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腹部外伤并休克的作用

2019-03-13 08:56杨淑仙
系统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普外科急诊科

杨淑仙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西站医疗保障中心,北京 100000

腹部外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创伤事件,严重的腹部创伤伴有内脏损伤、大血管损伤以及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等,患者往往由于大出血而并发休克[1]。腹部外伤并发休克患者多为腹内脏器损伤,脏器损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大量的出血,进而引发休克。 此类病情比较凶险,死亡率比较高,患者治疗预后和抢救时间有重要的关系[2]。 常规急诊抢救是临床常用的腹部外伤并休克救治方式,这种救治方法效果一般,近几年临床上主要采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效果显著。 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2 月—2018 年4 月在该院救治的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66 例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救治的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66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按照抢救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 例患者中男18 例,女15 例;年龄18~65 岁,平均年龄(40.23±1.06)岁;单一脏器损伤10 例,多脏器损伤23 例,其中肝损伤8 例、肾损伤3 例、十二指肠损伤3 例、脾损伤9 例;观察组33 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 例;年龄18~68 岁,平均年龄(41.38±2.04)岁;单一脏器损伤9 例,多脏器损伤24 例,其中肝损伤8、肾损伤4 例、十二指肠损伤3 例、脾损伤10 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孕妇、药物过敏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

首先给予对照组常规急救治疗,患者院前急救送入急诊科,急诊值班医师立刻查看患者病情,并给予患者初步输液、吸氧、止血等急救处理;而后嘱咐患者拍片、超声、CT 检查,检查完毕后返回急诊科,结果诊断后若无危险情况可以转入普外科,做好术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知手术室,手术结束后转回普外科。

观察组患者给予绿色通道急救治疗,救治流程: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患者病情可以控制后快速送入急诊科。 急诊医生立即给患者检查,并行输液、吸氧、止血、监护等基本处理,同时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 通知彩超室、影像科、检验科、手术室以及普外科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患者的各项检查开绿灯;另外,急诊科必须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比如术前输血、术前谈话、术前化验等,而后将患者直接送入手术室,手术完毕后送入普外科。 救治方法:患者入院确定病情后立刻给予抗休克治疗。将患者动脉氧分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同时监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快速建立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并给予患者静脉内给药,积极补充液体,输入红细胞悬液,维持体内循环,保持患者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给予患者急救的同时检查诊断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确诊手术治疗后,记录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处理时间,各项术前检查完毕后送入手术室,手术完毕后转入普外科病房。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注意观察患者治愈(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并发症)和死亡人数,同时记录患者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送达手术室时间以及入院至手术室时间。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和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32 例治愈,1 例死亡,治愈率为96.97%,死亡率为3.03%;对照组25 例治愈、8 例死亡,治愈率为75.76%,死亡率为24.24%;可见,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死亡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送达手术室时间、入院之至手术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者急诊反应时间比较[(±s),min]

组别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送达手术室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观察组(n=33)对照组(n=33)t 值P 值17.25±4.62 23.52±4.76 5.429 9 0.000 0 16.35±3.55 26.96±3.86 11.622 2 0.000 0 5.51±1.91 24.26±4.56 21.786 8 0.000 0 42.30±9.70 67.63±11.33 9.755 9 0.000 0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车祸、高空坠落、挤压等创伤的人数显著增多,这些创伤中有一半以上都伴有腹部外伤[3]。 人体受到较大的创伤后可能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血容量降低,患者会因为体液损失导致组织分泌毒性物质和疼痛刺激,引发患者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腹部外伤已经成为急诊科常见症状之一,腹部外伤的类型比较多,且患者病情发展快、出血量大,容易并发休克,临床死亡率比较高[4]。所以腹部外伤并发休克的患者必须给予及时的治疗,否则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3.1 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的抢救

由于腹部外伤并休克病情比较危重,治疗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5]。所以,如果患者发生腹部外伤并休克,常规急诊强求措施:首先要给予抗休克救治,从而改善患者全身血流灌注,维持患者正常代谢。救治具体措施首先要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其次快速建立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对患者进行输液,维持患者正常的血流灌注,为手术的进行做好准备。 但是,如果患者腹部外伤并休克病情严重、发病急、变化快,危险性较大时,必须给予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抢救,这种救治能够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的服务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急救,提高患者生存率[6]。医院急诊科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急诊室抢救成功率,必须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进行实施,保证绿色通道人员、设备的完善,为绿色通道建设提供保证。 抢救时必须要以最快的时间进行处理,提高护士急救意识和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3.2 急诊绿色通道运作特点

急诊绿色通道必须强调的时间观念,要求护士接诊腹部外伤并发休克患者后必须在60~120 min 内完成急诊处理、检查、诊断、手术等一系列事项[7]。组建综合救治部门,由院前急救、急诊科、ICU、手术室自组成综合急救部门,并由专人统一管理,抽调经验丰富的高资历医师进行抢救,确保绿色通道模式的顺利实施。其运作特点首先以急诊科-CT 室-普外科-手术室衔接为主线,急诊科-检验科-B 超室-药房为次线,主线和次线相互合作,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患者一旦出现危重情况立刻启动绿色通道系统:检验科、CT、B超室立刻进行相关检查,并立即电话通知手术室和普外科做好准备工作,缩短救治时间,患者检验单、取药单都要有绿色通道专用章,所需费用都采用暂后缴费的形式[8]。急诊科全体员工必须要树立时间观念,争分夺秒地缩短接诊到抢救的时间;急诊科和普外科必须要通力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救工作。

3.3 缩短救治时间

急诊绿色通道系统工作准则就是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必须在1 h 内将患者送达手术室,降低患者救治死亡率。 绿色通道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完善,有效简化了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从而缩短救治时间。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6.97%,死亡率为3.03%;明显高于观察组治愈率(75.76%)和死亡率(24.24%);提示绿色通道救治措施应用于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死亡,提高治愈率。这个结果与杨存岳[9]专家研究中95.02%的治愈率和5.00%的死亡率结果相近,证实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腹部外伤并休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4 强化急诊人员救治的时间观念

急诊绿色通道最关键的原则就是“时间=生命”,从诊断和治疗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急诊医护人员达到事故现场后,立刻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而后立刻转入医院急诊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各项检查,尽快进入手术治疗环节,手术完毕后直接转入普外科,这一系列的治疗必须在2 h 内完成,以便更好地提高患者预后质量。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室处理时间(17.25±4.62)min、特殊检查时间 (16.35±3.55)min、 送达手术室时间(5.51±1.91)min、入院至手术室时间(42.30±9.7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与陆兆贵[10]专家研究的急诊室处理时间(17.00±3.02)min、特殊检查时间(16.47±2.03)min、送达手术室时间(5.05±0.08)min、入院至手术室时间(43.54±5.07)min 结果相近, 证实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抢救腹部外伤并休克患者中能缩短各项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得最佳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腹部外伤并休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而且能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急诊科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普外科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请为医疗创新开通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