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探讨

2019-03-07 11:21周海燕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途径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是目前数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问题的解决作为小学数学的重点,通过综合性地对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出发点,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设计与安排要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多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评价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一、 认知模型的概念和特征

人们通常对于问题解决的方案包括:对题目的理解、基本的构思方案、实施方案和回顾问题,这些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进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时,首先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律,问题解决认知模型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设立适当的情境来指导小学生解决问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经常是看到问题后对问题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大脑开始进行编码,即思考。这时,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方法和解题目标,然后学生根据大脑获得的信息,进行时间较长的陈述性记忆,最后学生通过比较长时间的程序化记忆和具体的问题解决方式得到答案,这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的思路。

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对于问题的解决通常都是通过直观的感受。虽然小学生的思维是在由形象思维形式过渡到逻辑思维的形式,但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直接的感性经验。比如,在进行算术题时,通常会掰手指进行计算。还有,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有:体积、面积以及三视图的画法等,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在大脑中形成的表象都属于空间的范畴。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目前认知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认知模型的问题上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还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于新课改提出的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构建没有去重视和加以应用。但是在新课改给当前数学课堂造成的冲击以及教育部门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表演性地构建认知模型,根本没有对认知建模进行深入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小学数学建模普遍存在的另一种现象是模型具有普遍性,没有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教师都是应用一种认知模型来指导所有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所以,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 小学数学认知模型建立的途径

(一) 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在发展学生能力中的作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并要求教师充分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学校校长要注意引导思想顽固、不能紧跟步伐的老师,可以请优秀教师展示观摩课,并认真做好研讨。坚定立场,使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建模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 培养学生建模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适时地引入到课堂中来,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向学生介绍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是学生所熟悉的类型,这样学生才能感觉真实、有趣,才能感受到建模的乐趣。

比如,在构建“统一长度单位”模型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如:文具盒、铅笔、橡皮等长短不一样的物体量数学课本的长度,结果学生量的结果各种各样,那么数学课本的长度到底是多少呢?这时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统一长度单位”的模型是学生所期待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好地参与到建模的过程中。

(三) 积累感性材料,培育建模基础

感性材料是学生建模的基础。教师要在引起学生建模的兴趣之后设计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除了给学生提供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外,还应加上一些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且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都应该具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讨论,以及反复多次的进行操作,最终发现不管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总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对于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的构建,进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考试與评价,2016(12).

[2]刘丽平.探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7(3).

[3]陈少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中外交流,2016(23).

[4]谢贵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情感读本,2016(17):90.

作者简介:

周海燕,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途径小学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