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近况

2019-03-18 03:43甘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芪肾病糖尿病

甘佳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所有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因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导致肾小球的硬化,从而引发了不可逆性的肾功能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可仅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在持续存在大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的情况下,将伴有渐进性的肾功能损害、高血压以及水肿。当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出现肾衰竭衰竭时,已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糖尿病肾病作为一类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治疗尤应得到更多重视与深入探讨研究。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能充分发挥其特色与长处,在延缓糖尿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相关记载中,并没有糖尿病肾病的这一病名,但古代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将其归属于“消渴”“水肿”范畴。《素问·腹中论》认为因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与辛辣香燥的食物,导致脾胃的损伤,而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积热由此内生,积热生内燥,内燥复伤阴液使得阴津不足,最后发为消渴。宋代王佶在《圣济总录》中指出了因消渴日久,肾阴内耗,日久阴损及阳,导致了肾阴阳俱衰而致肾气化无力,则痰湿瘀排泄不畅,聚于体内而发为此病。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现代医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汪悦等[1]提出“心肾不交”导致糖肾理论,主因肾主水与心主血脉功能失司,脾胃枢机不利,日久使得气血阴阳俱虚,肾元虚衰,糖尿病肾病乃成。杨霓芝认为在“消渴肾”的整个病机变化过程中,正是因为气虚与血瘀贯穿始终及相互作用,产生湿浊、浊毒,更使得疾病迁延难愈[2]。柳红芳认为“肾精虚损”是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当“以肾立极”,补肾益精是根本[3]。赵雯雯等[4]认为糖肾发病是由于脾弱胃强,精不足,而致形神不足,当以“挽精逐浊”。孟祥震在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讨论中亦提出湿邪为患的观点[5]。邬嘉琛认为糖尿病肾病应分为三期,早期为脾肾气阴两虚,治疗当以甘温升脾,行气化湿;中后期则以湿浊证为主,则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治以通降胃气[6]。马鸿杰认为脾肾气血亏虚是糖尿病肾病的最根本病机,脾运化失司,上不能奉化心肝,下无以滋养肝肾。治疗上当重视“治病求本”,积极治疗原发病[7]。邹燕勤认为脾肾亏虚是发病的先决条件,而湿瘀阻络更是贯穿病程始终。所以治疗上应重视健脾补肾,标本兼治[8]。

2 中医药治疗

2.1 中药汤剂治疗 现代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各家不同,多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健脾等方面着手。司芹芹等[9]运用温阳益气养阴活血方(组成:黄芪、茯苓、党参、麦冬、五味子、淫羊藿等)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是降低了中医证候积分,同时也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在缓解病情进展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孙晓泽等[10]探究了消渴方加减(水煎部分:黄芪,丹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白术等;粉末部分:黄连片,天花粉;汁部分:牛乳、藕汁、姜汁、蜂蜜等)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的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设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治疗为静滴还原性谷胱甘肽注射液,观察组则加予消渴方加减治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糖肾常见中医症状,如口渴、多饮、倦怠、心烦、失眠、气短乏力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消渴方促进了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的改善。刘东宏等[11]运用芪参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设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芪参化浊汤(组成: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当归、红花等)口服。结果表明芪参化浊汤明显减少糖肾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有效降低SCr、BUN含量,降低HbA1c水平。提示了中西药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可提高疗效,延缓肾功能衰竭。曾伟平等[12]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本病,对照组依据患者病情予以降糖、控压、稳定斑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组成:白术、生姜、附子、芍药、茯苓)。结果温阳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对照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P<0.05),此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率。胡经航等[13]将121例虚夹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方(组成:杜仲、淫羊藿、当归、土鳖虫、黄精、茯苓等)口服。在连续治疗12周后,发现补肾健脾通络方对降低该证型的患者血糖水平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从根源上减缓糖尿病的疾病进展,同时能够明显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都得到了增强。

2.2 中成药治疗 近年来中成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进展亦非常迅速,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医学者们对成药的探索不断深入,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徐贵华等[14]发现黄葵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通过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降低糖肾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何媛[15]收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主要成分:西洋参、人参、地黄、杜仲、山药、白花蛇舌草等),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研究组ACR、SCr和eGFR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杨庆霞等[16]采用黄芪益肾颗粒(组成:黄芪、白术、川芎、土茯苓、淫羊藿、白茅根、郁金)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设单用常规西药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黄芪益肾颗粒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发挥益气补阴以及活血降浊的效果。赵玉秀[17]运用参芪六味地黄丸(组成:黄芪、茯苓、党参、麦冬、五味子、淫羊藿等)配合厄贝沙坦治疗本病,分别设常规组与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厄贝沙坦片降压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参芪六味地黄丸,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尿蛋白、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参芪六味地黄丸可作为优先采纳的治疗方案。Liao等[18]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现黄芪注射液对不同阶段的糖尿病肾病和不同阶段的巨噬细胞具有治疗作用。倪英群等[19]对糖肾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组成:牡丹皮、水蛭、太子参、生地黄、菟丝子、泽泻等)治疗后,发现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出现了明显下降,说明了丹蛭降糖胶囊能够保护肾功能,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疾病预后。

2.3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 治疗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单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于金平[20]用刺五加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疗效显著。经刺五加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明显减少,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且患者并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传统中药石韦因为含有丰富的黄酮组分(SWHT),所以对泌尿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刘绪林等[21]研究SWHT对糖肾及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发现SWHT组分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肾病活性,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损伤可能与其能够减轻糖肾炎症损伤有关,这为临床上应用石韦药材提供了依据。郭晓玲等[22]发现黄芪多糖可显著促进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足细胞损伤,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王硕朋等[23]研究泽兰提取物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发现模型动物的早期尿蛋白含量、血肌酐水平在泽兰提取物的影响下出现了显著降低的趋势,改善肾小球纤维化,且不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皮子凤等[24]研究五味子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发现模型动物的尿蛋白含量在五味子水提取物的影响下出现了显著降低的趋势,且其并发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赤芍是一味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功效的传统中药。Shao等[25]研究芍药苷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的影响,结果发现芍药苷能使糖尿病小鼠蛋白尿明显减少,肾组织病理学减弱,显示出芍药苷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潜力。陈焱[26]观察了赤芍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发现它能有效调节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血脂,并对肾功能的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郭丛丛等[27]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的帮助下,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去预测赤芍治疗糖肾的潜在分子机制,发现赤芍中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可与糖肾联系起来,这为中药治疗糖肾提供了宝贵的药效基础经验。

2.4 针药结合疗法 针灸和药物联合治疗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众多医家采用辨证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范晨[28]对5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针刺治疗,在取穴方面则根据古代针灸典籍中针刺处方特点选用了背俞穴的肾俞、小肠俞、三焦俞、意舍及胃俞;足部则选取了然谷、行间、太溪与足三里;手部用穴阳池、关冲和曲池;口部用承浆穴,以及腹部用关元穴。疗程为6周。结果表明针刺治疗组降低DN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的疗效更加显著。韩向莉等[29]用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设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在两组患者的日常饮食均为低钠低脂优质蛋白饮食的基础上,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给予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组成:柴胡,郁金,黄芪,茯苓,厚朴,槟榔等)配合针灸治疗(取穴:夹脊、胃脘下俞、期门、章门、中脘、天枢、地机、太溪)。结果发现对照组有效率为64.0%,治疗组有效率为8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解郁健脾滋肾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是确切的。林霓鹏等[30]运用糖肾平汤(组成:山茱萸、怀山药、生地黄、黄芪、太子参、丹参等)联合针灸(选穴:以肾俞、太溪、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地机、血海七穴为君,以支沟、天枢、膏盲等为臣辅)治疗本病,发现针药配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盖云等[31]将98名糖肾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以益气软坚方汤剂(组成:黄芪、白术、鬼箭羽、茯苓、木香、葛根等)口服,针灸穴位取曲池、合谷、足三里、支沟、地机、血海、三阴交、天枢、中脘、肾俞和中极穴针刺,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后发现针药联合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相关指标,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及血流动力学而发挥治疗作用。

3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生率不断增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采用中药汤剂、中药成方、单味中药及提取物、针药结合等方法,灵活多变,既重视症状的改善,又要治病求本,疗效可观,同时也避免了治疗方法单一、副作用大、患者接受度低、易耐受等问题。但目前在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及研究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如中医辨证分型无法统一,对照组治疗药物的不尽相同,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也无法统一;对单味药的研究因纳入的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量较少,需进行更多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研究,以进一步证实临床疗效;缺乏长期随访观察记录等。因此,虽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目前进展可喜,前景也较广阔,但面对种种问题,任重而道远,仍需进一步努力以取得治疗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黄芪肾病糖尿病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糖尿病知识问答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黄芪是个宝
“重女轻男”的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