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虹:做个不断学习的好妈妈

2019-03-18 01:56海贝
现代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晶女儿妈妈

海贝

翁虹,从结婚到生女,始终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在她心中,女儿水晶是个小天使,是上天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女儿,她由强势变得柔情;因为女儿,她重新开始了学习,懂得了许多教育理念;因为女儿,她调整工作重心,更多地关注家庭和慈善……说起家庭教育,翁虹颇有心得。她说,要想做个好妈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不把强势带回家

翁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曾在清华大学工作。两位老人都是非常传统的人,对子女要求甚严,管束颇多,并且具体到交什么朋友、几点之前回家、怎么拿筷子吃饭等生活细节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步都不能错。即使翁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毫不宠溺。在他们的眼里,人生只有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好好念書,考上名牌大学,然后从事安稳又高尚的职业。所以,当13岁的翁虹提出要专门去学芭蕾舞时,父母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我家是严母慈父型的,家里的事情多数是妈妈说了算。有几句话她常挂在嘴边,比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做这事的时候,你还在排队投胎呢。”翁虹说,她受妈妈的影响比较大,性格和妈妈一样,都比较强势、倔强。

父母的反对并没有动摇翁虹的决心,她做出传统父母眼中离经叛道的极端举动——离家出走。当父母要求她回家时,她与父母谈判,说“回家可以,但要同意我去学跳舞”。母亲还是不同意。为了达到目的,倔强的翁虹去内蒙古投靠亲戚,独自在那边熬了半年。终于母亲拗不过她,答应让她回北京学舞蹈。虽然最终因为身体原因,翁虹没能成为职业芭蕾舞者,但从小离家独自生活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她。在影视作品中,翁虹塑造的形象以前多是甜美玉女、古装美女,近年来多是受气的媳妇、温柔的妈妈。翁虹说:“我本身的性格并非如此。我的经历,我去过的地方,我经历的事情,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凡事都自己面对,自己处理,所以我坚强、独立,同时也很强硬。”

这个强硬的人最后却变成了温柔的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女儿的降临。

2007年10月12日,翁虹的女儿小水晶来到这个世界。“她真是一个天使,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礼物。我觉得任何一个女人,女强人也好,铁娘子也罢,不管她在外面如何呼风唤雨,都不能把工作上的强势作风带到家里,用来管教孩子。否则,她就不是一个好妈妈。”

如果不聊孩子而是聊其他,翁虹侃侃而谈,条分缕析,有理有据,清清楚楚,而一说起女儿以及和女儿之间的小事,她马上像换了个人似的,满面春风,笑靥如花,让听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幸福。“水晶很贴心,虽然才10岁,但是很多言语、行为都让我觉得她好成熟呀!”比如,小水晶坐上车会自己锁好童锁,保证安全;平时和妈妈一起出门或外出归来,她会提醒妈妈带齐东西,不要丢三落四,这让翁虹感到很温暖;外婆80多岁,出入需要拐杖,每次出门,水晶都会帮外婆拿好拐杖,等在门口;翁虹每次拍戏回家,水晶都会第一时间冲出来,大喊“妈妈,您辛苦了”,然后拥抱妈妈,而翁虹一天的劳累在这问候声中马上烟消云散了……

尊重孩子的天性

受严格传统教育长大的翁虹,并不想沿用父辈的教育方法来管教女儿。“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化,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如今,孩子生活的环境和我当年已经完全不同,教育方法当然不能一成不变。我的父母教育孩子非常严格,而我则想给孩子更多的自由,让她随自己的个性去发展。”

有了女儿之后,翁虹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她相信做父母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才能做得好。“我是急性子,我先生也是急性子,而我女儿则是超级无敌急性子。我带她做过气质分析,她属于胆汁质气质,比较冲动、急躁。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便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跟她硬来,于是凡事就多尊重她的意见,这样教育的效果比较好。”

小水晶4岁时,就已经表现得很有主见了,和爸爸妈妈意见相左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翁虹并不是糊弄、哄骗孩子,而是像对待成年人一样——认真地跟她分析利弊。“比如学才艺,我总是让她先去尝试很多课程,学习一段时间后,问她喜欢哪些?她态度很明确,说喜欢跆拳道、画画、芭蕾,不喜欢钢琴。我问,为什么不喜欢钢琴?当然,我并不是非让她学钢琴不可,而是希望她懂得她不喜欢的东西也有魅力,告诉她一些在她这个年龄还想不周全的事情,然后让她自己做出决定。”现在,小水晶每周都要去上一次跆拳道、画画和芭蕾课,因为课都是她自己选的,所以她学得很开心。而钢琴,因为始终不喜欢,她也就没有再学。“有时我想她上的才艺课会不会太多,但她很快乐,应该就没关系。而且她有哮喘的毛病,多出去活动活动,对健康有好处,这是最重要的,学没学会反倒是其次。”

因为妈妈是明星,经常有人要求签名拍照,水晶对此已经见惯不惊,表现得非常淡定。翁虹说:“我不介意女儿被大众认识,至于她愿不愿意与人拍照合影,由她自己决定,我并不干涉。”所以就常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心情好的时候,水晶会摆pose任人拍照;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伸手挡镜头。“有时,她会主动招呼工作人员,小嘴可甜了;有时又故意不叫人,装骄傲。这些事情我从不勉强她,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翁虹理解地说。

启蒙从国学开始

翁虹一家曾在北京生活,之后举家迁到香港,之后她又在台湾发展演艺事业,如今则是全世界到处走,所以对各处的教育方式,她有自己的看法。

“我非常看重国学,这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中国是礼仪之邦,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保留下来。比如《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说得多好,孝道就藏在这么简单的句子里。”说起《弟子规》,翁虹张口就背上一大段。“在帮水晶背书时,我自然而然地也记住了,这些简短的句子教会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再说,言传不如身教,所以我必须学习,先做到这些,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国学的保护和推广上,我觉得台湾做得比较好,他们的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完整。中国大陆近几年也很注重国学,这非常好!至于国外教育,我觉得他们在科学理念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当然是采各家之长最好,但不管怎样还是要适合国情和个人的实际。”水晶上幼儿园之前,翁虹走访了好些幼儿园,公立的、私立的、双语的、国际的,最终她选了一家公立的普通幼儿园。为何这样?翁虹说:“我常对女儿说,社会上有各种行业,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并无贵贱之分,所以妈妈不特殊你也不特殊。”

对女儿的学校教育,翁虹是这样安排的:“我希望女儿学好普通话,学好中文,因为我们现在在北京生活,她需要融入这个社会,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先生的家在美国,爷爷奶奶希望宝贝孙女过去,但我们并不打算过早地把孩子送去美国。我们觉得一定要让女儿先学好中文,先种下中国的根,等她大一点以后可能会去美国。因为国内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而我希望水晶快乐成长,多接触世界,最终成为有国际视野的人。”

每天都在早教

女儿刚一岁多的时候,翁虹就带她上过早教班。“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女儿早点接触社会,不能只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所以就带她上了早教班。”

早教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翁虹说:“其实,早教就是让很多孩子在一起玩,在玩耍中学习沟通和交往。要说收获还是有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的日常教育。因为早教班每次只上一两个小时,但孩子一天24小时都和家人在一起,所以更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意识到这一点后,翁虹每次外出都尽量把女儿带在身边。“我拍戏、谈事情,她就在旁边玩。刚开始,她比较小心,会先观察环境,但是等略微熟悉之后,很快就能跟别人打成一片。我给她一块画板和几支彩笔,她就能安静地自己画好久。”作为公众人物,翁虹觉得自己在孩子教育上有个优势,就是能带女儿去不同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帮助女儿开阔视野。而坏处则是,孩子可能会有优越感,“所以我常常告诫女儿,不要觉得妈妈是明星就了不起,你没有特权,永远不要骄傲”。

和女儿斗智斗勇

翁虹和先生对女儿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她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如果这三点做到了,那她以后做事情至少方向正确,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多靠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非观的树立,翁虹夫妇则想了好些办法。孩子难免犯错,水晶犯错时,翁虹和先生都比较严厉,毫不姑息。翁虹采用“三次机会”教育法,即“对一般错误,我会给孩子机会,前两次警告,第三次罚站。”对较严重的错误,则采取“隔离法”教育——把她留在无人的房间里自我反省,出去玩不带她……先生的态度则是斩钉截铁,不乖就绝对不给。而翁虹会折中一点,比如买了小水晶喜欢的东西,会特别告诉小水晶,但就是不给她。翁虹笑说:“其实这是对孩子心理素质的考验,看得到摸不到,多煎熬呀!”而她这么做,就是想让女儿明白:做错了事,就要付出代價。

小水晶的鬼点子多得很。很多时候她明明有主意,却故意问翁虹:“妈妈,您说呢?”如果翁虹持相同意见,则皆大欢喜;如果翁虹持相反意见,她就会不断追问:“为什么?”翁虹想说服她,但有时说服不了,“因为她很倔,会一直磨,还很会谈条件。比如,看我不生气了,她就会凑上来问,‘妈妈,你说我现在乖吗?我说,‘还可以啦。她说,‘什么叫还可以?乖就是乖嘛,为什么不奖励我?这时我就提醒自己,不能被糖衣炮弹打倒,我要心狠手辣才行……”翁虹调侃道。

做个不断学习的妈妈

为把女儿教育好,翁虹常常阅读育儿书籍,学习育儿知识。她曾看过一本书,书中说,“生活在批评、指责中的孩子,吹毛求疵、尖酸刻薄;生活在敌意、愤怒中的孩子,性格暴躁、争斗不和;生活在嘲笑、奚落中的孩子,缩头缩脑、自卑、怯懦;生活在耻辱、羞愧中的孩子,没有自尊、深感罪恶。”翁虹深以为然。她从自身经历发现,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她说:“别看水晶表面很乖,其实,这位大小姐在日常生活中总给我出难题,以此来训练我的意志,培养我的耐力。从某种角度上说,她既是我的女儿,也是我的老师。”

一次,翁虹带水晶去上海。在飞机上,水晶发现可以打游戏,便非常想试试。可她太小了,操控不好遥控器。翁虹就让她先看自己玩,边看边学。可这位大小姐不愿意,用超近距离“脸贴脸”的方式跟妈妈说话。翁虹觉得很不舒服,便左右躲避。谁知,她的脸往左,女儿的脸也往左;她的脸往右,女儿的脸也往右。

看到女儿故意捣乱,翁虹的急脾气眼看就要爆发,但她告诫自己不要冲动,然后深呼吸,转移注意力,让水晶背《弟子规》。等女儿背完,翁虹的气也消了大半,再跟女儿讲道理。水晶看妈妈没有马上发脾气,心虚地停止了捣乱,听从了妈妈的教导。

更多时候,翁虹会选择“冷处理”来教育犯错误的水晶,而不会逼问她为什么会犯错,更不会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总之,她会给女儿机会,让女儿自己反省所犯的错误。

翁虹说,她教育女儿坚持“六A原则”,就是:接纳(Acceptance)、赞赏(Appreciation)、关爱(Affection)、时间(Availability)、责任(Accountability)、权威(Authority)。育女多年,她发现,女儿和她的感情越来越好,而且她也有了很多改变,比如不再偏激,对人对事有了更多的包容和谅解,能多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女儿。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水晶女儿妈妈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