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的分层教学

2019-03-07 11:21房胜平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摘 要: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总是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只能按照中间学生的水平上课。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教育不能只是针对少数人的教育,而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于是我尝试着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一、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几个层次,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学情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它包括充分准备、分层授课、分层测验、分层评价等几个方面。

二、 指导思想

(一) 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育要因材施教。

(二) 相信只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们都能有很好的发展,成为优秀的人才。

(三)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点,让他们每个人各尽其才,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三、 具体措施

(一) 划分组别

分层教学的实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对学生组别的划分非常重要,一般第一次接触学生的时候,我会准备一次开学测验,这套试卷中既有简单题目,也有较难的题目,当然大部分是中等难度的题目,接着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潜力组”“进步组”和“天外组”(取这样的名称是为了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三组学生的水平依次为低、中、高),同时强调,分组只是暂时的,以后根据各人的学习表现等不断调整。

(二) 充分准备

划分好学生的组别后,我在上课前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同组别的学生水平不同,所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也要有所区别,例如一些基础性内容可以要求全班同学都要掌握,某些拔高性的内容只要求“天外组”掌握;上课时课堂提问的一些问题哪些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哪些内容是针对部分同学的,这些都必须在上课前充分考虑并做细致的安排,同时每次上完课以后,尽快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还可以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对自己备课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它更加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自己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分层授课

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分层授课,分层授课如何进行呢?我们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上课前便明确了对各组同学的要求并让大家提前预习,要求A组的学生能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对于B组的同学,要求他们自己总结减数分裂各个过程的特点,对C组的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曲线图的形式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由于我在上课前具体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要求,因此学生上课时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学的也很轻松,每个人都信心十足。

(四) 分层练习

在分层授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强化,对于A组同学主要是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的习题,B组同学的习题难度有一定的拔高,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C组同学的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出对发散性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这些练习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一级的练习发起挑战,以《DNA的复制》一节为例,我是这样布置作业的:A组:记住并能描述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组要能完成DNA复制有关的计算,C组还要思考:体外复制和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条件一样吗?查找资料并进行比较,这种阶梯式的练习设计,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 分层测验

针对学生的水平有差异的情况,每次测验时我都准备三套卷子,三套卷子的难度分为较难、一般、较简单三个层次,每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一层次的试卷,当然大部分学生选择的试卷难度都是适合自己水平的,这样每位同学都在自己相适应的水平上进行测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测验成绩,能极大地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如果测验成绩有较大提高的同学还可以进入到高一级的小组学习,成绩有下降的同学则退入低一级的小组学习,为了让自己进入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学生肯定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在班级内部形成“人人争上”的良性竞争。

(六) 分层评价

每次测验以后,我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对于A组学生主要采取鼓励性评价,他们每前进一小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B组的同学采取的是鼓励加鞭策的评价方式,一方面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进行鼓励,另一方面明确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告诉他们努力的方法和方向,既让他们对自己保持信心,又促进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C组的同学,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信心非常的足,所以评价时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还有不够好的地方,鼓励他们不断超越和完善自己。

四、 心得体会

(一) 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真正让教育面向了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

(二) 分组时采用别出一格的组名,这些组名可以是老师先拟好了让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们课后自己去策划、设计,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们乐于接受。

(三) 课前的充分准备让课堂各项教学活动有条不紊,教师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也能有的放矢,同学们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尽情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 學生平时的练习和测验也采用了分层的策略,由于难度在大家的能力范围内,所以他们都能按时、按量地完成,避免了出现作业不写、试卷不做的现象,同时做题的正确率也比较高,同学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作者简介:

房胜平,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繁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