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美育功能探析

2019-03-10 13:46韩丹师会敏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作品美育

韩丹 师会敏

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美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三方面着重探讨了如何把美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相结合,进而把“以美育人”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实处。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美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习和贯彻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目前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是需要尽快补齐学校美育工作中的短板,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从来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教学资源,在唤醒青年大学生文学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健康的心灵情感,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并不太让人感到满意,综合表现在参考引用教材重理论性和史料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单调枯燥;与课程配套推荐欣赏的入选文学作品多以压缩和节选为主,作品的艺术性得不到充分展现;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师教授为主,过分注重知识点的单纯讲述,缺乏贯穿教学始终的美育理念,而学生虽有审美追求,却缺乏主动的审美鉴赏能力,对文本的理解流于表面,难以进行审美层面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因此,课程的美育功能未能得到彰显,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也未能得到实质性提高。由此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要认识到文学的价值始于审美,终于审美,将审美教育贯穿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各个环节,在目标上传承中华美育精神之美,在内容上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素材之美,在教学形式上体现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之美,三者合一,激发学生美的兴趣,催生学生美的情绪,培养学生美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习总书记强调要“以美育人”。“以美”是内容也是形式,“育人”是关键也是目标,“以美育人”就是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具有向上的审美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向的审美能力的青年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改革也应以此为核心。

首先,培养学生向上的审美价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涵养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又因其源头是五四文学,肇始于1917年初发生的新文学革命,因而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和昂扬向上的力量,相对于当下商业导向严重的各种网络文学,对于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懂得、认同、追求中华美育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客观记录,是中国迈向民簇复兴的真实反映,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孕育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理想信念之美、家国情怀之美、品格情操之美,在网络快餐文化泛滥、鸡汤软文盛行的当下,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兴发感动和感化作用。

再次,培养学生正向的审美能力。青年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启迪学生的美好心灵,也在于激发学生崇善致美兴趣。当下的网络文学、快餐文化存在着诸多以丑为美的现象,歪曲了正向的审美观,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巨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既比古代文学的遥远晦涩多了一份亲近直白,也比外国文学的异质隔膜多了一份血脉传承,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美感的接受、互动和共鸣,启发学生主动的精神体验和美感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新选择

以美育人,“以美”是手段,也是内容。作为内容,“以美”即依托美的内容去“育人”。中国现当代文学体系庞大,作品繁杂,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时有限,对于文学史脉络的梳理已属不易,全面覆盖讲解作品更无可能,尽管市面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众多,但因编者的文学认识和理念不一,编排的体系和选择的作品也有很大不同,其内在的逻辑体系也彼此有异。在此情况下,要确定“以美”的内容,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点。

一要圍绕中华美育精神。王一川认为,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就在于人的培育或养成”,强调其“对个体的兴发感动和感化作用”和在“个体的成人过程中的关键的涵濡或滋润作用”。据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内容和文学作品把握上,要围绕“人的培育或养成”目标,荟萃既能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又能感动和感化青年大学生,涵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向上的审美能力的文学作品。

二要把握时代脉络。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华民族不屈斗争、奋发自强、进军民族复兴的宏大历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时代脉络清晰,民族印记凸显。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郭沫若的《天狗》,从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到茅盾的《子夜》,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同时代文学的最强音,都在呼应时代精神的同时,引领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这些关键历史时期的关键作品,正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中华美育精神的不二选择。

三要注重点面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繁多,每一时代均涌现了大量蕴含中华美育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内容选取上的确难以割舍。但如上所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特定的历史时期总有引领潮流的文学巨匠和大家,同时代文学的特质在其身上最能得到体现,尤其体现于其某一部代表作品之中。因此,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应围绕青年大学生美育精神的培养,遵循先时代、次作家、再作品的顺序,点面结合选择文学作品,比如在选择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作品时,就可以按照“新文化运动——鲁迅——《狂人日记》”的脉络进行选择。

三、教学形式的新思路

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文学或者文本的认识过程而非审美过程,不仅缺少学生对课程内容、对授课过程的美感体验,课程美育功能也未能得到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未能得到充分培养。笔者认为,要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美育功能,应当从知觉、视觉、听觉等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和方法,营造向善、向美、向上的美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是感性与理性结合,注重美育过程。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首先是感性的、体悟的、直觉的感知,是与作品情节或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的共鸣,是被作品形式或语言激发的美的感受,然后才谈得上对作品思想、作品形式、作品语言的分析和理性认知。从美的感知到美的认知,也就是对美的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本质上是由外表至肌理,从形式至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美的感知首先被唤醒,探究美的兴趣被激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无论是在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还是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都应围绕学生的知觉、视觉、听觉感知,按照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首先给与学生美的直观感受,强调学生的感性审美直觉,其次再与学生探讨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作品思想、语言特色,形成理性审美认知,将美育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展美育空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较少,囿于时间,要形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体系的系统认知,需要结合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更多阅读的需求和主动性,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美育空间。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相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宏大体系而言,教材本身的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围绕教材内容的课外延展阅读,教师应精心罗列课外阅读书目,设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观点,鼓励批判性观点,锻炼学生的文学思维,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动阅读和文本、文学现象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体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分析文本形式和语言,分析文本时代和作者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感觉,将课堂讲解的点延伸到课外,形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线和面,从而达到拓展文学美育空间的目的。

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聚焦美育体验。对于当代的文学作品,青年大学生或许能做到感同身受,对于时代稍远的现代作品,由于缺乏对时代的直接感知和认识,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本时,无论是理性和感性,很难接受和理解,更说不上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难以产生审美直觉。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现代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利用互联网寻找文学史料,或以电影、纪录片或者电视片段,寻求还原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时代環境,营造审美环境,给予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此外,教师也可安排学生以文本为基础,挖掘审美因素,编写文学剧本或者文学小品,揣摩文学人物性格,将文学作品以现场表演或是视频制作的方式还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美育人”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独力完成这一宏大课题,“以美育人”的思想需要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在每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上,做到这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美美之教”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和特质[J].中国艺术报,2018,09,09.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

[3]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 (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2015年9月15日.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作品美育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美育教师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