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天仙》:小剧场戏曲的创新之路

2019-03-16 01:10木叶
上海戏剧 2019年1期
关键词:青峰小剧场黄梅戏

木叶

近年来“小剧场戏曲”这个概念逐渐流行了起来,在这一块新天地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戏曲作品。12月8日亮相2018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玉天仙》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黄梅戏首部小剧场作品,该剧不但在文本和形式上进行了实验探索,同时在小剧场戏曲的演出推广上也走了一条新路——面向国内年轻观众,面向国外演出市场。带有这样强烈的市场追求,《玉天仙》“边创新边叫卖”。该剧在韩国首演便斩获第三届韩国戏剧节最佳国际剧目、最佳编剧奖,主演夏圆圆凭借精彩演绎喜获最佳演员奖。

众星捧“圆”,戏曲需要传承

劇名“玉天仙”是该剧创作的亮点,编剧余青峰在元杂剧中找到了朱买臣妻子崔氏的名字——玉天仙,这一回他“要为这个女人说两句公道话,为这个人人唾弃的女人翻案”。于是乎,夏圆圆,玉天仙的扮演者自然成了整出戏的亮点,可谓是众星捧“圆”,所有幕后团队和同场演员都甘当绿叶,来衬托这位“玉天仙”。这样的捧角,是基于创作,同时也关乎传承。该剧的主演之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感叹道:“近三十年来,黄梅戏没有宣传年轻演员,没有梯队的事业是危险的。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就大胆使用这些青年演员,让他们冲在第一线。”

夏圆圆也凭借实力和努力,交出了圆满的答卷。为演好这个角色,夏圆圆做了大量功课,在她看来,她“饰演的玉天仙,是现代女性的代表”,所以才能成功地引起现代观众的思考。

《玉天仙》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女性的故事,但是主创以当代人的视角关照了故事中的两性关系和女性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加上在小剧场小空间演出所带来的更亲密的观演关系,更激发出观众的观剧热情和探讨热情。该剧在韩国演出时,不少观众居然看出了眼泪,虽说是完全陌生的艺术形式,故事情节也只能依靠字幕跟进,但并不影响韩国观众的感同身受,唱腔和表演的美也同样打动他们。该剧在国内高校的演出,玉天仙的命运也引起了青年学子的热烈讨论。

编剧余青峰说,这种“热议”本身就是成功,在这个信息太过丰富的时代,唯有带起“话题”才能引发关注。喜欢或不喜欢,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话题意味着流量,流量直接对标的就是关注度。有了这种关注度,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去进一步了解这个剧种、这份艺术,有兴趣去欣赏它从表演到唱腔的各种美。

创新,闯出一条戏曲路

和大部分剧团将小剧场戏曲当作年轻人锻炼身手的试验田不同。《玉天仙》的主创大牌云集,国家一级编剧余青峰、国家一级导演江瑶等名家都加盟其中,演员阵容则包括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国家一级演员夏圆圆、梅花奖获得者王琴、国家一级演员董家林。

是怎样的一部戏,让这些优秀创作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又想借由作品表达怎样的戏剧理念呢?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登云说:“从剧目开始酝酿到创排,我们的目标就是面向国外市场推广,与民营文化企业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优秀的黄梅戏艺术‘走出去。我们中国戏曲不仅仅要演给中国人看,还要走出去传递中国文化。从《玉天仙》在韩国演出的情况来看,一期目标实现了。”

小剧场戏曲以及戏曲的创新,《玉天仙》或是一条新路。

猜你喜欢
青峰小剧场黄梅戏
了不起的黄梅戏
菜园里的客人
黑夜中的动物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黄梅戏曲课
“青峰”徐来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