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9-03-18 03:43蓝开宝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论文指导老师

蓝开宝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课堂教学、实验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等设置质量控制点,以质量控制点为重点,制定质量保证流程和实施条例”。高校将毕业论文视为展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学生文献搜集、调查研究、科学思维的组合考验。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也体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本文根据问卷调查及论文指导实践,分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通过审阅学生毕业论文,个别访谈论文指导教师,发现毕业论文写作存在不少问题。论文选题宽泛,与专业培养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不尽一致。论文结构及逻辑混乱,文题不一,根据学生掌握的材料而不是按研究需要去搭框架,论述的逻辑不够严谨。根据实习中所负责的某项业务选题,所研究课题广度和深度有明显局限性,讨论分析停留在表面。不重视文献查阅和利用,参考文献陈旧,文献标注不统一。在学校已经有格式规范的前提下,还出现标题、字体、字号、排版、参考文献标注等图文格式不规范,大量同音错字等。调查研究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调查的范围相对较小,仅限于实习单位及其周边单位,行政区划上不超过一个县(区),调查对象普遍为100~500人,调查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不够。

2 影响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2018年7月,随机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11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调查,发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准备不够扎实充分 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几乎没有人发表过学术论文。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等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参加相应社会实践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基础的积极性不够,90%以上学生没有参加过正式立项的科学研究项目。多数学生表示没参加过科学素养培训,对借鉴科学技术知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关注不够,虽然对本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这个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理论前沿知之较少,体现在论文中就是严谨性、科学性不够。接受论文写作指导少,没有专门的科研论文写作课,也没有教师在开题前专门进行论文写作培训,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格式标准只是在开题报告前从学校有关的毕业论文管理文件中获知,对论文中的图表样式、引用标注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培养方案中为学生写毕业论文打基础的课程开设不充分,如科研思维培训、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等内容较少,理论和思维上准备不足。

2.2 时间投入难以保障 从目前的教学安排来看,写论文时间基本与毕业实习重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实习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影响不小,再加上求职、考研等冲击,在时间投入和任务重要程度排序上,论文位次靠后,时间上难以保障。从通过开题论证到完成毕业论文,每天能保证投入2小时用于写论文的占42.37%(50/118),投入4小时的占30.51%(36/118),投入 6小时的占 11.02%(13/118),有16.10%(19/118)无固定的时间分配,学校或指导老师催促就花点时间应付。有48.74%(58/119)的学生认为需要4个月的时间才能较好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而实际上,有33.90%(40/118)没有固定的时间用来写论文,29.66%(35/118)利用周末或放假时写,27.12%(32/118)在实习的间隙挤时间写,9.32%(11/118)是在工作日的晚上写。

2.3 教师指导不够到位 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对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不满意的占21.85%(26/119)。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42.99%(46/107)的学生认为老师给的具体建议太少,27.10%(29/107)的学生感觉老师投入精力不够,20.56%(22/107)的学生觉得老师指导不够具体,4.67%(5/107)的学生认为老师反馈意见不及时,4.67%(5/107)的学生觉得老师对论文思路有干扰。据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多数是本学院专业课教师,有一部分兼职的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出身广泛,真正出身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教师少,专业指导上有一定的难度。指导老师多数是年轻教师,有一部分走上教师岗位时间不长,专业技术职务多数是中级职称,指导经验上稍欠缺。

3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毕业论文写作,看似学生应该努力完成的作业,但也不是学生完全靠自己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需要学校、院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3.1 科学确定培养计划,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像开设专业基础课一样开设论文写作基础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开设科学研究基础课,教授科研方法,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动态,让学生具备科学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课程上,多讲授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本专业最新理论研究动态,如“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管理、大数据时代医院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医改对基层卫生机构产生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在选题上与时俱进,在方向上紧跟时代潮流。

3.2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保障论文写作时间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1]。学校需要将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整体前移,在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启动毕业论文开题,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调研范围和对象。实习单位要统筹安排实习各个环节,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学院教学办、教研室要加强沟通和监督,适时发布通知,提醒实习生按进度准备毕业论文。

3.3 科学分配指导老师,提高论文指导水平 目前的论文写作管理模式,主要是学院教学办和教研室主任负责相关事宜。论文指导老师仅限于本学院专兼职教师,来源不够广泛。应该最大化发挥高校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多的优势,从全校教师中选择专业相近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或根据学生选题找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调查发现,有42.74%(50/117)是学院安排或老师选学生,有43.59%(51/117)是学生自己联系老师,有13.67%(16/117)的学生是从往届指导老师中选择。学院安排的指导老师,师生相互之间了解较少;自己选择指导老师,一般是课堂印象好或根据学生口碑来选,都存在老师学术特长与学生论文选题不一致的问题。有59.66%(71/119)的学生希望是双向选择,这就需要学院保障学生对于论文指导老师的选择权,根据学生选题意向,指导学生找熟悉相应领域的老师指导。学院也可以找高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作为指导老师的助手,全程参与、全面帮助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

3.4 学校严格把关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2]。学校要让“作业”经得起全方位检验,需要层层把关,加强质量监督检验。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开展集中的论文管理相关培训,引导老师和学生都要在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讲解论文写作规范,宣传论文评审标准,宣布对优秀论文和不合格论文的处理规定。让师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有序。找1~2名相关领域专家或学者,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再加一个保险。完善本科生论文管理制度,增加预答辩环节,实行答辩时导师回避制,指导老师随机交叉开展答辩工作。学校对所有论文按比例进行抽查,对答辩进行复核,有必要时抽取部分学生另外组织评委进行第二次答辩。

3.5 实习单位支持 写论文时间与实习时间重叠,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论文写作的理解与配合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从2018届毕业生论文题目汇总可以看出,以实习单位为研究对象的毕业论文占比超过70%。实习单位宜配合提供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如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配合,允许查阅档案,提供历史资料,准予参观考察一线工作情况等,可以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保障论文质量。工作安排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支配,许可学生根据需要回学校查找文献,与指导老师探讨论文思路等,保证研究进展按预期推进。实习单位可选派年轻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考研、求职,正面引导学生处理好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

一些学生仅仅把完成毕业论文当成是一项任务,或者只是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一种手段,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3]。总之,提高论文质量,需要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方法,自觉增强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端正态度,对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作用和意义有较深理解,对其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论文指导老师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就差半分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