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同向共进

2019-03-15 13:50时美英朱僖禧
关键词:中国化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时美英,朱僖禧

(1.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从世界舞台的边缘站到了舞台的中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更加辉煌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昂首迈进了新时代,这不仅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切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令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与方案展开了新一轮的评价。

改革开放的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形成。邓小平曾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伟大的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4]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它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如此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很好的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两次历史性飞跃进展,形成两大理论成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开放。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立足基本国情,进行艰辛探索,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不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的力度,[5]创新党的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这一伟大旗帜,昂首迈进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一个重大的贡献和突出亮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同时,也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这是一项最新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党的指导思想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丰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也更是一项实证,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已经进入深水区,是前无古人的一项伟大事业,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来指导问题的解决,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活水源头。

(一)改革开放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不会停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曾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7]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同时,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目前看,发展后出现问题也会很多,甚至比发展前遇到的问题更多”。习近平认为“目前党需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正确理解和努力处理经济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状况”。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好改的都已经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令人民生活水平愈来愈好,人民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在需求与发展不对等的情况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8]更加突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9]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建设顺应中国国情的实际理论对其展开指导,也就是采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综上,改革开放展开的伟大实践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二)改革开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活水源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它是开放的发展的,它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如此才能永葆生机活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开放两者相结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10]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是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谋幸福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提供了最新的发展模式选择,为人类的和平和幸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千锤百炼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列的创新理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展开的探索”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的正确性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理论。[1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全国人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2]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新问题、新矛盾,”[13]并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系列的举措、安排、布局强有力地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

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蓬勃生命力。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有些学者鼓吹“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理论和现实危机。面对极其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世界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4]以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繁荣稳定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不仅戳穿了“历史的终结论”的虚妄,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痛点,更是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向世人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当前的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21世纪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一)新时代催生新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首先,国际形势深刻变幻,和平、发展、合作依旧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从世界舞台的边缘站到了舞台的中央,如何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保持坚强的定力,迫切需要新时代的解决方案。其次,从国情来看,依然是”两个没有变”。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如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何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迫切需要新的行动指南。再次,从党情来看,党的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我党也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八大斗争”的挑战,党的执政能力如何提升,党的“四个意识”如何强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保持,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指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和解答了这些时代课题,形成了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八个明确”为支柱、“十四个坚持”为根基的科学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二)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15]实践是永恒的,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停滞不前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越来越接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昂首迈上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我们党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同时不断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全面改革开放的新事业。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建国初期,我们党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78年之后,党和国家对强国目标作了战略安排,十年之后,也就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我国又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进一步细化,形成了新的“三步走”战略,确定了“两个百年”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阶段”、“两个奋斗十五年”,从现在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此基础上,把2020年到2050年分成两个阶段、两个奋斗十五年,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6]在新时代,在新的形势条件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新征程丰富理论新内涵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理论得到不断的检验、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同时又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理论竞争和制度较量,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中国的原创基因。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将带领中国人民一代接续一代谱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不断探索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逻辑规律,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中国化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