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式运动疗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03-02 03:09叶建梅叶建珍胡丹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疗法腹腔镜子宫

叶建梅,叶建珍,胡丹(通信作者)

1江西省乐平市中医医院手术室 (江西乐平 333300);2江西省乐平第二医院血透室 (江西乐平 333300);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而美观、术后疼痛轻、组织损伤小等诸多优点,因此,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愈加广泛,相应的术后护理工作亦至关重要[1]。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旨在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运动疗法是术后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可使患者局部甚至全身的感觉及其运动功能在积极的锻炼下得到恢复[2]。路径式运动疗法是医院护理人员实践的一种新型运动疗法,为探究路径式运动疗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84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6例,子宫腺肌病27例,多发性子宫肌瘤32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5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患者要求微创手术并且手术指征明确;子宫次全切除术39例,子宫全切除术45例;孕6~8周54例;子宫正常大小25例;有盆腔手术史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平均体重(57.75±4.75)kg;年龄36~62岁,平均(43.65±3.32)岁。观察组平均体重(55.35±5.54)kg;年龄38~61岁,平均(42.34±3.15)岁。两组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同意在研究中积极配合随访和观察;(2)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年龄30~70岁。排除标准:(1)严重痴呆或患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随访的患者;(2)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路径式运动疗法,带班组长进行落实与督导,管床护士负责具体的指导实施。(1)术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运动。(2)术后第1天。一、协助患者进行每日至少两次的叩背,以及漱口、坐起等,鼓励患者在无护理人员帮助下自行咳嗽排痰。二、床上运动,指导患者主动进行康复操训练,期间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每3~4小时进行1次训练。三、下床活动,告知患者早下床活动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告知患者活动注意事项和起床方法;确定引流袋已固定妥善后,再协助患者呈屈膝右侧卧位,同时将患者躯体向床右边小幅移动;护士扶住患者左臂,嘱咐患者支撑床面时使用右手肘关节,起身垂坐于床沿,同时双下肢下垂。然后进一步指导患者起身,在做深呼吸运动的同时双手压住手术切口,缓慢挺直躯体;嘱患者一手扶床,一手压切口,缓慢尝试行走。若无明显不适,可以循序渐进,下一次可多前进几步,直至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四、上床指导, 护士扶住患者左臀,使患者臀部尽可能往后坐,协助患者坐于床沿,同时嘱咐患者右手肘关节姿势保持支撑床面的状态,使患者躺下时躯体呈右侧卧位,同时将患者双下肢保持屈膝的状态提上床,妥善固定引流袋并使患者取舒适卧位。五、协助患者锻炼盆底肌肉,使其肛门放松,然后向上提,接着再放松,反复进行松提交错的肌肉训练,可在行、坐、站时进行,提肛运动每次做50次,时间保持5~10 min。(3)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坚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鼓励其自行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注意防止跌倒,直至活动自如为止。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潴留、肺部感染、Ⅰ度褥疮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比较两组肩背痛、腰肌酸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等术后不适发生率。(3)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2.2 两组术后不适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肩背痛、腰肌酸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等术后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适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h,±s)

表3 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h,±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 42 47.65±10.65a 21.36±7.98a 16.63±7.65a对照组 42 76.87±14.82 34.54±8.78 27.64±8.68

3 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3-4],该术式术中需应用高剂量麻醉药物,可对患者肠胃功能产生直接刺激,使得患者胃肠蠕动反应降低,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5-6]。且该术式术中通常将大量CO2气体注入患者腹腔内,使得局部组织内环境偏酸性,继而刺激机体引起多部位疼痛[7]。根据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运动的心理反应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医院通过大量实践探索出一套路径式运动疗法。路径式运动疗法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护理使患者平卧,指导家属对患者下肢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进行按摩,并做“环转”运动(由足外翻、内翻、内屈和踝关节屈伸运动组合而成的运动),运动间歇期时用软枕或软垫抬高双下肢。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协助患者取低半坐卧位、右侧卧位以及左侧卧位,鼓励患者自行翻身、抬腿等。运动强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由床上运动逐渐过渡到一定程度的床下运动。

本研究选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路径式运动疗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背痛、腰肌酸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等术后不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路径式运动疗法,以特定技巧活动肢体可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体位变化可使患者的胃肠道蠕动受到刺激反应而加快,进而使得肠内容物的排出加快,加速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同时也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升,疼痛不适得到减轻。应用路径式运动疗法,不仅可以降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同时有助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路径式运动疗法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不适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疗法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