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为导向的中医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19-03-18 03:43唐梅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分阶段中医学

韦 维,韩 琦,罗 婕,唐梅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医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不断完善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2016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印发了《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实施方案》(国中医药认证〔2016〕7号)的通知,对院校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准入制度相衔接为主体的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制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标志着我国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准入考试,同时也是对一所医学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1]。在医教协同体制改革总体部署下,以构建更科学合理的执业医师资格准入制度为目标的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将全面与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本项目纳入近2年中医及相关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分析,对中医学专业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旨在评价分阶段考核在医教考协同模式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其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方向、高校如何有效应对医师资格考试改革,从而有效发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作用,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试验组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下文简称“学校”)2013级、2014级参加实证研究的中医类专业学生为试验组,包括2014级中医学(传统中医方向)31名学生(A组)、2014级中医学181名学生(B组)、201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143名学生(C组)、2013级中医学(传统中医方向)31名学生(D组)、2013级中医学193名学生(E组)。

1.2 对照组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115名学生(F组)为对照组。

2 研究内容

2.1 分阶段考试内容 分阶段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医学生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是否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理解重要的医学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分为医学基本知识考试(以下简称“理论考试”)和临床基本技能考试(以下简称“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涉及科目有中医(基础医学类)36%、中医(临床医学类)34%、西医(基础医学类)15%、西医(临床医学类)10%和医学人文5%,中西医内容比例约为7∶3,采用计算机化考试形式,总题量为400题,满分为400分,240分为合格线。技能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形式,包括问诊、操作标准化病人(SP)配合。考试内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能力与人文关怀进行评价,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

2.2 教学实施方案

2.2.1 试验组 按照学校制订的《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方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①实行校内学业分阶段考试,对接“分阶段考试”:学校除了进行常规课程考核外,还进行学业分阶段考试(4阶段)。第1阶段:第3学期第2周,理论考试科目包括人体系统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技能考核内容包括中医舌诊、脉诊。第2阶段:第5学期第2周,理论考试科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技能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第3阶段:第6学期第2周,理论考试科目包括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外科技能、骨科技能、急救技能、中医外科技能、针灸技能、推拿技能。第4阶段:中医学专业由于参加中管局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的实证研究,因此与“分阶段考试”有效衔接。②开展临床技能培训:第8学期末进行临床岗前培训1周。针对医生岗位职责、工作态度、法律法规、医疗文书书写、医疗核心制度、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等内容进行统一培训。③开展OSCE多站式考试培训,并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习前考核、毕业考核。④开放医学教育实训中心:学校医学教育实训中心设有七大教学平台、39个功能实训室及1个OSCE考试中心,对学生开放,提高利用率[3],使学生早接触、早熟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和模式。⑤运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及网络试题库系统进行训练:学校无纸化考试及网络试题库系统应用在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毕业考核、学业分阶段考试,运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及网络试题库系统进行训练。⑥引进SP进入临床教学:成立专门的SP培训和管理团队,编制部分临床常见病SP剧本并拍摄为相关类型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

2.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教学方式。

2.3 效果评估 在第8学期(5月份下旬)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的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分别考察各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的方法用LSD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A、B、C、D、E组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F组,B、D、E组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注:与F组比较,①P<0.05

技能考试77.19±7.07 79.64±7.40①78.36±7.40 85.77±4.49①84.53±5.94①77.14±8.58分组n ABCDEF 31 181 143 31 193 115理论考试263.45±24.18①237.16±32.88①233.56±35.33①284.13±22.63①243.23±31.96①215.15±33.70

4 讨 论

近年来,学校以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为导向,加强中医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不断深化中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以中医药院校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准入制度相衔接教育考试制度创新改革的实践,改革措施包括建立无纸化考试系统、试题库建设,开放医学教育实训中心、着重开展校内学业分阶段考试,开展临床技能培训、毕业考和实施OSCE多站式考试,为进一步深化中医学专业医学教育改革及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提供了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学校《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方案进行培训后,与F组比较,A、B、C、D、E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D、E组技能考试成绩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同年级的中医传统班学生成绩优于中医学专业学生,原因可能与中医学传统班学生选拔体制有关,即于第3学期初,在中医专业学生中以优中选优为原则,选出30~35名学生组成中医传统班[3],前期研究[4]也发现中医学传统班综合评价、中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中医诊疗技能掌握程度、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等方面优于中医学专业,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吻合。2014级学生整体成绩较2013级低,笔者认为可能与每年题目的难易度相关,尤其是理论考试方面,而技能考试差异较小。针灸推拿学C组按照新方案后,成绩优于F组,与同年级的B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接近,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学校《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大纲相关要求,协调考核目标与教学目标,调整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深化考试改革等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相衔接;另一方面,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作为一种合格考试,考核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同时需要加强题库建设,以保证各年度考试难易度相对稳定。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分阶段中医学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