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生活中的人性纠葛

2019-03-10 13:46邢小娜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写实

邢小娜

摘要:尹学芸的中篇小说《李海叔叔》以朴实而深厚的感情追忆了“我”家与李海叔叔一家之间从相识到深交再到逐渐疏离的全过程,时间跨越长达三十年。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娓娓道来,其中夹杂着对往事的怀念,深思和悔悟,落笔中显示出厚实的生活底蕴和深切情感渊源,笔触顺畅而又自然。同时,文章中深含着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家与李海叔叔一家之间的悲剧。

关键词:写实;人情与人性;《李海叔叔》

尹学芸以自己的笔触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斟字酌句的建构文学作品,在《李海叔叔》这篇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部中篇小说,作者在文章中以三十年为时间跨度,用朴实的笔调追忆了“我”家与李海叔叔一家之间从相识到深交再到逐渐疏离的全过程,塑造了不一样年代生活。这篇小说跨越地域,跨越时间,跨越情感,以真挚而厚重的情感诉说了两家人错综而复杂的情感演变。原本相互依存的双方,没有经受住时间的冲击以及人性深处的顽疾的腐蚀,最终演变成两个家庭的“悲剧”,让人认识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总是支配着人做出一些或遗憾、或悔恨的事情。

尹学芸的文章明显致力于将小说“真实化”,力图发挥小说家的职能从根源上揭示隐匿的生活,还原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以一种极似拍电影的“伪纪录片”手法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无形中拉近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文章中,厚重的生活底蕴给作品带来强大的生活支撑,生活细节的描绘使文章看起来真实可靠,记录生活形态从而反映具有生活价值的故事,或悲伤,或欢愉,或不便以及羞于启齿的内省,进而进入更深的层次,窥破事物的本质与人物的潜意识。尹学芸非常擅长挖掘细节处的特点增添文章魅力:“叔叔打着饱嗝坐在炕沿上抽烟。”(1)李海叔叔再一次吃上了家里难得吃上一次的面条,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不舍得吃,故意错开吃饭的时间省下细粮和家里人一起吃杂粮饼子,这一行为让人感动之余又不免辛酸;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李海叔叔一人独吃整盆面条,“打着饱嗝”的滑稽形象,强烈的人物对比为后来“礼尚往来”这一基本人情的失衡而埋下伏笔。

记录细节处生活实态和相反形态这一手法使文本所描绘的内容看起来十分亲切,在人物塑造的运用上不仅增添了人物的表现力,更加体现文章内涵的深重感。文中对“我”父亲和李海叔叔回来之后有过这样一段描写:“两个人回来时,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一黑一白两张脸都冒着一种圣洁的光。”(2)这里的“一黑一白”相反形态的文字用的极其精妙。首先,父亲的脸比较黢黑,起因于常年干活的缘故,而李海叔叔脸皮比较白,“高身量,白皮肤,重眉大眼,大背头一根不乱。”(3)从这可以看出,外在形象上,父亲经常干活,劳作居多,是典型的农民工,与李海叔叔文弱书生的知识分子形象截然不同。其二,从内在心灵上看,还可以指向另一个层面,即心的“黑”与“白”,父亲肤色黢黑,经常干活,但是心底十分淳朴善良,会时常攒出一大批粮食给接济李海叔叔家,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孩子拖着极重的粮食翻越陡峭危险的山路,不远百里帮李海叔叔度过“艰难”。父亲怀着一颗纯洁干净的心对待李海叔叔一家,他真诚的希望自己家里的帮扶可以改善兄弟的困境,两家的关系也会愈发紧密。而李海叔叔相对父亲和我家来说更多的是“葛朗台”般的存在,形象上也不免受到争议与埋怨,在我家也日受冷落。在这里,承担了一种“黑”的形象。于是,此处的“黑”与“白”相反相生,互为张力。真挚而平实的情感增添了作品的厚重感和真实感,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提升了文章的力量。

纵观全文,尹学芸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勾勒生活,无论是环境、人物和地点,都侧重于表现的生活化和真实化,大量的细节描绘和对比落实在笔触之间,透过生活的表象挖掘隐匿的生活与人性,而由不得不深思,李海叔叔作为“我”家艰难岁月里的朋友,为什么多年以后再次重逢,他却从座上宾变成遭全家嫌恶的存在?追根究底,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人情失衡

儒家思想确立后,义利伦理价值观决定了传统经济社会人情成为社会发展的规范。人情关系凭借着强大的社会根基,对每个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中国的文学文化有也着深刻的影响。人情是人与人交往的情感依靠,孔子认为,人情是人的本性,礼尚往来是人情感维系的关键。人情往来在作家的笔下也频繁出现在学作品中,尹學芸的这篇小说可以说就是一部“人情小说”。所谓人情小说,称为世情小说,指的是描绘如家庭纠纷、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内容的小说。最著名的就是《红楼梦》。在《李海叔叔》中,则是通过对“我”一家和李海叔叔一家两家人的关系变化为主线,通过对过去现在的种种事情的描写,体现了两家人在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这里面最明显的就是对“礼尚往来”的人情的突出。以此人情为基准,形成了一架大天秤。

一开始,李海叔叔和“我”的父亲结识,并成为了拜把子兄弟,两家人通过李海叔叔维系了起来。父亲每年都会给李海叔叔家大量的物资,以期能够改善其贫困的生活,而李海叔叔则充当了“我”的精神上的朋友,两人通过信件来往沟通了关系。在贫困年代照顾比“我”家情况更低迷的李海叔叔,父亲无怨无悔真心帮扶,因为兄弟情义。不过,随着李海叔叔家的情况逐渐改善,甚至逐渐超过“我”家,这种情况下,李海叔叔只做炫耀者,而不当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回馈者,人情的天秤逐渐倾斜,不安的种子日渐在“我”家人的心里发芽,最终的后果是造成两家无法消除的隔阂,以致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提起李海叔叔,母亲甚至不“不记得了”,或许母亲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愿记起。中国历来就有“同情弱者,痛恨强者”的文化心理,强者帮助弱者天经地义,他可以不计较得失,但当有一天曾经的弱者变为强者,尤其变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强者,无疑会招致曾经的强者内心的抵触。“我”父亲与李海叔叔无疑就是如此。

二、人性驱使

虚伪与虚荣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与生俱来,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存在,时不时冒出来,驱使着人做一些或后悔、或遗憾、或不得其解的事情。在“我”长大,与李海叔叔家的孩子们重新相遇之时,“我”忽然生了这样的疑惑:虚荣与虚伪是一对孪生姐妹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这些人性是人的影子,时不时出来一下,不自觉的推动事件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多年以后的两家再次重逢,本应是一个“大团圆”得结局,然而终因苦梨峪之行,“我”和丈夫,姐姐,姐夫去看李海叔叔家的人,这一事件导致两家关系彻底走到了尽头。因为婶婶的改嫁被发现终究使得和自贡兄妹本就薄弱的的情感维系基础彻底消亡。回程之时,“我”感慨万分,想到了和李海叔叔少时通信的过往,想到后来大老远来看父亲时全家人的冷漠,于是终于发现潜藏在骨子里的虚伪与虚荣成为“我”家与李海叔叔一家彻底决裂的最后帮凶。自贡等人羞于见“我”,而“我”也愧于未见叔叔的最后一面。人性本就复杂,建立在人性上、道德上的人情也是扎根于此,同样复杂,简单的一句“礼尚往来”并不能概括所有的交际,虚伪和虚荣同样时常出现,他们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共享“人性”这同一母体,每个人做出的所有事,无论是遗憾的、错误的,还是正确的,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被历史的长河冲刷成各种样子,因此也就形成了人间百态,因为是人,就免不了人性的存在。

尹学芸在《李海叔叔》这篇小说中,通过李海叔叔由最初的为“我”家的座上宾演变为被全家人所厌恶和嫌弃的整个经过,展现了一幅汹涌着人性复杂而纠结的生活情态画面,揭示了生命中经受日常生活的打磨是常态,而克服人性的驱使确实艰难而不可把握的。

注释:

尹学芸.我的叔叔李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7.

尹学芸.我的叔叔李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9.

尹学芸.我的叔叔李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7.

猜你喜欢
写实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浅议《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