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讨

2019-03-07 11:21张元振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

摘 要:基于我国现阶段的高中课程教育背景条件,其中音乐课程教学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关注。高中音乐课程具备培养学生艺术品位以及欣赏能力的作用,高中生在经过基础音乐课程学习之后,在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更加重视对个人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未来艺术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从西方古典音乐欣赏角度出发,提升高中生的音乐感知与品位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全面深化,音乐教育作为小学到高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科目,需要在高中期间将课程学习效果进一步的提升。由于高中生本身在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都与小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在音乐课程学习期间,对音乐课程学习所获得效果与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学生在乐理学习方面,具备了基本乐谱便是或演唱的能力。其次是对专业的音乐作品也具备鉴赏或判断的能力。因此高中生本身具备的能力条件,无疑是给音乐教师提出的全新挑战,只有将基础知识与学生的欣赏品味能力同步提升,才能使得学生在有关古典西方音乐课程学习期间,了解音乐文化或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 西方音乐发展史在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期间的教学价值

(一)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经百年,巴赫、肖邦、德彪西等都是西方音乐人中的代表,而且数量庞大的演奏家、表演家、音乐家不计其数,其所产出的音乐作品的类型、特点等覆盖范围极为广泛。所以对这一历史发展背景,很多音乐教师在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期间的目的性、针对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首先需要对西方音乐发展史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理清其作为音乐文化遗产综合体。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期间,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或音乐接受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教师在对音乐课程编排期间,一般都会将教材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之后再到音乐作品中选取一些经典曲目进行品位或解析。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常常采用的教学顺序就是: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期间、现代音乐教育这一模式。相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是满足西方古典音乐史的发展历程的,整个知识框架结构都较为有效。但高中音乐教师在这个基本流程之下,注意课前对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作品进行融合讲解,那么整个音乐课程教学就会丰盈许多,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对教师讲解的人物进行研究分析,将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贯穿在课程学习的始终,更好的评析西方古典音乐。

(二) 教师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认识到西方音乐发展史之后,整个高中期间的音乐课程就会有一个核心引导。依据教材内容去剖析古典音乐内容,比方说涉及巴洛克有关的音乐曲目或风格特点,首先由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改建引导,那么学生就能对巴洛克有一个基本认识。此时教师再举例论证该阶段的音乐代表人物,如亨德尔、巴赫、斯卡拉蒂、泰勒曼这几位知名人物。将他们的代表曲目进行介绍完毕,让学生了解巴洛克风格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其中亨德尔的《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阿格里皮娜》等作品进行风格归纳,高中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兴趣,获得音乐课程学习的热情。

教师在讲述一个西方音乐人物期间,完全可以将作曲家、表演家的当时条件或历史事件背景在课程中进行叙述。尤其是一些音乐人物的一生十分曲折,学生在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在评析其音乐作品期间,带入自己的感情,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特点。教师在音乐课程讲解期间,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演奏视频,学生在调动多方面感官之后,就会获得一种更加直观、清晰的作品体会条件。同时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基本流程,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当然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可以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进行讨论或观念阐述,这样一个个阶段性的学习,就能将学生对音乐风格或代表人物的了解认识加强。

三、 西方古典音乐学习并不表示其脱离课程主体,独立存在

(一) 艺术科目之间的紧密联系

艺术之间都是融会贯通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下,其所产生的共性常常是极其类似的。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西方古典音乐赏析教学期间,需要将艺术作品、课程等内容上的融会贯通体现出来。西方音乐家在交响曲、协奏曲创作期间,常常会将诗歌与音乐创作联系起来。比方说席勒的《欢乐颂》,也是他利用自己的天才思维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所产生的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家、作曲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在对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学习期间,学生只有在体会音乐作品的同时,去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与基本的风格,就能将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全面提升。考虑到高中期间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并常常会偏好某一种音乐风格,所以教师在授课期间,重视各种音乐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课程学习期间,获得良好的音乐课程学习体验。

(二) 强调教学流程以及对高中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在开展古典音乐课程教学期间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依据前文所说的流程,可以将某一个历史时期如巴洛克、浪漫主义等时期的音乐知识进行总结。这对于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讲,其实也是复习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基于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课程有关的音乐知识,那么就会将历史背景与音乐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促进学生的学习整体性。再次,就是教师可以将古典音乐中风格迥异的音乐人物进行对比,高中生就能在教师的培养之下,将音乐作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知能力加强。再次,教师对学生进行欣赏能力培养期间,一定要注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输出”,学生在学习古典音乐之后难免会获得启发,这时经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学生也很有可能创造出一些理想中的音乐作品,提升个人的能力。

四、 结语

高中音乐课程教學期间,在讲解到西方古典音乐期间,教师需要将音乐作品、代表人物等结合教学流程进行,学生因此就会获得一条感知音乐魅力的途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获得实践操作的依据条件。在审美品位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寒梅.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下),2016(10):75.

[2]宿智杰.浅谈高中音乐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5(3).

[3]周雪凝.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西方古典音乐[J].科研,2016(11):00085.

作者简介:

张元振,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贾汪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