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表征及教学策略分析

2019-03-07 11:21吴清瑜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表征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摘 要:市场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现代化外语教学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逐步由传统的单方面知识传授逐步转向为全面语言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的转变才能真正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广大初中外语教学必须加强对外语口语以及交际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英语口语表征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有效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英语口语;表征;教学策略

一、 初中英语口语表征

(一) 灵活性

口语本身是通过运用不同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瞬间信息交流的,因此它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在谈话过程中,时间、环境等因素会对谈话者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不断思索以便产生符合交流原则的话语。谈话者可以根据谈话双方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随时调整说话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表达情感、意识和思想内容,同时谈话双方可以借助身体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等来辅助表达,例如在交谈时借助任务手势以及谈话姿势等形式,这就是口语表达的灵活性特点。

(二) 简明性

简明性主要体现在谈话者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内容清晰、言简意赅。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用最合适的直接的表达形式去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以及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整个对话交流过程中交谈双方除了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根据双方角色关系以及交流沟通目的等因素,借助面部表情以及对话声调、语速或者肢体语言等辅助语言表达。同时,由于口头交流信息流失较快,长篇大论的沟通内容会大大降低语言信息的实效性,引发交流失误。这就要求在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谈话者潜意识地遵循话语量的准则,精简谈话内容,丰富语言信息量,减少多余话语信息。

二、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措施

(一) 创造语境,打造口语表达的氛围

作为中学生,其本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本身要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同时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广大初中教师要加强对先进教学模式的引进和应用。创造语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音乐、图片,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通过口语进行实际交流。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aking friends”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好学生制作自己的英语名牌卡片,将自己的英语名字写在上面,同时准备相应轻快音乐。在实际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桌椅放在教室的两旁,中间空出来,学生自己去找到自己的朋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形式多样。教师不能过多干预,让学生充分发挥,更多的是记录学生在进行交流时存在的问题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舒缓的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氛围,打消学生的紧张感。在整个活动的结尾,教师要根据记录的内容,对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真正参与到口语交流中去。

(二) 思维训练

口语表征的灵活性必须是建立在敏捷的思维基础之上的,简单来说就是谈话交流的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随机灵活应变、对答自如。为了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快速表达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限时反应训练,例如定期举办主题演讲会,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演讲的题目以及内容,然后为学生预留十分钟的准备时间,随后开始即兴演讲,這种方式的反应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快速整理素材、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馈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对方心里活动情况。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对话以及预测电影故事情节发展等形式来逐步培养学生对场景活动的预测能力以及敏锐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交流对话中能够根据现场交流情况恰如其分地做出反应。通过以上方式分析可以确定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使其真正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三) 四维一体的训练措施

四维一体主要是通过将视、听、读、说四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口语训练的语境与气氛,从而更好地进行多元化训练输入输出等,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去感知语言、多角度、多层次的吸入语言,并通过读、说、讲、练的形式逐步培养英语口语表达以及口语语感的能力。读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复述和讲述来完成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朗读、背诵、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感以及强化记忆能力。

视说训练主要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表现语言文化知识,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化内涵。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恰当的语言对人、物、事等表达对象的外在特征以及形态进行描绘。视说训练具有直观性以及具体性两种表现特征,例如,经常观看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交际方式存在的差异等。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理性的分析以及思考,进而逐渐学会表述,同时能够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文中表现的婚姻观、爱情观等进行评述。同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真实的语言材料,将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介绍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节日礼仪用语等,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视、听、读、说四维一体的训练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对其大量的口语练习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课堂中的交流越真实,越频繁,自然环境学习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也就越模糊。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对外语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哑巴英语”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根据英语口语表征、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健伟.初中英语口语表征及其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1).

[2]刘海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3(32):83.

[3]陈家仁.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106-107.

作者简介:

吴清瑜,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表征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定篇”及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铁锰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低温催化还原性能表征研究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