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与末》的叙事学分析

2019-03-10 13:46胡倩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叙事分析

胡倩

摘要:马哈福兹是有着极强的历史责任感,他每部作品都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始与末》以一个家庭四个孩子在父亲突然去世之后的人生轨迹来折射整个埃及社会的悲剧,企图唤醒埃及人民的良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在《始与末》中,马哈福兹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控制的及其狭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让人感觉到整个社会的无奈与悲哀,本文试图采用叙事学的方法解读《始与末》,分析小说的叙事艺术和写作技巧。

关键词:《始与末》;叙事;分析

一、叙事视角

小说《始与末》属于外视角的全知叙述。外视角的全知叙述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模式,叙事者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他是全知的,他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马哈福兹的大部分作品,如《历史三部曲》、《新开罗》、《梅达格胡同》、《开罗三部曲》等都是用的外视角,借用外视角,叙述者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如指掌,既可以知道他们所看到听到的,又可以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

《始与末》一文共九十二章。第一章是这样开始的:(1)

陶费吉亚学校静寂无声。一名军官无精打采地望着那条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各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室。然后,他朝三年级的教室走去,轻轻地在门上敲了几下,请求进去。走进教室后,他在教师手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教师立刻望着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学生,高声叫道:

“侯斯尼·米卡尔·阿里!”

从文章的开篇我们便可以看到,叙述者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向我们讲这样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他扮演着一个全知的上帝的角色,高高在上,俯瞰一切。

而《始与末》一文中,全知者视角运用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剖析人物内心的心理,以此达到刻画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的目的。

如小说在刻画侯斯尼这一手母亲宠爱的小儿子的形象时,就经常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暴露人物的性格缺陷。在父亲去世办葬礼时,作者这样剖析侯斯尼的心理:

父亲的葬礼越来越近了,侯斯尼心里忐忑不安,翻腾不停,这是他心中的悲哀。他本来希望父亲的葬礼能够办得隆重一些,符合父亲的身份和地位,他喜欢在人们面前炫耀一下这些。可是,他的两个哥哥并不看重这件事情,所以他把葬礼看成了和死亡本身同样不幸的事件。

通过侯斯尼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人物形象,家庭已经生活困难,但他还希望葬礼排场能够更大一些,全然没有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

在小说中的许多章节中,叙述者既超脱出来,客观冷静的描述每个人物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人物的挣扎与偏失,又进入每个人物的内心,设身处地的写他们坚守的立场和内心的感受。又“入”又“出”的双重视角,即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和人物的限制视角相结合,展示给读者最大量最全面的消息,让读者在纵观全局的同时感同身受,内心为每个人物的挣扎与选择而感到五味陈杂。

二、叙事时间

从时序而言,《始与末》中的情节发展叙述多依照自然时序,即顺叙。叙事按照对话和情节发展的先后而展开,故事时间与文本叙事顺序不发生倒错。

通读完全本小说,我们按照情节先后顺序来梳理的话,可以看到《始与末》中四个孩子的故事线索是:

奈菲萨因贫穷不得不去当裁缝,遇到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塞里曼,与之相爱但未能结成姻缘,因此堕落为妓女,最后被弟弟逼迫的跳河自尽。哈桑整日游荡无所事事,最后为了生存沦为打手和毒贩子,被警察四处追捕。侯赛因在完成高中学业后为了养家糊口,放弃继续学业去外地工作,并为了家庭不能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最后向被弟弟抛弃的姑娘巴海娅求婚。侯斯尼在窘迫的家庭条件下却靠哥哥姐姐的支持一直学习,最后成为一名陆军军官,却忘恩负义,抛弃从前的未婚妻,想要攀高枝而未能成功,在逼迫姐姐跳河自尽后,内心不安,最后也跳河自尽。

马哈福兹在全文叙述的过程中,很少为了设疑或是引起人们的兴趣而打乱故事的发展顺序。顺叙可以让文章的层次与生活实际相一致,使小说条理清楚、有头有尾、结构完整。

时距存在于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长短的比较中。罗钢先生认为,“研究时距作为一种技术问题自身并无价值,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作品的节奏,每个事件占据的文本篇幅说明了作者希望唤起注意的程度,而对某一因素的注意以及这种注意的程度则需与其他因素相比较才能确定”。(2)热奈特将时距的运动概括为概要、场景、省略、停顿四种。

《始与末》在时距上主要表现为场景。场景即叙述故事的实况,一如对话和场面的记录,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大致相等。它的两个基本构成是人物对话和简略的外部动作描写。《始与末》全书共九十二章,大多数章节都离不开人物之间的对话,如第十八章,描写侯斯尼假装掉手帕在巴海娅家,借机多接触巴海娅后回到家,哥哥侯赛因发现他的不对劲,作者这样写到:

侯赛因从桌子上抬起头,用惊讶的目光望着他,然后问:

“你怎么啦?”

侯斯尼“嘿嘿”一笑,没有作答。

“你的课上完了?”侯赛因用颇有含义的口气问他。

侯斯尼一边往床上倒,一边问:

“难道我嫌的与往常不一样吗?”

“那是毫无疑问的!”

叙述者未做任何评论,读者的阅读时间基本相当于人物的说话时间,犹如舞台上的现场表演。

除了明显的场景叙事,《始与末》中也有一些概要与场景交替运用。

如文章第三十六章:

接连几个星期,兄弟俩忙着考试。勤奋的努力终于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侯赛因升入了五年级,侯斯尼升入了四年级。他们都明白自己必须成功,因为家庭的状况再也承受不了新的挫折了。

第五十二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侯赛因虽然很难有机会见到姑娘,但是她的形象从来没有在他的脑子里消失过。哈萨姆先生呢,他对所有的事情都佯装不见,仍然是那种唠唠叨叨的老樣子。在这段时间里,家里的消息对侯赛因来说,始终没有间断过。

这两段叙事的感觉明显不同于之前的场景叙事,只是概述了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和经过,属于叙述时间的一种加速运动。这种场景和概要的交替运用,让文本时间处于加速和匀速的交替之中,从而使概述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运动感。

与叙事节奏相关的还有叙事频率。主要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热奈特将事件次数与叙述次数的关系概括出四种情况:发生一次讲述多次、发生多次讲述多次、发生多次讲述一次、发生一次讲述多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始与末》中较常见的是发生一次讲述一次与发生多次讲述多次。如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不得不卖家具这一事件多次发生,且并被多次讲述,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叙述的次数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家庭确实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由上可知,从叙事时间的安排上,马哈福兹使用场景的匀速叙事使节奏平静和缓,娓娓道来,再运用概要叙述以及频率变化,使得叙事节奏在总体的平缓状态下张弛有致,让我们在安静流动的氛围中,看到一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叙事声音

以人物为中心是马哈福兹经常采用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主要特征是以人物命运的变化、发展为线索,突出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成长或堕落过程。《始与末》之前马哈福兹小说多采用单线发展结构,到了《始与末》,结构严谨的单线发展开始转变为双线发展,以家庭中的小儿子侯斯尼和女儿奈菲萨两人在父亲死后各自所经历的爱情为平行线索,同时又以大儿子和二儿子侯赛因的经历为辅线,讲述了一家四个孩子在父亲死后各自所走的艰难道路。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每一部小说的叙事声音离不开“叙述者”、“作者”和“隐含作者”这三个要素。

小说《始与末》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叙述者所看到的一切可以说是马哈福兹在埃及所看到的一切的一个缩影。谈到《始与末》的创作时,马哈福兹说:“我在孩提时代便结识了它们。当我深入写下去的时候,我则完全忘记了当初设想的那些完美结局,我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悲剧,这是我在孩提时代与他们相处时所未曾想到的悲剧。(3)在该小说中“贫穷”是经常出现的字眼,这也是马哈福兹在埃及社会所看到的令人悲哀的现实。故事以侯赛因和侯斯尼被告知父亲去世开始,此后因为抚恤金迟迟拿不到而且数量很少,贫穷成为母亲做每一个抉择首要考虑的事情,虽然每个人物的悲剧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贫穷始终是笼罩在这个家庭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贫穷哈桑贩毒、奈菲萨卖身、侯赛因辍学且吃吃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打算。马哈福兹借通过叙述者之口,讲述了每一个人的挣扎,每一个人的选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家庭的痛苦与无奈,一个社会的落后与贫穷。让每一个埃及人民反思自己,反思社会,从而改变现实。

而通过小说的阅读,读者也可以勾勒出一个对社会现状进行批判、忧国忧民、具有犀利眼光的作者形象。所谓“文如其人”,现实中的马哈福兹也是这样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者。马哈福兹投身创作的每一阶段都与他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1919年埃及取得了反英斗争大胜利,但是胜利果實被大资产阶级窃取,百姓民不聊生,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于低潮,而当时的阿拉伯文化届却以启蒙与救国为己任,旨在探讨埃及社会未来的发展,以海卡尔和塔哈侯赛因为先驱开创的社会分析小说为马哈福兹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始与末》就是在这种借鉴的基础上让人们通过悲剧的故事去思考、探索悲剧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悲剧的道路。

四、结语

通过叙事学来解读《始与末》,马哈福兹的写作意图和特色清晰可见。小说通过深刻且切合当时埃及社会现状的主题贫穷展开,主要通过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将故事娓娓道来,给人客观、公正、真实之感,兼以人物限知视角,让人能够更好的了解人物的内心,了解每一个人的难处与挣扎。而在叙述时间上场景和概要的交替,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流动的快慢,赋予了小说节奏感。采取两条主线并进的叙事结构,让读者看到即使在贫穷之下,埃及社会男女的处境也是截然不同。而马哈福兹通过这部小说也表达了自己的声音,揭开反英胜利之后埃及社会的一角,展示一代痛苦挣扎的青年人,以唤醒埃及人民,为改变贫穷的社会而奋斗。

注释:

本文所引用的《始与末》中文译文均来自马哈福兹,《始与末》,袁松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下不再一一注释。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5页。

马哈福兹,《始与末》,袁松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前言第3页。

参考文献:

[1] 罗钢.叙事学导论 [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马哈福兹.始与末[M].袁松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叙事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