社区少数民族护士救护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的多因素分析以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将学历、职称、社区工作年限、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培训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学历、职称和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培训。见表3。

3 讨论与建议

3.1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得分为49.137.32分,得分率为70.19%,处于中下水平。其中除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知晓率较高(71.22%)外,其余项目知晓率均不高。这与王冬叶[1]、邓荆云[10]、娄婷[12]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原因是:心肺复苏技能是临床护士重点掌握的急救技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强化的培训与考核内容。虽然大部分社区护士在工作期间接受过急救培训,但局限于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业务培训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科目很少、领导对灾害救护培训支持力度不够、培训知识体系分散、急救护理培训模式落后、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知识刻板等现象[13-14];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与救护知识专业性强,培训内容广泛,短期内全面掌握有一定困难,部分培训内容未达到预期效果;社区医院缺乏急救培训设施,培训环境条件差,培训资料不全,少数民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开展培训存在一些困难,无法满足社区护士的学习需求。此外,社区少数民族护士因地域与教学水平等因素,她们的汉语沟通能力、应用能力、对以汉语为主题的培训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程度普遍较低;社区少数民族护士学历大部分是中专及以下(52.94%),只有少数是大专和本科学历,中专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淡薄,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对救护知识的深造不够重视;部分老护士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知识老化,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对急救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社区急诊医疗服务的需求。

表2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

表3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注:R2=0.429,F=36.328,P=0.001

3.2 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培训是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得分均高于中专护士,这与王冬叶[1]、王志龙[1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学校所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不同有关[16-17]。高学制的护士所学的专业知识多,教学时间相对较长,医学知识和技能储备较丰富,而中专护士教学开展的大多数是护理基础类课程,未涉及灾害相关的课程[18]。护师及主管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显著高于普通护士。这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9]。职称越高的护士积累的临床工作经验越丰富,临床判断能力越强,而职称较低的护士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学习气氛不够浓厚,因年资和学历的原因在单位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很少,导致整体水平较低;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护培训的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得分优于未参加培训的护士,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9,11,20]。深入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和定期的模拟演练,能不断地提高社区护士的心理素质、急救综合能力、应变能力[21-22],提高社区护士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并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3.3 建议

新疆灾害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的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模式,社区少数民族护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仍处于学校传统的生物学救护水平。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社区存在具备扎实理论、熟练操作技能、高综合素质、丰富急救经验的护理应急人才不足的困境。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①拓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能力培训途径,加强继续教育培养,提高社区少数民族护理人才救护水平;加大在职在岗的社区少数民族护士培训力度,提供多途径的培训平台,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学历。②强化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护士汉语理解、应用能力与沟通能力,解决因汉语水平有限而带来的学习急救知识困难的问题。③加强少数民族师资培养建设,改革社区急救培训模式,加大培训设施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重视少数民族护士培训需求评估,进一步促进社区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④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通过宣传护理岗位上优秀的人物与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培训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师资的力量,适当增加双语培训资料,提高少数民族护士对急救培训的兴趣和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自身塑造意识,加速新疆少数民族应急护理的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少数民族问卷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