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海蔬果,良渚街道上的一颗明珠
——访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何林海理事长

2019-03-15 11:22长江蔬菜杂志社张媛媛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朱徐燕
长江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良渚蔬果大棚

长江蔬菜杂志社 张媛媛 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朱徐燕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乃 “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地处杭州市余杭区中部,南邻仓前、余杭两镇,北与湖州隔溪相望,西连瓶窑镇,东接杭州市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依托杭州市“菜篮子”基地工程建设,结合当地区位、土地、水源、交通等优势,以“培育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分布、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手段,良渚的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迈进。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麟海合作社)立足生态发展之路,以优质的产品、实惠的价格、便捷的服务,七八年便成为浙江省首批 “放心菜园”、浙江省绿色无公害示范基地、余杭区示范合作社、良渚都市农业先进单位;打造的“麟海蔬果”便唱响杭城,成为余杭名牌产品。

初见麟海合作社理事长何林海,第一印象是年轻、朴实、不善言谈,但当我们一行来到合作社基地坐定后,何总却一下打开话匣子,多彩的人生经历、清晰的发展思路、创新的发展理念,让我们了解到,麟海合作社的成功非一朝一夕。

角色多变,唯农业情怀不变

1996年因家境原因辍学,1997年孤身前往温州打拼,随后辗转杭州、萧山从事蔬菜销售,2007年在萧山与人合伙成立公司,涉足蔬菜种植。从走街串巷,到农贸市场固定摆摊,到蔬菜经销大户,再到蔬菜种植,各种酸甜苦辣唯有自知,但对农业的热爱从未消减。

2011年心系农业的何林海选择将人杰地灵的良渚作为梦想的开拓之地。七八年的农业生涯,何林海已从一名“农业小白”成为蔬菜达人,并于2017年获得了高级技师资格证书;而麟海合作社也日益发展壮大,注册资金1000万元,员工166名,技术人员8名,现已流转土地190.67hm2,累计投资2860余万元,搭建标准化蔬菜大棚57.33hm2,装置防虫网 6hm2、铺设喷滴灌设施57.33hm2、修建现代化肥水一体化设施灌溉66.67hm2、修建蔬果分拣车间1586m2、建设蔬果冷藏冷库360m3、配有运输车辆8辆。麟海合作社日益壮大,但“以人为心,以苦为乐”及“在商言商,在农言农,都要做正道的人,都要保持纯洁和善良的灵魂”的人生准则却从未动摇。

完善框架,全面把控产品质量

麟海合作社蔬菜种类众多,有小白菜、韭菜、莴笋等叶菜类,樱桃番茄、茄子等茄果类,西瓜、甜瓜等瓜类,以及黄秋葵等特菜。高效生产之余,如何把控产品质量是关键。谈及此,何林海简简单单一句 “人生之大义,对得起良心”道破玄机。“为保证每一棵菜安全、放心,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学习,不断探索,搭建完善的组织框架,成立了生产部、营销部、物流部、管理部、市场推广部、质检部,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一是产前农资审核把控。基地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均在政府指定地点购买,全面杜绝使用禁用、过期、含有隐形禁用成分的农药、肥料等。

二是产中绿色防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优先采用防虫网+杀虫灯+黄板+蜜源植物防控病虫害;按照测土配方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施用时间;按照杭州市农业局植保专家推荐,根据大棚面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制使用农药。

三是产后严格把控采收安全间隔期。基地设有一整套成熟的蔬菜采收程序,每个区块蔬菜采收前必须提前报告,负责人查询电脑确认该区块农药是否过安全间隔期,若已过且抽样检测合格后方能采收上市,否则即使只差一天也不可采收上市。

四是上市前二维码追溯。层层把控下,盛夏时节基地蔬菜农残控制率10%,冬季农残控制率低于5%。即便如此,为打消消费者顾虑,基地启用了二维码追溯系统,大棚面积、用药时间、用药量、肥料使用、采收时间等一一记录,真正实现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因为质量把控严格,所以我们的蔬菜品质佳、安全有保障,加上品牌响、品种多,才能成为整个杭州市供应G20峰会供应量最大、品类最多的合作社。”何麟海自豪地说。

守住初心,提供安全优质平价菜

“金杯银杯不如自己的口碑。踏踏实实种地,只要地种好,相信有心人都会看到。”与其他从事农业的经营者不同,何麟海始终认为 “酒香不怕巷子深”,为此,他扎根土地,以打造标准化生产模式、树立现代农业标杆为目标,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回想曾经夏季给蔬菜补水的熬夜经历,何麟海记忆犹新。麟海合作社在未引入肥水一体化设备前,每晚20:00后就要挨个给每个大棚的蔬菜浇水,一个大棚至少浇灌15min,夏季夜晚几乎没有睡过整夜觉,人累不说,工作效率也低。为此,麟海合作社引进了肥水一体化设备,自此也彻底告别加班熬夜灌水的局面;大力使用旋耕机、播种机等机械设备,地平了、出苗率高了、人也轻松了。目前,麟海合作社已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麟海蔬果’作为余杭名牌产品,想必基地蔬菜不便宜吧?”对此疑问,何麟海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一位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平价菜。作为杭州市‘菜篮子’基地,我们每周会不定时地送菜进社区,菜品丰富不重样、外形美观又新鲜、包装精美分量足,并且价格便宜,售价比周边农贸市场均优惠30%以上,深得社区居民欢迎。”不仅如此,麟海合作社还与世纪联华超市合作,在下城区灯芯巷、万寿亭等大型居民社区设立6家直销门店,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了网店和微店,给广大市民购买蔬菜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产融合,打造四季田园风光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副悠然闲适的田园景色跃然纸上,令人心神向往。在很多合作社还在思考探索时,麟海合作社已摸索出一条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将诗中之景融入黄土大地上。

借助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结合农业本身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乡村自身的环境和文化特色等,何麟海以“走生态绿色之路,树现代农业标杆”为蓝图,逐渐走向单独一产到三产融合的有机转换。1.33余hm2荷花塘、0.67~1.33hm2大棚草莓(或樱桃番茄、香瓜、叶类蔬菜等)采摘基地、垂钓鱼塘,以及桃树、无花果树、葡萄等果树种植让基地四季如画、风光无限,据此打造的春季草莓节、夏季荷花节、秋季干塘节等,让人流连忘返。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据统计,荷花节时一天的客流量达1000多人次,自制的荷花花束颇受游客喜爱。

不仅如此,麟海合作社还根据不同人群开展了各式活动,如针对老年人开辟了重阳节免费吃喝玩乐的活动;针对小朋友,则开展各种亲子DIY,如利用园区的番茄(辣椒)制作番茄酱、叶菜类制作梅干菜、草莓制作草莓酱等。琳琅满目的延伸产品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强化了合作社的品牌力量。

如今,在生态化的生产、现代化的管理、休闲化的布局、品牌化的经营之下,麟海合作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余杭样本”,与杭州市6家企业共享 “禹上田园”的农业品牌。而未来,麟海合作社将继续努力,把基地打造成一家集生产示范功能、服务功能、生态旅游功能、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现代农场。

猜你喜欢
良渚蔬果大棚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冬季蔬果飘香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