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创新的历史回望与现实反思

2019-03-03 09:00张长念张长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太极拳历史创新

张长念 张长思

摘 要:对太极拳创新发展的脉络和现状进行理析和反思。首先从哲学、历史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的角度来分析太极拳创新发展的缘由;其次回顾了太极拳创新发展的历程;作为重点,从“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适应性改造”“传统太极拳套路的竞赛化改造”“太极拳的科学提炼和现代化训练”“太极拳的搏击项目化改造”“太极拳的演艺化创新”“太极拳作为康复手段的应用”“太极拳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发展”“太极拳与现代(西方)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等方面梳理了太极拳创新发展的近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太极拳的“生产性创新”和“消费性创新”两种走向,并认为在现代社会保持甚至是找回自身的技术精髓和理法灵魂是太极拳创新发展的根本之计。

关键词:太极拳;历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9)06-0061-10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threa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Firstly, it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reality, subject and object; secondly, it reviews the course of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focusing on the adaptabl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audiences, the competi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aijiquan routines, the scientific refining and modern training of Taijiqu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ghting items, the innov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and Taijiquan as a result. The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rtistic form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Western) spor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On this basis, we can draw two trends of Taijiquan: productive innovation and consumptive innov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how to maintain or even retrieve its own technical essence and legal soul in modern society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measur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jiquan.

Key words:Taijiquan; histor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創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任何事物要发展,都不可能从零开始,因此需要传承,但同时,任何事物要发展都不可能原地不动,所以需要创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亦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各个时代不断创新的结果,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到了现在,如果还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样必须继续创新。生长于中华文明沃土的太极拳是中国人特有的身体活动方法和认知方式,其因独具养生、技击、教育、艺术等多元价值而备受世人青睐。历史学家和武术家马明达认为,太极拳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民族体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有人预测,未来的中国武术是太极拳的世界[3]。太极拳不仅是中国武术的一项著名拳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精神“全息影像”[4]。正如太极拳的产生本身就是中国武术创新的结果一样,太极拳的每一步演化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创新,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则更是如此。然而,在当今太极拳发展的实践当中,存在着两种不容忽视的趋向,一是泥古不化,无视创新之于太极拳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二是将太极拳任意“打扮”,随意“摆弄”,甚至进行“概念化”“工具化”的肆意“营销”。前者以“正宗传人”“嫡传”“血脉传人”等逐一递进而标榜,以“不敢对老师的东西有任何的改动”“完全按照老师传授的进行教学”为荣,以科学创新为耻;后者则借用太极拳的运动表象和标牌名称,创造“太极某某”或“某某太极”,实则与太极拳全无内在关联。两者看似背道而驰,截然相反,却有着不利于太极拳科学化创新发展的共同作用。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太极拳创新发展的脉络进行一个理析,以资太极拳与时俱进,得到科学化、理性化、时代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

1 太极拳创新发展缘由

1.1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创新是指人们的活动,为满足发展需求,使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一些新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和新想法。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思维和旧的常规诫命。创新是无限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它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因此包括肯定的否定和否定的肯定[5]。前者是从认同到批评的临时过程,而后者则是自我批评的永恒阶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是一种“质疑”,是永无尽头的[6]。太极拳的创新发展也不例外。当中国武术因为热兵器在战场上愈加广泛地使用而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其发展必然要经受时代的考验。于是,当人们不再急于练成保家护命的“杀人勾当”(戚继光《纪效新书》),而更加需要在练成防卫功夫的同时不伤害自己甚至益寿延年,太极拳被逐渐创造出来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太极拳同样是中国武术自我否定的产物,在太极拳之前,中国武术“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而太极拳则通过“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阴阳相反相济”这种看似反常而实为“大道”(“太极”的本义)的手段,达到“四两拨千斤”“耄耋御众”(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技击效果。太极拳从陈式到杨式再到吴式,经历了外在风格上的从刚强到绵柔、从快慢相间到均匀缓慢,内在劲力上空间转换、时间把握和大小掌控不同程度的考量,以及理论经验上的不断地适应性建构等等,从而实现了其不断的演变和风格的迥异。即便自称或被称为某式的太极拳,也并非一成不变,也是开枝散叶,并在发展演变上从未止步的。

1.2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

具体来说,是从历史和现实环境的角度来看。在历史上,由于热兵器的使用,武术从战场上逐渐退至民间。此后的初期,太极拳还保留着较为刚猛的搏杀本色,如较早期之陈式太极拳(后所谓“老架”者)还是较为质朴刚劲的,尤其二路炮锤,刚猛凌厉,其“彪悍”程度不亚于任何外家拳术。后来所谓“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 [7]之特色,则基本为“新架”所有。及至杨露禅传至北京城,其所处传拳环境显然不同于中原乡村。当时的北京城乃全国无与伦比之皇家重地和文化高地,与当今首都之分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国各行各业精英集聚于此。对于传拳者产生重要影响的,不仅是习练者的需求促动,还有其他行业各类精英们的文化熏陶,连同客观存在的事物、环境,一个建筑、一场仪式、一席长谈,都难免浸润着武术家淳朴的风骨,如春风化物、春雨润田,使其对于太极拳的创新由不得自己起来。观之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风格之迥异,堪称太极拳发展史上最大的一块里程碑。 而时代发展至当今,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融,以及科技、社会乃至人们生活的分化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更加多元起来,所处之环境也更加复杂细化起来,太极拳向着健身化、简单化、艺术化、科学化、产业化等多方向创新发展,其分化程度已远非昔日各个派别的分流可比。

1.3 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来看

太极拳之所以被创造并不断改造发展,乃是因为其具有特定的价值。 “价值”是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属性和主体需求的统一是价值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价值”这种普遍概念是由人与满足其需求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产生的[8]。价值主体只能是人,任何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价值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自然、他人和社会[9]。对于太极拳满足人的需要这一价值来说,其主体是人,其客体是太极拳。太极拳价值的主体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造和传授太极拳的人,另一方面是学习和欣赏太极拳的人。对于前者而言,创造和传授太极拳的人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生活经历和智识见解的不同,自然会对太极拳进行不断的创新。比如,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是位文化程度很高的读书人,他创造的武式太极拳在动作外形上就有鲜明的文人气质,“不迈大步,不下大势,练功时架子较高,拳式小巧紧凑舒缓”[10],彰显文人文质彬彬的特色;忽雷太极拳创始人李景炎是位镖师,其动作风格便“忽起忽落、忽柔忽刚;闪展腾挪、蓄劲崩炸”[11],完全符合一位彪悍镖师的形象。所谓“教学相长”,对于学习太极拳的人而言,他们对于太极拳的需求也难免影响到太极拳的创新变化,如陈式太极拳名师陈发科到了北京之后,他练习的祖辈传下来的陈式太极拳变成所谓“新架”,原来所练架子也自然变成了“老架”。个中缘由,北京太极拳习练者的认知特征以及对太极拳的需求水平和价值取向应该是重要因素。

2 太极拳创新发展的历程回眸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有很多观点,如春秋时期的老子、南北朝时期的韩公月、唐朝时期的李道子、唐朝时期的许宣平、宋朝时期的张三峰、明朝时期的张三丰、清朝时期的陈王廷和王宗岳等[12-15],近年又有李岩、李仲和陈王廷合作创始等论[16]。在这里,我们且不追其究竟,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太极拳的“创始”是一个动态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非限于一时一地的文化生产和加工改造的过程,他是无数武林先贤们集体智慧的创造性的文化结晶。下面是流行较广的各式太极拳的创新性产生和发展的简况。

在祖辈传下来的拳术的基础上,明朝末年人陈王廷编创了新的练武系统。该系统植根于太极,坚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传统、阴阳相生相克理论,汲取武术各派之长,融入中医经络理论和道教导引吐纳之术;这种主要在水平面上走旋转隅劲、刚柔并济、阴阳互化的拳法是即“陈式太极拳”[17]。后来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年)和陈有本(1780—1858年)分别创编出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首个外姓弟子杨露禅(河北永年人)在北京教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一方面,他们自认为体质弱,不耐苦,另一方面,对于太极拳之阴阳相济的内涵有更高的需求,且不爱使“武夫”之貌外显。杨遂结合自身修炼及教学之体验,将侧重于四隅摔拿的陈式太极拳发展为侧重于四正打发的杨式风格,这样适合既穿长衫又留辫子的人练习,也更加有利于健身养生;再加上推手时因场地不宜跌倒以防致伤,多以向前发放以显功力,遂逐渐形成杨式太极拳拳架保持均高,劲力方向水平且多向前之技术特色。之后由他的儿子、孙辈一再修订,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杨式太极拳”[18] 。清道光年,全佑从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世代传承。民国元年(1912年),吴鉴泉将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的动作,修改定型,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拳自成一家。这套拳法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太极拳架——松静自然、架势紧凑、连绵缓慢、不纵不跳、长于柔化[19]。武禹襄先是跟随杨露禅学太极拳,后来赴河南温县赵堡镇从一代宗师陈清平习艺。归乡后,在钻研所学拳架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自成一派,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20]。与武禹襄同学一师的和兆元,创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柔顺自然的和式太极拳。而陈清平另一弟子李景炎则感悟“烈马抖鬃”之行,萌生创新之念,据《灵台仪象志》之理,融会贯通,忽雷太极拳问世[21]。孫禄堂在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和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以及两种拳术的手法,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汇一体,革故鼎新,自成一家,创编孙式太极拳。[22]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太极拳自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普及创新三个阶段。原始创新阶段是陈式太极拳的形成;继承创新阶段是杨、武、吴、孙式太极拳的面世;普及创新的阶段是太极拳、剑普及套路,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段位太极拳、械套路相继问世。创新是太极拳的精神,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太极拳之后的发展,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太极拳旺盛的生命力[23]。此见可谓肯切。

3 太极拳创新发展的近期成果

据王晓燕等的研究,目前,经过现代化发展的太极拳,其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既包括了传统的原生态太极拳,其主导价值功能是技击防卫,同时融合了艺术审美、健身养生等多种价值功能,也包括现代太极拳,即经过现代化发展的太极拳,其构成主要包括技击防卫、艺术展现、健身养生等不同种类[24]。实际上,对于太极拳的新发展,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如果我们登高环顾,放眼一览,太极拳在现代社会的新化可为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可从以下几个理路去追寻。

3.1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适应性改造

3.1.1 针对中老年人群和普通健身学习者的各种简化、标准化太极拳

民国以后,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以及西方体育思想的传入,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逐渐转向了健身的功能。这一时期各种刊物中关于太极拳的文章也多强调其健身功能。如《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就有明确规定:把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作为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太极拳便顺势加快了向健身方向的转变[3]。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太极拳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大型场合亮相。而从健身的角度讲,1956年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创编是太极拳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使太极拳迈入了大众健身的殿堂[18]。24式太极拳连同创编、修订的各式标准化太极拳套路由于出自官方,又有官方途径的推广,加之动作统一化,更加明确,于是通过书籍、影像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从积极的一面说,这打破了旧时太极拳仅限权贵阶层和社会精英修练的局面,使之惠及社会大众;从另一面说,这难免使得太极拳不同程度上流失了理法精髓和技击功效。一个鲜明的体现是“太极扇”运动的产生。太极扇是以太极拳为基础,通过创新研发形成的一个太极拳衍生项目,为太极拳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使太极这个古老拳种展现出一种新的时代魅力。但无论怎样,仍属太极拳走向全民健身的一个可选途径,且得到了一定受众群体的喜爱。

3.1.2 针对竞技运动员群体的竞赛套路太极拳

为了竞技交流和传统武术的传承,国家体育总局分别组织创编了五大流派的太极拳竞赛套路,以及42式竞赛太极拳和竞赛太极剑的套路,可供武术运动员参加全国武术锦标赛选用[18]。太极拳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正是体现在对竞技化的探索上。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前者倡导和谐,而后者强调竞争。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太极拳逐渐接纳了西方的竞技思想,开始步入竞技赛场[3]。太极拳的各种竞赛套路作为作为太极拳与西方体育融合的一种产物,是太极拳的动作素材融合西方体操运动的评价体系的结果。这一方面使得这一类型的太极拳走向了如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中所言的“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群,为太极拳在当代找到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群添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成员;另一方面,诸多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太极拳的展示者基本是此体育项目的专业或业余运动员,说明这也为太极拳走向演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3 针对轮椅需求残障人的轮椅太极拳

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太极拳不仅越来越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也为残障人带来了福音。思路开阔的人们根据下肢残障人士设计了坐在轮椅上练习的“轮椅太极拳”。“轮椅太极拳是融中医、气功和太极拳于一体,依照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身体特点,使残疾患者得以康复的运动方式。[25]”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王永泰博士组织开发创编了“十式轮椅太极拳”(英文简称为WTC10)。 “对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十式轮椅太极拳与传统药物疗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患者主动、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自我治疗,激发和提高对各项功能和心理状况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26]”有研究显示,“‘十式轮椅太极拳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有效地大幅度降低或消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27]

3.1.4 针对视力障碍人士的盲人太极拳

盲人在社会残障人士当中占据相当比例,由于视力上的障碍和缺陷,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困难,自身的活动空间也受到巨大的限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北京体育大学杨玉冰博士运用盲道教学法、教具教学法对盲校学生开展盲人太极拳教学实验,“通过对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盲人教学的。从第二阶段的教学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盲道教学法对于盲生掌握八式太极拳步法方向的准确性上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而教具教学法在对于盲生掌握平衡动作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 [28]。虽然杨博士使用的八式太极拳不是为盲人专门创编的,但是其风格特点对于盲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28]

3.1.5 针对白领阶层和办公室群体的“太极禅”“办公室太极拳”等

办公室工作群体或白领阶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责任的中流砥柱,却面临着巨大的亚健康威胁。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将太极拳拉进了这个人群。“太极禅”是其中针对性和影响力都比较强的品牌[29]。“太极FIT”和“太极云手”是太极禅的两大主要课程。其中“太极FIT”作为一个崭新的身心训练体系,是围绕太极的核心“阴阳对立”为主题而进行设计的,把肢体动作与修心方法进行结合,不仅帮助现代人减轻压力的同时强身健体,而且帮助他们领悟太极禅的生活哲理,从而达到身心全面训练的效果[30]。针对太极拳的此类创新性改造另有张大辉针对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创编的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31]。不管此方向的太极拳推广的效果和成就如何,但对白领和办公室人群的瞄准本身便不乏远见。

3.2 传统太极拳套路的竞赛化改造

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的多元走向不仅体现在各种大幅度、颠覆式的创新发展上,即便最为传统的练习方式也难免需要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而对自身进行改变。众所周知,在传统武术界,最能够标明习练者权威地位的就是所谓“血脉嫡传”的家族传承,即便“磕头拜师”都由于被少数所谓“师徒”的亂象行为损减了声名而难以服众。于是,通过参加各种“传统武术”或“传统太极拳”比赛从而获得突出成绩成为众多传习者获得认可的主要途径。因而,太极拳借鉴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形成了竞技太极拳的同时,传统太极拳也受到了现代体育传播模式的影响,开始有选择性地借鉴现代竞赛制度。如果说,竞技太极拳的形成只是单纯地为了竞技,那么,传统太极拳对现代竞技体育竞赛制度的借鉴,不仅有利于习练者在标准化的方式中学习和交流,而且也有利于习练者自我价值的实现[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太极拳套路更加美观化、可评化、统一化,从而更有利于推广传播,另一方面也促使其从与太极推手、散手共同构成的传统太极拳修炼体系中孤立出来,并逐渐走向异化。

3.3 太极拳的科学提炼和现代化训练

就在众多的“传统太极拳”因为对时代适应性的降低和对于演练性比赛成绩的追逐而导致不同程度异化的同时,许多新时代的太极拳传扬者进行了深度反思,并结合现代科学认知体系和运动训练成果经验,针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现实条件的可能和防身健身、对抗娱乐的需求,对传统太极拳修炼体系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和重建。其中的代表者当属“三摇三摆太极功法”训练体系。该训练体系以引进落空为核心,当能够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以后,就可以演变出无穷的变化。[32]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从传统各家太极拳提取出来的十二个基本动作元素构建了太极拳“十二功法”。综观太极拳各家套路运动,无不遵循外在走圆、内在旋转的身体运动轨迹。而这个运动轨迹是在空间的三个维度中进行的。如果分维度将太极拳的动作予以分类,就会有三类动作,即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上的动作。在每个面上,又有身体两侧同时运行和交替运行两种运动形式。依据此理编创“十二功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并步、定步、活步十二盘手、十二散推、十二散打的分单元和综合练习。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以及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这种习练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太极拳功夫的效率和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功法、盘手、散推一一对应,紧密相承,用安全文明的推手对抗作为有效检验太极拳功夫的“试金石”和防止太极拳变成太极操的“方向盘”。让太极拳爱好者练功“一举”,健身和防身“两得”,并因其广泛的调控性而能够适应于不同的人群,而且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太极拳的社会普惠性。

3.4 太极拳的搏击项目化改造

3.4.1 太极推手

为了中国武术技击属性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国家体委针对武术对抗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其中之一就包括太极推手,最初的表演、交流和试验研究是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开展的。1979年,国家体委武术处邀请了太极专家对太极推手竞赛规则进行了座谈研讨,研讨的成果即制订了《太极推手竞赛暂行规则》。全国性的对抗项目比赛是从1982年开始的,太极推手作为比赛项目,正式开始了竞技化历程。国家体育总局在1994年正式颁布了《太极推手竞赛规则》,规则颁布的同年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在北京举行,而太极拳也被列为全国武术锦标赛项目,其中女子推手项目也在此时设立。国家体育部门做这个工作的原因,是看到了太极推手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参与。起初也确被寄予了厚望,吸引了许多太极拳习练者参与进来。因为这项工作使得不同“游戏规则”的推手习练者们同台切磋交流,不失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场革命。但是,后来终究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使其慢慢跌入低谷,最终,2003年以后,竞技太极推手不再归属武术锦标赛,而且取消了女子项目,改由武术管理中心社会部管理[33]。虽然竞技太极推手的发展不容乐观,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太极推手自身具有安全、文明、有趣味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进行双人对抗以及作为健身运动,成为一种好的形式供习练者用来以武会友、切磋交流和比赛,所以在全国的开展仍然比较广泛,开展较好的省份有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而且会以邀请赛的形式开展各种比赛[34]。太极推手竞赛在官办领域销声匿迹,却在局部地区和所谓的“非正式”比赛中越来越火,水平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专门性的太极推手比赛,比较知名的有“大青山”“梓潼山”等赛事,虽没有所谓赛事运作,却往往观者如潮,为太极拳界和太极拳爱好者所瞩目。在此情形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又相时而动,制定了全新的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并开展了全国性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在各类太极拳以及武术比赛中也都开始使用这个新的规则,其工作的目标显然是为了推动太极推手运动朝着规范化、高规格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的定位仍属尝试阶段,并没有将其链定于国家荣誉和利益机制的明确位置。

3.4.2 功守道

就在我国申请武术“入奥”一再受挫,许多研究学者和社会人士呼吁中国武术以太极推手形式进入奥运会[35-36],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于“太极推手”这一对抗运动始终未能置于显著定位的情势下,作为国际武术联合会形象大使的李连杰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反而以私人的名义组织太极拳界人士,在以往太极推手运动项目的基础上,研发和推行了名为“功守道”的对抗运动项目。据介绍,功守道的前身是太极推手,经过对太极推手的创新,以刚柔并济为理念并保留了太极推手的核心规则,把“掤捋挤按”作为基本法则,把“采挒肘靠”列为基本技法,此外,对比赛规则和比赛场地也进行了修改和创新,使比赛变得更加具有对抗性和觀赏性。作为一项全新的,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产生的徒手对抗项目,是对太极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7]。由于比赛规则和技术发挥等多方问题,功守道比赛运行前景不明朗,但其理念和定位无疑是成功的。

3.4.3 太极格斗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个行业要想兴旺,仅有政府的支持是没有可持续的生命力的,只有在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行当中激发大众参与的热情与动力,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传统武术亦是如此。尽管有国家的提倡和支持,传统武术的本色传承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苏建平看到了这一点,并从太极拳的角度发现在中国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虽然众多,很多人也喜爱推手对抗,但并没有一个高规格、高奖金的比赛促使这个项目市场化,所以也没有产生职业选手。于是,经过与各类武术名家、太极名家的共同探讨,他出资筹办了“TMCC太极拳格斗国际精英赛”,总冠军1 000 000元的奖金开创了业内的先河,为“太极格斗”的职业化打响了第一枪[38]。据称,此比赛在圆形无围、高出地面的擂台上进行,采用“倒地得分,下擂得分,其他技法均不得分”的规则,实际应为一方倒地、下擂,另一方得分;技法限制比以往太极推手更少,与中国式摔跤相比,一是运动员不穿跤衣,二是不允许抱腿。这种比赛形式的确更加容易为普通大众直观理解,技法发挥也较为放开,观赏性显著增强。该比赛男女组分6个级别,每个级别报名满64人开赛。2016年5月1日至3日,此赛事在正定华武园举办。最终,获得比赛前四名的运动员蒋凌辉、张自立、刁大州、武保良被授予“TMCC太极格斗大师”称号[39]。实际上,此所谓之“太极格斗”也同样为此前的太极推手对抗项目的一个重新设计和包装。

3.4.4 太极散打

以上三者只是名称各异,规则稍有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传统太极推手不允许踢打的限制。为了与更多的搏击对抗项目进行对接,少数太极拳界人士冲破藩篱,勇往开拓,将其与现代竞技武术之散打运动融合,形成了“太极散打”的特色项目。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院长田金龙博士作为开拓者的代表人物,在被问到关于太极散打的概念以及特点时说:太极散打是把太极拳放在现代散打竞赛规则条件下而形成的对抗技术。首先,对于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遵从是必须的,需要把握太极拳的技术核心,还要与现代散打竞赛规则有效对接,让太极拳的对抗功能与现代散打竞技比赛进行融合,从而对太极拳的武术价值进行证明,进一步对现代散打技术进行改造,慢慢展现出中国武术的深厚底蕴与内在精神,从而创造出一种现代散打技术体系,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个性[40]。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相较于普通武术散打并没有比赛规则上的不同,只是在训练系统和技法运用上极具太极拳的特色。换句话说,这是太极拳以自身特色融入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的产物。

而将太极推手与其他现代搏击项目更为普遍融合的亦不乏其人,其中,张云祥堪称代表。张云祥出生于唐山市丰南县,自幼拜张少如学习少林功夫,后拜任忠信学习吴式太极拳及推手技巧,再拜项国员学习陈式混元太极。80年代他曾代表丰南区参加唐山市拳击比赛并荣获71公斤级冠军,堪称将太极与现代搏击较早融合并应用于实战擂台的拳家。退休之前,张云祥是一名战功卓著的人民警察,凭借融入太极精髓的独到搏击技艺,多次在与犯罪分子的搏斗中将对方制服擒获,成为业内楷模,在社会上亦被传为佳话。[41]

3.4.5 相搏、手搏

袁祖谋先生作为旅法华人、法国太极拳协会副主席、国际手搏联合会主席,把太极拳和中国式摔跤融合在一起,创建了一种现代格斗对抗运动并取名为“相搏”(原为古代中国武术之一称谓):以太极拳对抗竞技“沾连黏随”为规范,除太极推手规定技法外,也可采用其他拳种的跌法和摔法,使对手出界或跌倒。禁止拳打、脚踢及揪拿。严格规定:不可消极防守,竞技者需有以柔克刚的柔化能力,双方不可僵持,需展现快速、灵活的竞技风格。另加入拳打、脚踢的技法,创建现代“手搏”运动:动员身穿褡裢,手戴无指拳套,综合应用包括闪、展、腾、挪、打、踢、拿、摔在内的综合格斗技法。其特点是以中国式摔跤的揪拿法将拳打、脚踢及摔、跌法揉合在一起,实施远打近摔。使用踢打技术点到为止,禁止拳打头部;[JP2]使用摔法时自身要保持站立,一旦被动失去重心,应主动撒手;打法及摔法相互制约,展现的中华传统技击理念有技制胜、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快速潇洒等[42]。这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山西晋中梁晓峰先生在传统手搏术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的“手搏术”名似,但梁之“手搏术”更接近古术,而袁氏之现代“手搏”运动更是中国跤和太极推手以及一些有限踢打技术的融合。

3.5 太极拳演艺化创新

由于门类繁多、技术内容丰富,且历史延绵积淀,中国文化历来有着艺术化的特点,中国武术自古就有着不同程度的对演艺价值的追求和展示。太极拳亦不例外,且更彰显着中国文化哲学精神孜孜以求的阴阳相济、圆活流动之美[4]。特别是随着太极拳走“更高、更难、更美、更新”的竞技武术体系,加上配乐,以及对运动员的相貌身材的选材偏向和化妆、服装设计等,太极拳在外形上实现了观赏性的一再飞跃。甚至有学者认为,“艺术展现类太极拳虽然起步最晚,但是发展最快,改革是最成功的。之所以会如此,与国家行为的强力推动是分不开的。为了促进竞技武术套路进入奥运项目,在21世纪之初的时候,武术主管部门的所有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武术的竞技化方面。竞技太极拳套路作为难美表现型项目正好趁此东风,用了最短的时间进行了最成功的改革”[24]。在此国家力量的保障和推动下,太极拳的艺术展现一再掀起高潮,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在2006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的一次大亮相。据相关报道,“2006年大年三十晚十点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行云流水》正式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舞台上把行云作为背景,墨绿、凝蓝、明黄的颜色交相呼应。随着音乐响起,来自中国国家武术队太极拳队的8名运动员出现在眩目的灯光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们有着年轻的面庞,使人们对太极拳的旧有概念产生了改变,他们有着矫捷的身手、深厚的功底和从容的氣质,在无声中带给观众享受的同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捧”[43]。在2011年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大型武术剧《太极》也并不输前者。该节目共分为“卧虎藏龙”“笑傲江湖”“太极武当”三个篇章,有“拳谱、动静、棍武、八卦、江湖、玄功、传奇、清风、山水、五行、铲功、武韵”等12个节目,时长达90分钟[44]。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太极拳表演之后又一次将太极拳的宏阔美感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前。

3.6 太极拳作为康复手段的应用

由于在实践当中人们看到太极拳显著的健身养生和医疗康复的效果,中外许多科研机构和人员以太极拳为干预手段,开展了大量针对不同身体状态和受众群体的实验研究。[JP2]绝大部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对于各类人群尤其中老年人在身体各系统乃至心理、精神、社会层面的健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诸多科学研究结论的激励下,体育医学及产业界也积极介入对太极拳健身康复功能的开发。其中,“太极疗”这几年的发展尤为迅速。太极疗创立于2015年,由一群热爱太极拳的年轻人创办,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项目合作单位、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员单位、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战略合作单位。太极疗主要是运用太极思维和太极拳运动为广大慢病、亚健康及康复人群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服务。三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众多三甲医院慢病治疗专家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多年太极拳研究和沉淀,太极疗针对广大慢病、亚健康及康复人群推出一系列科学的定制化的以太极拳为核心的太极运动康复指导服务,并与多家三甲医院重点慢病科室开展项目合作。[45]

3.7 太极拳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发展

3.7.1 与舞蹈的结合

武术与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如文化传承、历史发展以及审美角度等。显然舞蹈更加侧重于欣赏,而武术则更加注重技击,但是在大多舞蹈艺术家和武术家的身上,不难看出两者的相通之处。而太极拳柔美的运动外形与舞蹈似乎又有着更加天然的近亲关系。“在中国舞蹈历史中,舞种的变化极其多元且极具创新性,从藏传佛教寺院法事活动中的金刚舞,到对民族文化特色原貌进行复原的敦煌舞,其中最為经典的要数太极舞,一种由太极运动转变而来的古典舞蹈”[46]。“在20世纪90年代广州的一次舞蹈比赛中,古典舞《黄河》的创作者张羽军就创作了一个双人舞《圆》,就是根据太极的发力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的,把圆作为运动轨迹,发展出不同的运动规则,以一种创新的方法丰富了舞蹈语汇。其中最为可贵的是,舞蹈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的都是顺势而动,借力使力,闪转游离,虚实变化,张弛有度”[47]。首都体育学院的作品《武动巅峰》对武术与舞蹈表演相结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第二届全国体育院系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们的肯定与赞扬,其中武术素材有相当部分取自于太极拳。

3.7.2 与书法的结合

太极拳和书法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项目,许多太极拳家和书家两者同习且均成就斐然。中国榜书家学会秘书长李云峰自幼习练武术,师从陕西渭南知名武术人士高玉宝,后又曾习练陈式太极拳,并成为杨澄甫定式太极拳传人,在名师常平安的指导下,逐渐进入太极拳、气功和书法的全面习练和艺术创作。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李云峰就提出了太极、气功和书法三者融合的创意型书法——太极行意书法[48],为书法开拓创新的同时也为太极拳的融合性创新添加了新的色彩。而李朝斌作为汉字太极的开创者,他认为:人体本身就是汉字的综合表现形式。汉字太极将人体外部形体的升、降、开、合与内部气息的升、降、沉、浮(升、降属于后天呼吸,沉、浮属于先天呼吸)融为一体,通过汉字的书写形式,调节人体内部阴阳变化,保持稳定的生理、心理状态。[49]

3.7.3 与茶道的结合

如同太极拳的表演化发展一样,修身养性的茶道也日趋走向了表演的舞台。将两者相结合的“太极茶道”属纯舞台表演性茶道。据介绍,“太极茶道”是太极拳习练者陈雅玲于2003年与其他人共同对峨眉山太极茶养生步法研究后创作的一套表演性茶道,是继峨眉禅茶、儒学茶艺、空中书法、峨眉道家茶道、龙凤茶艺之后第六组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茶道系列作品。太极茶道以太极拳套路为基本基础,融合“空中书法”长壶茶艺技法,形成舞台表现原动力。在后期着重于舞台艺术效果开发上,理论结构调整完毕后,于2004年在北京王府井首次上演,获得业界和艺术界高度赞许。[50]

3.8 太极拳与现代(西方)体育运动的融合发展

中西文化之间的影响是相互而非单向的,在太极拳和西方体育之间,其融合不仅体现在西方体育对太极拳的影响上,也体现在太极拳对于西方体育项目的反向改造上。“太极跑”“太极身体功能训练”“转山禅”的构建是这一过程截至目前较为明显的体现。

3.8.1 太极跑

“太极跑”由美国人丹尼·德雷尔构建。从1995年起,德雷尔参与过数十场超级马拉松比赛,排名一直处于所在年龄组的前三名。作为一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跑步带来的伤病使他苦痛不已。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丹尼·德雷尔开始跟随一位来自中国的太极拳师习练太极拳。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丹尼逐渐发现,太极拳的运动元素全面充分地涵盖了人体的运动模式。之后,他将太极拳中的理念运用到了跑步当中,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跑步技术——太极跑。这是一种温和而非强烈的跑步方式,不仅不费力、无伤害,安全、舒适的同时,跑者还会收获快乐的过程体验。丹尼·德雷尔还与 凯瑟琳·德雷尔合作,于2014年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太极跑》一书。

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个人特邀委员吴洪涛是国内较早的“太极跑”实践者之一。据他介绍,“现在的一些跑步技术以及传统理念,都需要身体机能有着比较剧烈、强度比较大的支持,这种跑步叫做肌肉跑,即通过对肌肉能力的强化,从而使肌肉达到更强的水平,以抵抗所面对的各种阻力。但伤病的问题是这种大负荷训练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有着较大的可能会超过人的承受能力。而太极跑的方式就较为放松柔和,是一种与自然同行的顺势运动”[51]。

3.8.2 太极身体功能训练

西方身体功能训练的理论和操作体系一经引入中国,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领域得到日趋广泛深入的运用。蔡开明在自己的研究中试图用现代核心稳定力量的先进理念来阐述传统太极拳的操作技术原理,旨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精华进行挖掘,并进一步介绍和推进太极拳操作技术成为一种先进的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手段,并且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进行运用,从而使核心稳定力量技术训练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丰富,更好地服务于竞技运动技能的提高。他研究之后发现,太极拳的操作技术原理和现代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理念是一致的;太极拳的操作技术在平衡重心、能量转换和协调运作等机制方面有着重要的体现;太极拳采取三维运动形式,即以腰部为核心的螺旋、波浪和圆转相结合,强调以“意”为支配,从而进行有序的运动;在对现代竞技运动的功用方面,太极拳则主要体现在加强“鞭打”,增进“旋转”、平衡身体,提高对抗,预防损伤,加强应变等[52]。

3.8.3 转山禅

胡小明作为一名体育人类学研究家,他认为太极是一种休闲的文化,而且认为太极拳是中国悠闲文化的代表,其传统和智慧具有自己的特色。与西方休闲理论的传统不同,后者认为休闲和空闲时一样的、认为工作与休闲是截然不同的;而太极拳以悠闲作为一种“境界”,所提倡的精神是与自然和谐同步,符合生物节律,即阴阳调和、圆缺盈亏,这成为后现代生态文化很值得而且应该受到重视的宝贵资源。太极拳所表现出来的是东方文明的根源与大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使中华文明中生态保健的观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更加符合人性的需求。有时候西方文明是不能够解决人类的困惑和危机的,而西方体育也因为利益的驱动而开始严重的异化,此时太极拳以悠闲游乐的精神,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指引了方向[2]。可能正是潜意识里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将太极拳植入各种户外休闲活动当中,从而为太极拳带来了又一个创新的空间。“转山禅”就是这样的一个品牌。据介绍,转山禅,顾名思义,是通过借鉴转山行禅、太极养生等要领,结合登山、攀爬等户外运动要素,创立而成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2017年6月24日,首个中国式户外运动品牌——转山禅,在北京西山脚下的紫云台举办了“转山禅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庆典暨西山茶会”,标志着转山禅品牌正式成立。[53]

4 对太极拳创新发展的反思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会止步,不仅不会止步,还会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更加大踏步地前进。这种前进将体现在两大方向上,即太极拳自身的适应性创新发展以及嫁接性地创新发展。这两者当中,前者指的是太极拳不与别的文化主体混合的单纯式发展,无论是简化的太极拳,还是因为流传而产生技术特色的太极拳,抑或是为了修炼太极拳而采用的各种现代化、科学化、改良化手段,只要仍然以太极拳为主体存在,便仍属于太极拳自身的创新性发展。而诸如各种太极舞台剧、太极舞、太极书法、太极跑、太极户外运动、太极医疗、太极康复、太极身体功能训练等,当太极拳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创新性元素,是一种辅助而非主体,则属于后一种创新。虽然这两种方式同属太极拳的创新发展,但是对于太极拳的生存发展来说,无疑前者是根本。换言之,太极拳的创新发展可以没有后者,但不能没有前者。因为,前者在不同程度地“消费”太极拳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生产”着太极拳;而后者是在纯粹地“消费”着太极拳。诚然,如同任何一种产品一样,太极拳需要“被消费”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如果仅有消费则无疑对太极拳来说意味着一种“坐吃山空”。因此,太极拳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持甚至是找回自身的技术精髓和理法灵魂成为太极拳创新发展的根本之计。

参考文献:

[1]刘立.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十個重要论断[J].人民论坛,2017(28):20-22.

[2]徐才,韩宁,马明达,等.21世纪太极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太极拳国际论坛主题发言纪要[J].体育学刊,2004(5):1-6.

[3]洪浩. 太极拳的现代化转型[J]. 武术研究, 2014, 11(12).

[4]张长念. 太极拳: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J]. 中华武术:研究, 2013(6):40-44.

[5]赵家祥. “否定之否定”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19-25.

[6]杨永林. 自我批判是哲学创新的生命力[J]. 理论探索, 2007(2):25-27.

[7]郝帅. 论陈式太极拳演练中的“静、气、意、神”[J]. 少林与太极, 2013(10):34-35.

[8]王玉. 邓小平的价值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

[9]张南生.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J]. 湖湘论坛, 2009, 22(1):31-33.

[10]孙建国.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J]. 搏击, 2014(2):21-21.

[11]张长念, 张长思. 忽雷太极拳的源流与传承[J]. 少林与太极, 2013(7):32-32.

[12]朱君.武当太极拳的历史渊源[J].兰台世界,2013(16):84-85.

[13]吕化.太极拳源流研究综述(1949-2009)[J].搏击·武术科学,2010,7(8):27-28.

[14]雍阳人.太极拳源流考证[J].体育文史,1988(4):33-42.

[15]赵丙祥.祖业与隐修——关于河南两个太极拳流派之谱系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2(2):84-100.

[16]王兴亚,李立炳.李岩籍贯与陈氏太极拳源流新说———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J].中州学刊,2005(4):166-170.

[17]张斌,王鑫.陈王廷与陈式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初探[J].兰台世界,2013(22):115-116.

[18]张长念.太极拳略史与流派[J].兰台世界,2014(27):81-82.

[19]王勇,汤景之.吴式太极拳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9):67-71.

[20]李建民. 武式太极拳传承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21]张立新,李小燕.忽雷架源流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14-16.

[22]周莉,周之华,马永涛.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04(10):71-72.

[23]姜娟. 太极拳运动发展中的“创新”探微[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7(1):121-123.

[24]王晓燕, 杨建营. 太极拳的现代化分化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4):52-54.

[25]栗小平. 轮椅太极拳[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2:17-26.

[26]金梅, 王永泰, 马丽娜,等. “十式”轮椅太极拳在脊髓损伤及伤残人士中的研制与初步应用[J]. 运动, 2011(5):153-154.

[27]金梅, 马丽娜, 齐晓英. “十式”轮椅太极拳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4):386-388.

[28]杨玉冰. 盲人习练太极拳的教学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5):687.

[29]胥春华. 论太极禅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必要性[J].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2(2):56-57.

[30]佚名.太极FIT[EB/OL].[2014-02-31].http://www.526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5&extra=page%3D1.

[31]张大辉.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32]佚名. 田博士介绍《三摇三摆》体系中的“前后摆”[EB/OL].[2009-02-27]. http://www.hftjt.cn/article/2009/0227/article_1369.html.

[33]於世海,朱小丽.竞技太极推手发展现状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11): 34-35.

[34]张长思.竞技太极推手综论[J].搏击·武术科学, 2014(6):37.

[35]丁传伟, 王继生. 中国武术以竞技太极推手形式进入奥运会探究[J]. 武术研究, 2013, 10(12):9-11.

[36]关鹏, 朱东, 赵指南,等. 武术入奥新思路——太极推手进入奥运会[J]. 武术研究, 2011,8(2):13-14.

[37]佚名. 关于功守道[EB/OL]. [2017-08-09]. http://www.gsd.org/about.

[38]佚名. TMCC太极格斗邯郸古武当山冠军刁大洲[EB/OL]. [2016-07-06]. https://www.sohu.com/a/101608364_450933.

[39]人民网-河北频道. 太极拳格斗精英赛举办 4人被授予“格斗大师”称号[EB/OL].[2016-05-04].http://he.people.com.cn/n2/2016/0504/c198140-28272885.html.

[40]武者如风.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EB/OL]. [2011-06-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e0a7201017wm7.html.

[41]搜狐体育. 实战太极大师张云祥欲打假搏击界:武术要实事求是[EB/OL]. [2017-07-25]. http://www.sohu.com/a/159742064_540391.

[42]佚名. 国际手搏联合会第十二届巴黎中国式摔跤·手搏国际邀请赛暨第二届手搏世界锦标赛竞赛项目简介[EB/OL]. [2016-05-13]. https://mp.weixin.qq.com/s/S_fjtKP3mlEtsi71lGbgsA.

[43]王涛. 太极拳惊艳春晚[J]. 中华武术, 2007(4):3-10.

[44]杨丽, 徐耀进, 费利民. 大型武术剧《太极》走进深圳大运村[J]. 武当, 2011(10).

[45]佚名. 太极疗——专注于服务慢性病和康复人群的运动O2O平台[EB/OL]. [2015-08-20]. http://www.taijiliao.com/index.php?m=text&a=index&classify_id=361.

[46]余端嵘. 试析太极玄学與舞蹈、书法的相通之处[J]. 肇庆学院学报, 2013, 34(4):67-70.

[47]孙汉明, 沙鸥. 从“太极运动”到“太极舞”——兼谈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发展[J]. 舞蹈, 2011(3):64-65.

[48]宇虹. 太极书法的人生修炼——记著名书法家、太极形意书法创始人李云峰[J]. 西部大开发, 2014(3).

[49]李朝斌. 汉字太极与养生[C]// 中医养生论坛,2013.

[50]田至鹤. 太极茶道[EB/OL]. [2017-11-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ef5c9000102x2tb.html.

[51]陈文静. 太极跑:健康而聪明的跑步法[J]. 商学院, 2014(11):93-94.

[52]蔡开明. 现代核心训练理念审视下传统太极拳技术原理及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37(8):140-144.

[53]齐鲁晚报. 首个中国式户外运动品牌:转山禅正式成立[EB/OL]. [2017-06-27]. http://news.ifeng.com/a/20170627/51328558_0.shtml.

收稿日期:2019-09-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TY112)。

作者简介:张长念(1980- ),男,安徽萧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

通讯作者:张长思。

作者单位: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猜你喜欢
太极拳历史创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光影视界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