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的评改

2019-03-18 01:51田晓红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语文

田晓红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评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101—01

新编小学语文义务教材把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当作一个培养目标列入教学内容,新大纲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这么要求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难看出修改作文的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养成良好习惯,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一、自评习作

自评习作就是学生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反复读,结合自己读习作的体会和感受,把自己的习作当作欣赏对象,进一步修改,并用简要、概括的语句写出优点,适当加以评价。自评习作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但是针对学困生来说,他们认为在习作时已把最优美的词句、最精彩的片段写进去了,因此自己不容易发现问题,如句子的精炼、用词的恰当、错别字及标点符号等,所以说小学高年级同学自評习作既有优点,又存在缺点。

二、互评习作

互评习作就是生生之间相互评改习作的过程。我利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理论,让生生动脑分析作文,动口讲评作文,动手批改作文,动情欣赏作文。它既是学生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又是同学之间相互信任,沟通情感的桥梁,达到共同提高。我要求同桌或好朋友二人齐坐共同读作文,根据自己的想法,在字、词、句、段及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评改,并说出理由。同时画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适当地加一些侧批,批改完互相说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我班同学张凯在习作中写到:“我把考砸了的试卷带回家,爸爸看了,大发雷霆,狠狠地骂了我一顿......”同桌辛雪慧指出:“考试成绩太差,爸爸看了当然生气,恨铁不成钢,爸爸教育你不要贪玩,集中注意力学习,可是最终还是为了你好,所以‘骂字用得不恰当,应改为‘批评,不然,让其他同学看了,还以为你爸是鲁智深呢!”这样,互评作文,既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训练口语,促使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三、小组评习作

小组评习作就是让一小组同学共同修改同一篇作文,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探讨研究,对优点进行评价,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同时说出不足之处。新课标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打破多年不变的课桌摆放模式,让学生分组围坐,互相交流。要求小组成员在评的过程中总结,小组长执笔写出评语,同时在优点后面恰当地写出一两条需要改进的意见。我班同学在小组评何鑫同学的作文《难忘的“六一”》时,组长执笔总结组员的建议,写到:“小作者能详略得当地写出我校‘六一活动的过程,突出了我班节目的精彩,真叫人难忘,看后,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童节那天享受精妙的时刻。可是我们不喜欢你的字一会儿是‘大头儿子,一会儿是‘小头爸爸。”因为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有当“小老师”的自豪感,没有思想压力,学生评得愉悦、轻松;又因为这是一种主体积极性活动,学生的兴趣高涨,责任心也强,能充分发挥其判断和思维能力。

四、教师指导评习作

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理解了学生对作文的看法,相应写出自己的评语,以激励学生为主,多给予肯定、表扬,最后写出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既打破了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模式,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幼小心灵的呼吁,便于师生交流思想,尊重了学生的写作意图,就不会用成人的眼光机械地强求小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异想天开,尽情挥洒自己的笔墨。

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习作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见。对于习作较困难的学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习作中写得较好的地方,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之不断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解除其恐惧作文和厌倦作文的心理。

五、家长评习作

家长评习作就是让孩子把自评、互评、小组评、及教师指导评过的习作拿回家,让家长认真读,读后加以评价。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二是拉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距离,搭起了教师与家长心与心交流的桥梁,形成了教育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三是锻炼了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敢于质疑,能站出来与教师、家长共同讨论问题,取长补短,提高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坚持强化习作评改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方法,养成了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高年级小学语文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