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过幼儿园的奇葩作业吗?

2019-03-18 01:56吴刚
现代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奇葩手工布置

吴刚

【编者按】

或许是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又或许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近些年来不少幼儿园布置的作业越来越有新意,有些作业明显是布置给家长做的。幼儿园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不啊少家长却被这些奇葩作业折腾得苦不堪言,甚至怀疑这样不靠谱的作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幼儿园的作业有多离谱?是老师布置作业时不走心,还是家长太矫情?带着这些有趣却又令人烦恼的问题,本刊记者展开了新闻采访。

不是笑话的笑话

听说要采访幼儿园作业,家长们都十分配合,好像有一肚子的苦水,其表情如出一辙:哭笑不得。

沈阳家长何女士认为,许多幼儿园作业说是要求家长配合,其实是老师布置给家长的。接受采访时她说:“比如上个周末,我5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带回一个作业,要做一本跟交通工具有关的书。我带着女儿忙活了一整天,终于做出来了。虽然不是很精美,但真是我们母女俩辛苦合作的结晶啊!女儿端详着那本像模像样的书,还是挺有自豪感的。可是没想到,周一从幼儿园回家,她黑着脸,说班里的京京和贝贝等小朋友的书做得更好,老师都表扬了,唯独没有表扬她。看她那副失落迷茫的样子,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5岁的孩子会做什么?这不是家长们在竞争吗?这样的作业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用?”

另外一位家长表达了同样的困惑:“我和孩子他爸都不太懂电脑,为了给孩子做个假期简报忙活了一晚上。结果第二天放学,孩子又把简报带回来了,说是老师认为不合格,要重新做。我想不通,对4岁的孩子何必要求那么高?如果要求过高,恐怕就是逼着孩子拼爹拼妈了吧?可是,作为家长,谁敢不配合?”

对于大人能够帮上忙的作业,家长们大多选择隐忍,毕竟配合老师工作是家长的义务,但是,如果作业太古怪,家长们就为难了。

天津家长陈先生对记者抱怨道:“我儿子5岁,上幼儿园大班。有一天我收到幼儿园老师通过微信群布置的作业,要孩子做20页PPT,介绍自己的父母,还要求图文并茂。我和许多家长都气得直摇头:5岁的孩子认识几个字?20页的PPT都写些啥?再说,PPT是啥?恐怕家长都未必人人会做。摆明了,这是幼儿园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业!”

说到幼儿园作业,武汉家长马先生气不打一处来:“我儿子马上就幼儿园毕业了,想想这三年受的罪,真是不堪回首。我这话一点不夸张!为了给儿子找做手工的原料,我半夜去河边偷过树皮,去建筑工地偷过PVC管和沙子,还和拾荒的老人抢过纸盒子!罪过啊罪过!不过没办法啊,这些东西不偷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老师说,做手工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说实话,我没感觉儿子的素质提高了多少,反倒觉得我的素质严重降低了!对了,我还曾买过一箱红牛饮料,请邻居和路人喝,目的是回收空易拉罐,给儿子做飞机。我的同事小关也这么干过,不同的是,他儿子需要20个装矿泉水的瓶盖,家里凑不够,只好买一件矿泉水,瓶盖拧下来,水慢慢喝。您说,这都是什么事啊?纯粹是折腾家长嘛!”

郑州家长岳先生苦笑着告诉记者,幼儿园开展保护环境宣传活动,主题是垃圾回收再利用,要求每个孩子回家用废弃的皮球做花盆,还要栽上真花。“我家没有废弃的皮球,只好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个新的回来,中间切开,再把一盆养得好好的木槿花挖出来,栽到半球花盆里,第二天送到幼儿园。我不知道这棵木槿养不养得活。这样的活动,依我看是劳民伤财,也根本不环保。谁家会保存废弃的皮球?这样的事说出来是个笑话,但搁谁身上谁也笑不出来。”

更笑不出来的是北京的井先生。他说:“有一天,老师要求每个孩子第二天带三只蜗牛去幼儿园,然后集体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那几天没下雨,小区花园里根本找不到蜗牛,就算有也被别的家长抢先捉光了。我对女儿说,要不算了吧,捉不到蜗牛,明天咱可以观察别人的,不是一样吗?这叫团队精神。但是女儿不干,第二天天不亮就醒了,哭闹不休,说没有蜗牛就不去幼儿园。没办法,我只好起床,翻小区的阴沟,幸运地捉到了三只大蜗牛。我保证是小区里最大的三只!一高兴,结果把腰给扭了,卧床一周。后来我做了一个噩梦,老师让孩子带三只阴沟里的老鼠去幼儿园,当时就吓醒了!”

上海家长冯女士笑道:“去年春节前,我和丈夫都去外地出差,4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带回一个家庭作业:手工制作纸房子。孩子的奶奶不会做,难为坏了。百般无奈,只好去楼下的寿衣店买了一个现成的纸房子。结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愤怒地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只好不停地道歉。但我心里不服气啊,你布置这么奇葩的作业,还不兴我们异想天开?”

杭州家长张女士说:“老师布置作业让家长配合,哪怕是家长示范,孩子在一旁观摩,都可以理解,我也愿意配合,但有些奇葩作业我就挺反感的。比如,让孩子用电池和小灯泡搭一个可以开关的电路,还要5岁的孩子独立完成。我是文科出身,中学物理课上学的电路知识都生疏了,想示范都不会。这不是难为家长吗?”

石家庄家长丰女士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应该考虑到家长的能力。接受采访时她说:“家长的知识结构不同,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对幼儿园作业都要上网查资料,绞尽脑汁地想,笨手笨脚地做,实在伤自尊。再说,现在许多幼儿园孩子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过于另类的作业老年人根本应付不来。”

到底是谁不懂事

前不久,有一件事在网上被家长们热议,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幼儿园作业累瘦了8斤。原来,老师要求孩子每天晚上在同一时刻画天上的月亮,连续画上30天,以观察月亮的变化。孩子把这个“同一时刻”规定为半夜12點。这位家长想让孩子睡个整觉,就每晚用手机拍下月亮,第二天再让孩子照着照片画。一个月下来,家长瘦了8斤。

有网友说,这项作业很荒唐:“谁能保证一个月里每天都能看到月亮?遇到阴天、雾霾天怎么办?就算天天晴天,新月和残月的出现时间完全不同,一个在傍晚一个在清晨,怎么可能在固定时间观察到月亮的变化?这作业说明老师缺乏天文学知识,如此折腾孩子和家长,则是不懂事。”

另有网友为老师辩护:“包办代替是中国家长的恶习,凭什么怪到老师头上?孩子眼中的世界跟大人的不一样,让孩子自己动手画一个月的月亮,对培养孩子的毅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此质疑老师的专业水平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是,对另一项奇葩作业,网友们则是众口一词地讨伐。有家长在网上晒出手机微信图片,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项简短而恐怖的作业:数1亿粒米,第二天带到幼儿园。许多家长秒回“收到”,个别家长感觉不对,赶快向老师求证。老师回复:时间不够,就宽限几天吧。

“宽限几天?”家长邵先生愤怒了,“我大致估算了一下,按每秒钟数3粒米计算,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从1数到1亿,理论上至少要1年。而且就算想数,家里也实在没有这么多大米啊!1亿粒米是多少?恐怕您想象不出,我再来算笔账。我测算过,50克米大致有600粒,1亿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00克=8333.3千克。若以10千克一袋米计算,起码要833袋!估计一个大型超市也不会有这么多存货。就算有,一个班有30个孩子,每人833袋大米,一共24990袋大米,幼儿园堆得下吗?您说这样的作业走心不走心?”

据媒体报道,虽然布置作业的老师后来解释称,作业的本意是希望父母与子女一起动手实践,1亿粒大米只是概念,并不是要真拿出这么多。可见,老师布置作业有点随心所欲,也不枉网友们说她不懂事了。

青岛幼儿教师谭女士认为,幼儿园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但有些奇葩作业实出无奈。接受采访时她说:“说实话,我自己都被上级布置的手工任务弄得不胜其烦。什么科技小制作、废物利用小制作、手抄报、读书卡、窗花以及美术作品,每个星期都要孩子做好几样。赶上节日,还要评比展示。假如一个学期这种作业控制在10次以内,并且尽量留在周末和假期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能接受。亲子手工的出发点是好的,无奈上级要求开展素质教育,为了展现丰富多彩的活动,手工作业不仅次数惊人,难度更是日益攀升。现在的手工作业已经变成了一项评比、一项任务,甚至是沉重的负担。”

南宁某幼儿园园长顾女士认为,有些看似奇葩的幼儿园作业并非老师异想天开,而是有计划和明确教学目标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家与父母有更多的互動,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接受采访时她说:“比如秋天来了,我们会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去户外寻找落叶,创作树叶贴画。一方面让孩子认识秋天,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想象力,也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去秋游,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对于儿童的成长一定是有利无弊的。有些家长之所以吐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因为自己不太擅长。有些家长动手能力不强,而且也不感兴趣,所以觉得是负担,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不需要这样的活动和练习。实际上,我认为现在的幼儿,亲子互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少家长是怕麻烦所以特别反感,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至于因为作业完成情况的好坏引发幼儿的攀比心理,我觉得家长们多虑了,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成长。这个道理总没错吧?”

对顾园长的辩护,许多家长不买账。

珠海家长杜先生说:“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真是千奇百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上周,4岁的女儿回家说,老师要每个孩子画家里的汽车标志,并写上说明:我家的汽车是什么品牌,平时是爸爸还是妈妈开这辆车送我上幼儿园,什么时候买的,等等。如果家里没有汽车,可以画一个认识的标识。这是什么作业啊?能锻炼孩子的什么?家里没有汽车的孩子和家长心里会舒服吗?为什么不画洗衣机标志而要画汽车标志呢?是不是汽车更适合用来攀比?”

赵女士在一旁帮腔道:“我儿子的作业更奇葩:画家里的房型图!这样的作业,确实让很多家长心里不舒服。一个班里面,孩子那么多,有家境富有的也有不富有的,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很可能会让孩子拿来攀比。再者说,房型图应该算是家庭隐私吧?通过幼儿来打听,这合适吗?我觉得这样的老师真是太不懂事了。”

素质教育怎么搞

《钱江晚报》报道,上海某幼儿园要求学生家长定期收看一档网络综艺节目《超能幼稚园》,内容有关学前教育;收看完之后,每位家长要提交一万字观后感。为了完成作业,有家长熬夜写到凌晨3点。此事再次把幼儿园奇葩作业推到了网议的风口浪尖。许多家长对该幼儿园口诛笔伐。

幼儿园方面的解释是:写观后感可以让家长总结并学习更多育儿知识,自觉地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换言之,该作业是在培训家长。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简单的育儿知识总结竟有一万字的要求,这是写总结还是写论文,就算是职业文字工作者,完成起来恐怕也不轻松,更别说他人,园方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有想过其可操作性?还有,这个万字观后感真的会有人来挨个认真批阅吗?批阅之后又如何处理?如果没有进一步对策,那这个作业的意义在哪里?

深圳家长廖女士气愤地说:“没错,家长应该学习育儿知识,写一万字的总结也不能说白费,但我想问,作为早教专业人士,幼儿园老师是不是应该写两万字的总结?我不是在抬杠。我认为幼儿园作业之所以如此奇葩,根源在于早教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家长出钱还得受气,太不合理了!幼儿园向家长布置作业,本质上是向家长转嫁教育责任,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表现!素质教育这样的搞法,我看迟早得失败!”

济南家长杨女士认为:“有人说家长做手工作业是为了攀比,可是你忍心让孩子看着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贴墙上,自己的作品只能摆在一边吗?孩子的心理难道不会受伤吗?我赞同亲子作业,但是厌恶评比。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时间、有天赋做这些手工。那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家长尽力做了,只是不想让孩子失望,不想让孩子受到无端的指责,仅此而已。”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先生评论道:“如果一项作业只求结果不求过程,我认为是本末倒置。幼儿园的手工类作业,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恰是完成的过程,孩子能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作业中学到知识。将作业完成质量当成教学目的,必然会追求结果,所以家长不得不替孩子做。因为完全让孩子做手工作业,不仅时间不够用,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老师也不会满意。布置作业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偏离了这个目标,再有意义的作业也会沦为苦差事。”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张博认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相信每个家长应该都能意识到,要多陪孩子做一些事,成为孩子的朋友。从这方面而言,幼儿园的出发点是对的。不过,亲子作业应该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要综合考虑家长时间、作业难度等问题,制订一个可行性强的方案。只有这样,亲子活动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如果家长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一手包办,这样就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

尽管幼儿园布置的作业花样百出,让不少父母招架不住,但也有少数父母理性地不予配合。

广州家长唐女士微笑着对记者说:“我女儿上幼儿园小小班。如果老师布置的是超出小朋友水平太多的手工作业,我们既不做也不交。女儿在幼儿园拿不到奖状,我就布置一些其他作业,比如剪纸、刷碗之类的,如果她能完成,我自己买奖状送给她,这样也挺好。”

网上一位妈妈给小名叫“村姑”的女儿布置的暑假作业赢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我把村姑送到了乡下爷爷奶奶家,还给她布置了一些作业:买小鸡、小鸭、小鹅各两只,要求村姑每天喂食;在院子里开垦了两平方米左右的土地,要求她动手种菜,自己浇水施肥拔草;背诗认字,每天背一首诗,认识三个字,这就够了。”

本刊认为,幼儿园奇葩作业频出,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矛盾,其根源是既有的教育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和教学方式未能改变,如果教育未能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那么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在具体操作层面,老师和家长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老师应该摒弃作业依赖家长的思想,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应该意识到作业是留给自己的,而不是用来展示家长实力的,变相地拼爹拼妈;而家长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飞翔。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奇葩手工布置
特别号都有了
奇葩少年欢乐多
手工剪纸
手工DIY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珍贵的手工面
奇葩百分百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