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融资研究

2019-03-03 14:09张晓霞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实现途径

张晓霞

【摘要】民办高校融资研究是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向前发展以及如何向前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律和供求关系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民办高校遵循教育市场逻辑,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做好融资工作。要实现民办高校融资,就要优化融资法律环境,加大政府参与力度,积极拓展融资途径,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关键词】民办高校融资;途径;历史演变;实现

改革开放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遇到了难题,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无疑已经成为民办高校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民办高校融资这一主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深入探究其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实现途径,以期为实现民办高校多元化融资,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做好理论准备。

一、何谓民办高校融资

厘清核心概念,明确研究对象与范围是对民办高校融资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模糊的概念不仅无法支撑起严谨的分析,而且容易让我们所做的研究“跑题”。所以在对“民办高校融资”这一主题进行研究之前,需要对其相关概念进行相应辨析,以明确该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民办高校融资的概念界定

民办高校融资是指民办高校在组织办学过程中,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基本遵循,以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为行动指南,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采用某种资金筹措方式以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民办高校又快又好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1]。

(二)民办高校融资的相关概念界定

1.民办高校。民办高校是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指由企业组织、民间团体、个人等通过以学养学、企业投资、社会捐助等方式募集资金创办,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基本任务并拥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产权的高等学校[2]。

2.融资。融资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解释。广义的融资包括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具体来讲,是指不同主体之间为达到各自目的而进行资金双向流通的一种经济行为。狭义的融资则不同,它仅仅指资金的流入,是指民办高校办学主体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基本遵循,以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为行动指南,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采用某种资金筹措方式以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民办高校又快又好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2]。

二、民办高校融资的历史演變

新中国成立后,民办高校被收归国有,我国高等院校变成了公办高校一枝独秀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民办高校在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群众与社会需求的牵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影响下再次萌发。在民办高校发展进程中,政策、法规作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依据,在表明国家对民办高校态度的同时也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融资。我们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参照,将民办高校融资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三阶段。

(一)民办高校融资的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后,公立教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契机。一些退休教师试图利用自筹资金创办小规模补习班,没有政策支持,无固定学习场所,无固定授课老师,学生所交学费是补习班主要经费来源,这种补习班就是我国民办高校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办得较好的补习班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而且吸引了大批生源,逐步实现滚动发展,同时也为日后实现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可以说,以学养学是中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初期采取的融资方式,其优势在于所需资金少,办学风险小;劣势在于发展速度慢,学校扩张周期长。后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这一融资方式逐步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转变[3]。

(二)民办高校融资的发展阶段

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注入了新活力。一方面,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者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开始寻求多渠道融资;另一方面,迅速崛起的企业对投资民办高校产生兴趣。事实上,就企业自身而言,投资创办民办高校不仅可以为今后企业的扩大再发展储备人才,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而且能够提升企业公众形象,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企业可以凭借自身资金优势引进优质教师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一流教学环境,极大地促进民办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固定的办学资金来源也为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办学资金来源于企业投资,企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民办高校的发展难以实现自治。除此以外,企业办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声誉,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办学看成利益输出点,因此企业会以自身实力承受水平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为依据酌情投入资金。所以在企业取得合理回报之前,学校与企业良好合作难度还比较大。

(三)民办高校融资的多元化阶段

21世纪以来,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仅仅依靠以学养学或企业投资已经难以满足民办高校的发展需求。再加上人们对民办高校的固有观念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合理回报的模糊性规定,民办高校的融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虽然教育改革以后,学校收费有所增加,但是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收费毕竟有限。除此以外,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先天的劣势,所以不管是招生还是融资,对民办高校本身来讲都是未解难题。因此,实施多元化融资,拓宽融资途径是今后我国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民办高校融资的实现途径

(一)优化融资法律环境

完善融资法律体系,规范融资工作秩序是民办高校实现多元化融资的制度保障。

一是要明确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法地位。民办高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深知识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从法律上鼓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民办高校的资助行为一方面在无形中为民办高校融资争取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变人民大众对民办高校的歧视性认识,增强对民办高校的认同感。

二是要明确民办高校产权归属。制定科学有效的民办高校产权细则,厘清民办高校出资办学者和实际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以消除投资者顾虑。还要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优化投资民办高校激励机制,减轻民办高校办学压力。

三是要完善民办高校管理与监督体系。对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各校办学性质给予不同待遇。除此以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严格实行民办高校市场准入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扰乱民办高校市场、损坏民办高校形象的行为。

(二)加大政府参与力度

民办高校融资的实现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保障,而且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助力。

一方面,政府要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积极宣传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重要意义,改变公众对民办高校的错误认识,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为提高民办高校投资举办者创办民办高校的积极性,政府要切实给予优惠待遇,如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合理补偿,扶持民办高校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通过在民办高校设立奖助金制度对民办高校学生给予资助。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又能够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

(三)积极拓展融资途径

积极拓展融资途径是民办高校争取更多融資机会的有效方式。

其一是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如组织校友会,通过校友会平台倡导校友捐资办学,同时可以借助成功校友的“品牌效应”,积极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教学优势等,提升学校公众形象,吸引社会捐助。

其二是大力发展校企关系。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优势,加快民办高校融资。校企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既有利于企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也为民办高校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场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其三是积极创建校办产业。创建校办产业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自给自足。如以推广科研项目成果为出发点,开办相关校办产业,不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把知识转化为资本,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增强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同感。

除此以外,还可以建立有效促进民办高校融资的第三方机构,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推动民办高校融资机制的发展。

(四)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关系到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不仅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民办高校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民办高校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学校办学定位,避免千人一面的教育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独特优势,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同时,民办高校应停止对公办高校的盲目跟风,积极推进职业化转型,把办学目标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上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合作办学,争取市场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民办高校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朝云.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方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2]王玉丽.我国民办高校融资模式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6.

[3]张妙延.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实现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