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妙用探究

2019-03-07 11:21平忠颖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独特性因材施教初中历史

摘 要: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可以激发个体学生的潜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展不同于所有学生的教育,注重个体,关心个体,和学生们平等相处,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和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是,才会更加有利于初中历史的教学。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历史;独特性;教学方法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

(一) 问题的设计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非常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学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时,教师要做到熟悉学生、了解学生,但是,这样做的话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自己是否具有孔子一样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呢?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累积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及时地去了解学生们,要知道每一名学生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基本家庭情况,然后再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设计问题难易的梯度。如,我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成了三个梯度,学生分成优异、良好、有待提高三个层次。这样一来,我只有选择好不同层次对象的不同问题,才可以做到让所有学生都有所习得。这时,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会让学困生们一问三不知,设计的问题太简单,会让优异的学生没兴趣、“吃不饱”、还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问题设计上要以启发为主,逐渐把他们引导到难题上,让他们不断去领悟。这样的话,我就让所有学生能够顺利地答题,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且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样亦不时地激发起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 不同的年级要因材施教

说个很多人都会忽略掉的问题,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情况肯定不一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件事的认知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说,初一阶段的学生,初一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知识是不一样的,上半年学生们刚开始接触历史,对历史也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历史的认识也是很感性的。初一历史上册讲授时,伴随着的很多神话故事一一“传递”,就可以把知识点教给学生了。因为,在这个阶段里,相比以后的课程来说,是很简单的,所以,初一上册的历史教学必须把学生们对历史这个学科的兴趣培养出来,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因为有了兴趣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到了初一下册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去引导好学生们,把历史教学的“是什么”转变为“为什么”,让学生们去开展讨论,再由教师讲解答案。这里,有了一个剖析的过程,是着实会让学生们加深印象的。此即是对于不同年级段所做出的转变。故而,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要注重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的全盘考虑后,老师才可以平稳地把学生们往更深层次里导引。

二、 层面和个体,因材施教的展示

(一) 以点带面,因材施教。

我曾经教过一个很有灵气的学生。这个学生脑子很聪明,但是也特别调皮,表面上很听话,其实内心总有自己的小想法,成绩一般,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脑袋往下看。我装作没看见继续讲课,然后突然走到他的位置那边,我在他的桌子里找到了7本小说,我大发雷霆,狠狠地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训斥他不争气、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自制力差等,最后好像还把他训哭了。试述理由:

1. 我要做到以儆效尤,具体原因是:这名学生的成绩一直上不去,这样不符合他聪明的特点,必然是有长期看小说的嫌疑。小说这个东西独具“有瘾性”的特点,看完这章还想着去看下一个章节,我大发雷霆的缘由是,必须要让他知道,我很生气,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让他知道,老师扼杀住他看小说的瘾,确实是为了他好!

2. 这位同学一直看小说,竟然没有学生举报他,这其中不排除他周围同学抱团为他打掩护的嫌疑,也不排除这名学生还有其他同伙的嫌疑,这可能是有一些学生都在互相看的原因。所以,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地震慑一下所有有这方面想法的学生。

(二) 个体因材施教需有耐心。

现在,班级里有一名女生,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很认真,但是,为人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历史成绩属于一般,可是,该名同学平时极少犯错,表现优异。我对她的评价为:这名学生只是接受能力差了些而已,历史成绩始终就是35分左右(满分50分),对她而言,这可能是正常的,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不能打击她,毕竟,因材施教要注重学生的个人性格这个因素。缘于此,我需要给她鼓舞。有一次考试,这名学生试卷第二面的试题,有一半没有做,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原因,她告诉我,她根本不会做,不想再念书了,她自己没有信心了,因为,一直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这时,我及时地给她打气,鼓励她:“你很棒,老师的试题是故意出的难题,到中考的时候,历史题是不会这么难的。”之后,我用以往的中考题试了试她的能力(当然了,我出了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给她做),该名学生她这次全做对了,我马上趁热打铁,立刻跟她说;“你看吧,你还是可以做到的!干嘛总想着放弃?你这是在抛弃你自己,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经过我的正确导引,这名学生本来就学习态度较好,这之后,这名学生学习更加认真,再后来,她的历史成绩自然是开始有了直线上升的态势。

三、 因材施教的教学反思

最后,我想说,因材施教必须要做到的是:和学生有效、及时的沟通,只有如此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收益,同时,我也认为,作为教师除了要做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得和学生之间有情感的交汇;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感觉。是的,如果上述这个前提做不好,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去好好地了解学生,长久下去,又怎么能够切切实实地去在教育教学过程里做到因材施教呢?所以说,作为教师的我们,必定要有耐心地对待学生,该柔和的时候就要柔和。最后,还得要提醒上这么一句,只有注意调动自己的眼神、手势、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及时地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导而勿牵”的引导,因人而异,方能做好做實个性化的历史教学。

作者简介:

平忠颖,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五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独特性因材施教初中历史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