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19-03-07 11:21陆永萍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学校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是各中小学校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其本身对于向祖国未来栋梁宣传、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意义重大的。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注重钻研、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善于将其更好地利用在对学生的传播以及教学中,并找出实现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本文主要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实现路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价值;实现路径;学校

美育工作向来是学校育人教育的重要并且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中小学学校来说,美育工作的开展实质上是对学生发现美、了解美、走进美的一种开发。美育既是一种艺术上的教育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教育。

一、 目前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各种相关的政治制度都和之前有着大不同。因此,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自然也是不能落后的。知识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越来越提前化,提倡对孩子更早的进行知识教育工作。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各种极端暴动问题频频出现,局面相当复杂。社会上的贫富差距、阶级阶层被逐渐拉大。

二、 在中小学的美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的必要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美育的文化母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也使我国国民的审美观念得以流传、保存下来。学校在选择所需传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以及教师在实际进行传统文化的美育教育工作时都会受其熏陶、感染,有利于形成一个拥有良好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我国在对学校进行的美育工作这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视,早在2014年就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内容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美育工作友好结合作为要求。目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更早一步深入人心,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

(二) 美育工作是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教师将美育教授于学生之后,使得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清楚的了解。将传统文化扎根人心的同时,也增大学生课后探讨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一些国外的节日逐渐走入国民的视野中,一些国外节日兴办的程度甚至大于一些国内传统节日的举办程度。这样的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中华传统节日无须重视甚至是过时的、落后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工作是迫在眉睫的。

(三) 美育工作的工作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特点基本一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的各种优良思想,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内容饱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其内容虽各有各的特点,但又都有共同的特质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并且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的是道德与艺术的共存,这与中小学进行美育工作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三、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的实现路径

(一) 更好地促进两者课程的融合

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并要求授课教师要留出时间对传统文化所授课内容深刻钻研,制订一套可行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可以通过开展授课比赛,来增加教师授课的教育竞争力,提供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 推进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文化建设的融合

中小学校是给予中小学生学习、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系。在学校的每一刻,学校都能影响着学生潜意识中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渲染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和认知审美的能力,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会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自主意识,最终达到美育教育的目标。

(三)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

目前的现代化社会,早已经将文化与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为早日实现中国的科学反战、和谐发展、包容发展,就必须以科学的爱读去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对待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学会批判地接受、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外来的思想观念要做到,既不会盲从地全盘吸收,也不会全面地进行批判的否定。以自身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汲取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外来优秀思想文化。在新世纪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四)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深度的挖掘、宣传其发展价值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更和谐、融洽地在现代社会生存创造良好的基础。因此,就更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以及相应的大力宣传。首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理念来看待,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其思想建设、思想高度、理论主义。其次,也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现实社会中需要发展的文化来看待,在历史的教育教学中充分通过图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以启迪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留给学生一个难忘的印象。

四、 结束语

美育教育工作是现阶段中小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深层次了解,更能够侧面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汪俊武.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4):97-101.

[2]钱初熹.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美术教育创新发展[J].美育学刊,2017,8(2):21-28.

[3]马秀玲,鲁芬霞.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6):00017-00028.

作者简介:

陆永萍,甘肃省武威市,怀安镇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学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学校推介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