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游戏与幼儿社会化发展

2019-03-07 11:21陈凯伦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自主性社会化

摘 要:现代教育逐渐重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所以自主游戏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特别重要。通过这个游戏,深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社会化发展水平,能有效、持续地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引导使其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性;自主游戏;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将社会价值观、学习角色和技能内化、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社会化,以便使社会行为的外部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社会化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特征,只有在人类社会才能实现。

一、 自主游戏中区域的设置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物理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所以在设置区域时要注意这些:

(一) 幼儿现阶段区域设置目标

自主游戏是一个模拟“小社会”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在环境和同伴的社会互动中发展起来。因此我们用柜子对教室进行划分,分有科学区、美工区、图书区等,依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以及幼儿相对应的社会化阶段目标来设置区域。鼓励幼儿对社会化有初步了解,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以及行为习惯,能得到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二) 幼儿社会化进程与区域设置

游戏往往能反映幼儿的生活,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对社会关系有所了解。区域设置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好的区域设置帮助幼儿从简单的社会层次发展到复杂的社会层次。

(三) 幼儿社会化行为与区域设置

区域设置主要有:空间设置、环境设置、材料设置等,这些设置对幼儿社会化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1. 空间设置

自主游戏中给幼儿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而且每个区域中游戏的人数在区域中都有所体现。如在图书区垫子外贴上5双脚印,那么今天去图书区的幼儿都有一张区域游戏牌。当幼儿需要离开去喝水或穿衣服时,他的游戏牌只需放在区域游戏中的游戏牌区,就表明他还在这个区域游戏。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2. 环境设置

有研究表明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布置过于夸张易使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或使幼儿感到焦躁。

3. 材料设置

材料包中的半成品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自主制作来激发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等。还可根据不同主题,更新、增添一些主题活动的材料。幼儿可以随时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活动内容。

二、 自主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与幼儿社会化的关系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影响所替代不了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不能代替幼儿做决定。但幼儿在受到一定事物的影响后,根本无法实现幼儿自身的发展。这就告诉教师,游戏中引导幼儿自主游戏,不多加参与幼儿游戏。另外,教师可以在游戏中作为幼儿的朋友,或者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孩子的表现和反应,可以感觉到他们的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注意观察幼儿,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游戏中的实例,对幼儿今后自主游戏的内容再加以改善。通过教师的专业观察指导,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我主要采取这两种观察方式:事件取样法和等级评定法。

例如:事件取样法,以一件事来了解幼儿所发生这一行为的过程及原因,能与相关事件进行比较,更好地进行对比。在出现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时,我们往往采取事例来对此行为进行定义。因此常采用事情取样法运用于此类行为中。

例如:随机选择某所幼儿园中的一个班级:大班。选取班级中三十名幼儿,其中男孩子有十六名,女孩子有十四名。在观察中根据幼儿出现的行为,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有暴力倾向的,用手推、打来阻止他人,与他进行争抢。如:在小舞台表演时,幼儿A为了不让别人来台上表演,自己想独自占领舞台;幼儿B在银行取款时插队等行为。

二是有目的性的,采取踢、推、踩等行为去攻击另一个人。如:幼儿C不给幼儿D玩一样玩具,说他没有遵守游戏的规定,便动手去打人;游戏中幼儿C认为幼儿D一直吵闹他,便与幼儿D进行推搡等。

观察结果表明女孩的暴力倾向偏少,而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偏多。幼儿往往在发现暴力倾向行为时,会主动告诉老师,希望老师来帮助他们。而很少幼儿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其实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幼儿所产生的这一行为以自主游戏的方式进行反馈,并解决。通过“模拟社会”友好和平的文明行为,鼓励幼儿对攻击性较强的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引导幼儿尝试对游戏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

开展游戏时,先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教师尝试做一名旁观者,对游戏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幼儿兴趣是游戏主题能开展的支点,幼儿的自主、热情贯穿于游戏中。

三、 自主游戏后的分享交流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在自主游戏结束后,教师及时对今天的游戏进行小结。與幼儿一起讨论今天幼儿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是对今天游戏的总结,引导幼儿注意游戏中的不足之处,下次能有所改善。

(一) 适宜的交流方式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1. 谈话式的交流,如:师:今天你们在建构区里搭了什么呀?幼儿:游乐园里的摩天轮。师:真不错,那你和大家来说说你搭的摩天轮是什么样子的?幼:……

2. 多媒体式的交流。通过拍摄一些幼儿的活动过程,讲评时请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

3. 参观式的交流。欣赏一些好的游戏方式。

4. 讨论式的交流。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分小组进行交流。

(二) 适宜的交流内容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自主游戏中教师在这个活动中的目标是向幼儿未知的内容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间相互多交流,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人们倾向于用否定的词语来描述儿童的早期发育特点,如低水平、模糊、不稳定、不成熟等。往往变成了“成人中心主义”,这告诉我们要改变思维,相信幼儿自身的潜力,对幼儿早期心理发展适应性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邓诗颖.角色游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教育与管理研究,2012(5):88.

[2]浦玉蓉.幼儿户外游戏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学前教育,2010(5):2.

[3]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施燕.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作者简介:

陈凯伦,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主游戏自主性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指导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