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体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2019-03-10 13:46孔德会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汉字结构汉字

孔德会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在书法、绘画、科技、汉字等各个领域,本文就其在汉字结构中的基本精神进行探究,从写实主义精神、人体本位精神、原始社会条件这三方面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力求从这三个角度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汉字;汉字结构;基本精神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载体,因为它不仅继承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还展示了中国文化丰富的成果。汉字不仅是构成汉语的符号,更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一横一竖一撇中都蕴含着历史的大智慧,在发展过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反映出古人的正统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等多种信息,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汉字由图形、符号文字发展成为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的方块字,并不是一种偶然性的结果,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已。在四种造法中,象形字是最基本的。纵观象形字,有的取决于事物的外形、有的取决于事物的意义,而这些物是天地间的客观存在,是人的智慧的结晶。

一、写实主义精神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最好的體现了这一特点。许慎对于“象形”的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诸拙,日月是也。象形字可以这样理解,就是通过描述事物的样子或者描画事物的形状来表示汉字汉义的一种汉字类型,它是一种最原始的描摹,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同时它是又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极为相似。

对于现代汉字中仍有部分汉字保存完好,多为一些独体字,所以在汉字教学初期仍然可以从象形字角度出发,来讲解部分独体汉字,例如:瓜、羊、牛、月、雨、口等象形的写实性。即便是会意字,也法队两个成两个以上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去象征和它的意义。如“家”,为,在甲骨文内写成即内有猪,象征私有财产。大约原始社会的私有财产是从有图的,不妨比较一下“家”、“国”二字。“国”甲边原为“成”,即“域”,一一个大范围的地域,当然是“国”。厘子里有猪,自然就是“家”了。如“保”本义是抚养,引申为保护,甲骨文写作作解,金文写作,是一个大人护养着个孩子,关心备至。如“半”,本义是4栏,甲骨文为,金文为,外边是圈,里边是牛。

汉字的写实性,也从一个侧面剖析了中国人所崇拜的实用主义精神,汉字的发明目的即是被应用,那么如果汉字字形与意义相差太远,在汉字发展的早期起不到记录、描述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这与中国人在礼物的 选择上多送水果、用具等工具有着极大地相识性,两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精神。

二、人体本位精神

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因为有了人的体验,一切事物的好与坏才有了意义,所以,在目前看来,还是存在一大部分的结构是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或者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这样,就以人的整体部位如人(单人旁)、身,分体部位如头(页、首)、面、目,外(自)、耳、用、口、手(提手旁)、足,牙、齿、心、骨、肉(月)等以及人的动作作如言、走等构成无数字。即使是动物的感觉和行为,也由人的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去代替,如动物的口、耳、鼻、足等并不专门造字牛吃,羊吃,狗吃,都都用人的“口”吃;即使是狼嚎,虎嘴,狮吼,也用人的“口”去做。那么,“孕”字是谁的动作呢?是人的肚中有子,显示了人的整体部位。

这种人体本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以人文本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典籍里就有“人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这样一种思想。所谓最灵就是最有灵性的,最贵就是最重要的,万物中间哪一个东西最重要呢,就是人。

三、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有关,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映在造字方面,如与“田”字有关的“男,砖、句”等,与“禾”字有关的“秦,稷、稿、秋,利”等,因此这些字就成为构成汉字的基础部分,大批形声字的“形”都来源于此。正是有了偏旁的出现与归类,人们对汉字的意义才做到了有据可循,历经千年却仍然能够从文字中读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它为记载和传承着中国文化,作出了光照千年的贡献。

中国文化也因汉字的出现,才能够得以传承,文化是种内在精神,如果没有汉字书面的记载,那么中国特有的精神有极大地可能性将会失传,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也不能够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说,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做到了文字中有文化内涵,文化内涵需要通过汉字才能得以体现,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我们对文字所赋予的文化意义由于时代的变化,也绝对不会是一层不变的,只有不断地了解汉字,深入理解它在那个时代所传承的精神,才能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为汉字的传承、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裕祯等主编.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王人龙.汉字文化与天地人的关系[J].汉字文化,2003 (03).

[3]张福龙.汉字文化学综述[J].语文学刊,2013 (06).

[4]何九盈等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汉字结构汉字
汉字与汉字文化浅谈
一笔变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