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错题集》之二“你不是裁缝”

2019-03-11 01:28中国人民大学庞田玥
中学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刷题裁缝倒数

■中国人民大学/庞田玥

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笔记本,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我的改错生涯。我每天不厌其烦地把试卷上的错题剪下来,用胶水小心翼翼地贴在本子上,然后把正确答案工工整整地抄在题目下面。看着我的错题集一天天地变厚,我觉得我的数学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一个月过去了,我用完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就这样信心满满地迎来了又一次月考。这一次,我及格了,刚好考了九十分,但排名依然是倒数,因为这次考试的题目很简单。

我又抱着我的错题集去找老师,老师看了几页,皱着眉头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老是不动脑筋,尽使蛮劲呢?改错绝对不是一剪一贴这么简单,你又不是个裁缝!不是所有的错题都要抄下来,重复的题型,‘吃’透一个可以了;如果仅仅是因为计算错误,再算一遍,算对了就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完之后一定要经常看,这才是错题集的意义所在。”

回去之后,我想了很久。确实,我为了刷题而刷题,为了改错而改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

真正的改变,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每天,我都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会做的题目,我就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一遍做对,步骤规范;遇到不会的题目,我就能做多少是多少,实在做不出来的,就做个记号,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解。做完这一切,我才开始改错。

我发现自己在平时做过的作业和每周一次的小测验中积累了很多错题,暂时不需要再去做额外的练习题,我只要能把这些错题“吃”透,对目前的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把所有的错题都重新做了一遍,如果在不看答案和解析的情况下,也能轻松地做对,那我就不需要把它放到错题集里了。我的错题集里,只有三类题目。

第一类题目,是看到之后不能立刻做出来的。虽然经过努力,最终我也能做出来,可是解题过程非常不熟练。不熟练,就说明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如果不多强化几次,很容易忘记解题思路。

第二类题目,是再做也还是做不出来的。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会先回忆一下老师有没有讲过,是不是自己听讲时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然后,我会翻看课堂笔记,请教同学和老师,或者自己上网查,有一个大致的解题思路之后,再重新做一遍。这样的题目,是错题集的“重中之重”,它们最能暴露我的问题,帮我寻找知识的盲点。

第三类,是我觉得很好的题目。因为在我看来,错题集并不仅仅是用来收集错题的,有些题目的解题思路非常巧妙,解题方法也很多,这样的好题如果能够“举一反三”,自然对提高成绩有很大帮助。

进步是惊人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从全班倒数上升到了中游,偶尔还能考到120分,再也没有不及格了。尝到了甜头的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下定决心要用错题集学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成绩。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刷题裁缝倒数
老裁缝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刷题技巧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勇敢的小裁缝
让思路自然简单些
巨人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