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P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病毒感染的影响

2019-03-08 01:52刘婷陈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危型阴道镜细胞学

刘婷 陈红

作者单位:430000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刘婷(进修医师,现工作单位为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陈红]通讯作者:陈红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一组子宫颈的病变,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可分为Ⅰ、Ⅱ、Ⅲ级,其中高级别CIN 为癌前病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众所周知,持续性HPV 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且无有效方法治疗HPV 感染[1]。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轻、中度中,CINⅠ60%会自然消退,若细胞学检测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应予以治疗,阴道镜检测不满意或子宫颈内膜刮取术(ECC)阳性者,推荐宫颈锥切术[1];所有的CIN Ⅱ和CIN Ⅲ均需要治疗。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 Ⅱ和所有CIN Ⅲ通常需行子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和冷刀锥切术[1],但术后仍有一些病变残留或复发,仍有风险发展为宫颈浸润癌[2]。LEEP 治疗后,CIN 患者感染HPV 会有影响。本研究分析CINⅠ和CIN Ⅱ患者接受宫颈LEEP 治疗后HPV感染的变化,以及LEEP 后CIN 患者持续HPV 感染对于早期预测CIN 残留或复发及预防CIN 癌变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于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妇科进行阴道镜检查,基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HPV 分型为高危型HPV 感染的高危宫颈病变,CINⅠ或Ⅱ级并进行宫颈四点活检病理确诊的患者98 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6~59岁,平 均(36.8±6.2)岁,其 中CIN Ⅰ级16 例,CIN Ⅱ级82 例,行LEEP 术,检测术后6 个月、12个月及24 个月宫颈液基细胞学和HPV 分型,将术后6 个月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CIN 病变者定义为残留;术后12 个月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CIN病变者定义为复发。

1.2 方法

1.2.1 HPV 分型检测 采用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试剂盒(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HPV 27 种分型检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26、53、82、6、11、40、42、43、44、55、61、81、83)。HPV 定量检测: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盒(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定标本中病毒HPV 分型。

1.2.2 LEEP 宫颈环形电切术 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予以复方碘溶液涂抹宫颈,并观察颜色变化,确定病变范围。使用美国Ellman 高频电刀,切除范围超过宫颈病变外3.0mm,深度为10~15mm,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并将切除物定位标记送病理学检查。

1.2.3 术后随访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诊,分别为6 个月、12 个月及24 个月,进行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27 种分型检查,在随访中如发现液基细胞学和(或)高危型HPV 异常者,按宫颈病变诊疗规范进一步诊治。以阴道镜、病理学活检诊断残留或复发。任何1 种HPV 阳性均定为HPV 阳性,连续≥2 次检测到同一类型的HPV 即称之为持续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EEP 治疗前后HPV 感染率比较 术前HPV阳性率为93.88%(92/98),LEEP 术后6 个月为34.69%(34/98),术后12 个月为12.24%(12/98),术后24 个月为10.20%(10/98),LEEP 术后HPV感染率持续下降,LEEP 术前与术后6 个月HPV 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P<0.05)。

2.2 LEEP 后6 个月不同预后患者HPV 持续感染比较 98 例接受LEEP 的CIN 患者,经病理检查与阴道镜检查确认病灶残留6 例,复发4 例,消退88 例;术后6 个月HPV 持续感染率10.20%(10/98);CIN 残留或复发患者HPV 持续阳性率与消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预后患者HPV 持续感染比较

3 讨论

CIN 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包括CIN Ⅰ、CIN Ⅱ、CIN Ⅲ,其反映宫颈癌的不断发展。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必要条件[3,4]。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目前,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推荐用于治疗高级别CIN 患者。其中LEEP 操作更快、出血较少、恢复快,是宫颈锥切的首选手术方法,CIN Ⅰ、Ⅱ患者接受LEEP 治疗6 个月后HPV 清除率为65.31%[5],但由于绝经、吸烟或被动吸烟、曾患妇科病,以及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阴道微生态平衡和局部免疫情况可能是影响HPV 转归的重要因素[6],LEEP 治疗后,可能导致CIN 患者病灶残留或复发的风险,也可以作为预防及筛查高危人群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高危型HPV 感染是CIN 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原因[7,8],持续感染高危型HPV 患者发生CIN Ⅲ的风险增加100~300 倍。本研究结果显示,98 例接受LEEP 治疗的CIN 患者术前HPV 感染率为93.88%,而术后6个月感染率为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EEP 术可清除HPV,中断感染细胞的恶性转化。此外本研究发现CIN 患者接受LEEP 治疗后,经过2年的随访,89.8%(88/98)患者HPV 转为阴性,未转阴的患者中,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可能是某些患者治疗后残留和复发的原因,提示HPV 感染与CIN 密切相关[9]。在高危型HPV 感染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与HPV16 和18 型感染显著相关。一项荟萃分析显示,HPV 对亚洲女性HPV16 和18 感染宫颈病变的浸润性宫颈癌影响为69.7%[10]。术后HPV 持续感染与CIN 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此外,HPV 检测对预测术后残留及复发有较高的敏感性,一项研究对107 例CIN 患者术后进行严密随访14 个月,发现HPV 检测对评估CIN复发的敏感度为100.00%[11]。而本研究术后6 个月CIN 患者HPV 持续感染率为10.20%,其中残留和复发患者HPV 持续感染率为80.00%(8/1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从而提示HPV 持续感染是LEEP 治疗后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LEEP 术后进行HPV 感染的持续监控有助于预测CIN 患者LEEP 后病灶残存情况,提示CIN 复发可作为一项术后重要随访指标。

此外另一项研究发现[12],高危HPV 感染是CIN 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一项对30 岁以上细胞学正常的女性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生CIN Ⅲ及以上病变的HPV16 型阳性女性概率达到20%,HPV18 型阳性女性发生CIN Ⅲ及以上病变的概率接近16%[11]。总之,HPV 感染在LEEP后CIN 患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与CIN 的预后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监测HPV 持续感染、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CIN 和宫颈癌的关键。CIN 患者采用LEEP 治疗后,大多患者HPV 在2年内转阴,未转阴的CIN 患者必须定期复查和随访以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危型阴道镜细胞学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