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而有度,文盲父亲培养出清华儿子

2019-03-18 01:56李强杨嘉利
现代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龙银川清华

李强 杨嘉利

2018年9月,一篇题为《男生676分考上清华,同学都没有他的微信,看到手机后全都沉默了》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清华大学学生部工作人员证实,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单小龙确系该校大一新生,就读于电子信息专业。

那么,在如今这个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见面就互加微信的时代,高中三年的同学,怎么就没有他的微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采访,终于了解到这个孩子背后的故事……

哥哥把求学希望留给弟妹

单小龙的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兴隆镇马嘴村,兄妹三个,他是最小的。他的父亲叫单贵德,由于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只能靠出卖苦力挣钱。雪上加霜的是,30多岁时他有一次去工地上干活,摔伤了腰,此后不能再干重活,家里的经济越发拮据了。

让夫妇俩欣慰的是,几个孩子格外懂事。大儿子单小东,上学后就不止一次对妹妹和弟弟说:“爸爸妈妈身体不好,挣不到多少钱,能让我们吃饱肚子不挨饿就很不错了。”

单小龙年龄小,对哥哥的话似懂非懂,但看见哥哥和姐姐大口大口地吃着玉米饽饽和咸菜,他便也大口大口地吃,完全不挑食。单贵德为此既感动又心酸,多次对妻子说:“要是我能有文化,也不会让几个孩子吃这样的苦呀!”

生活让单贵德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常对妻子说:“咱们不管有多苦也要让孩子们多读书……”

单小东刚上小学,单贵德便对他说:“和同学要比就比学习,不要比吃比穿。”所以,这个聪明的男孩,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成绩优秀,为妹妹和弟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单小龙上小学时,哥哥单小东已上初中,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单贵德每次去开家长会,回来都会拉过单小龙说:“看看哥哥,又考班上第一名了。”然而,单小龙万万没想到,哥哥参加中考后,原本已被县城高中录取,却突然说:“爸,我还是不上高中了,我要去打工……”单贵德大吃一惊:“为什么,你不是考上高中了吗?”单小龙也跑上前问:“哥,你不是说要上大学吗?还说往后让我也考大学……”

单小东沉默半晌答道:“上高中要花很多钱……爸,妹妹快上中学了,往后弟弟也要上中学,你的身体又不好,怎么能挣到这么多钱供我们一起上学呢?”

单小东说出了一个让单贵德越来越担心的事实——往后要供3个孩子上中学,这样的压力他如何承受得了啊!但不管压力多大,单贵德也从没想过要让大儿子牺牲前程呀!“东儿,你的心思爸爸明白,可爸爸不能让你为了妹妹和弟弟耽误了自己的一生,这样对你不公平。”

单小东回答:“爸,我是大哥,只要妹妹和弟弟往后能有出息,我不管做出多大的牺牲也心甘情愿。”说着,他用手抚摸着单小龙的头,继续说,“往后,哥哥去打工挣钱供你和姐姐上学读书。”可这天深夜,单小龙一觉醒来,看见单小东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手捧高中录取通知书满脸泪水……

“哥,你哭了?”单小东急忙擦干脸上的泪水,说:“没有……”“骗人,我明明看见你哭了。”单小龙说着,跳下床来到单小东面前,认真地说,“哥,要不我去打工挣钱吧!”单小东被逗笑了:“你才多大,怎么去打工挣钱?听哥哥的话,往后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是北大和清华吗?哥,我听老师说北大和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等我长大一定要考上这两所大学!”

弟弟的话很天真,单小东却感到无比高兴:“小龙,你既然有这样的想法,往后在学习上就需要更加努力呀。”

几天后,单小东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了。单小龙拉住哥哥的手说:“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就等着看我的表现吧。”

文盲父亲严教下学好英语

然而,男孩子大多贪玩、淘气,单小龙也不例外,没过多久,他就把对哥哥的承诺忘到了九霄云外。

上四年级时,单小龙转到了镇上小学,因为这里开有英语课。他刚开始对英语一点兴趣也没,自然学得一塌糊涂,常常只考六七十分,有时候甚至不及格。单贵德每次看到儿子这样的分数都会皱起眉头:“才考了这么点儿分,你是怎么学的?”

单贵德很着急,怎样才能提高儿子的英语成绩呢?這个实心眼的汉子认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先背单词。于是,他要求单小龙一遍遍抄写英语单词,每天抄写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抄写三四十遍,然后再叫姐姐单小霞帮着检查,看看他有没有抄正确。如果单小龙抄错了,单贵德就罚他重新抄上三四十遍……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单贵德每天回家后,不管多累都要看看儿子有没有抄写英语单词,然后叫女儿检查。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单小龙的英语成绩渐渐提高。五年级时,单小龙的英语考到了班上第五名!

那几年,单小龙每天上学要往返走十多公里山路,单贵德便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风雨无阻接送单小龙上下学……在单贵德看来,大儿子牺牲了他的前程,为的就是挣钱供妹妹和弟弟上学,自己作为父亲就更应该在两个孩子的求学路上给予全力支持,要不又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哥哥呢?所以,学习上,单贵德对两个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父亲的高压之下,单小龙在学习上不敢有一点马虎。

一次,单小龙的语文没考好,单贵德认为是他没用功,便赶到学校闯进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揍了儿子一顿,还叫单小龙写下保证书,保证下次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多少分,达到多少多少名……不仅如此,单贵德回家后还叫单小霞时刻监督弟弟学习,只要发现他在学习上偷懒就马上告诉自己。

后来,单小龙上初中了,单贵德便每天给班主任打电话,了解单小龙上课时的情况。用单小龙的话说就是:“那时候我只要看见班主任接听电话,就会想是不是我爸又打电话来了。说真的,我几乎每天都是在这样的紧张中度过的。”对于父亲的做法,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单小龙时常感到很没脸面,心里又恨又委屈。可他却能把这种委屈转化成学习动力,希望借成绩来扬眉吐气,来证明父亲错了。

对此,单贵德说,他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他放松,他的成绩可能很快就会一塌糊涂,但对他严格一点,他憋着一口气成绩可能就上来了。事实果真如此,2005年,单小龙中考考出了690分,被银川一中录取!

儿子有机会到银川上高中,单贵德很兴奋。可单小龙去银川上学,花费会大大增加,这种压力又像重重的石头压在了他的心头。这时候,单小龙主动提出他不去银川上高中:“爸,我上县城的高中也一样,只要肯努力不怕考不上大学。”

哥哥单小东闻讯后风尘仆仆赶回家,对单贵德说:“能考上省城最好的高中不容易,不管有多难也不能让弟弟失去这样的机会。”他随后斩钉截铁地对单小龙说:“哥哥这几年打工挣了一些钱,家里不像过去那样困难了,你一定不能放弃去银川上高中的机会。”

就这样,哥哥的话一锤定音,单小龙骨子里的拼搏劲头被彻底激发出来,他暗暗对自己说:“三年后我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决不能辜负爸爸和哥哥对我的希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从上高一开始,单小龙便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早读后第一个走进教室,晚上学习到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不负韶华贫寒学子考上清华

上高中不久,单小龙发现他在写作上有很多不足,作文不仅生硬,而且写不出饱满的感情。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单小龙坚持每天写一篇作文,交给语文老师点评和修改……

单小龙坚持了3个多月,作文有了长足进步,有一次作文还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更让单小龙没想到的是,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每个学期都会为他发放1000元国家助学金和500元生活补贴,并减免了他的住宿费和书本费,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单小龙经济上的压力。

这样的援助,让单小龙心怀感激。他多次在电话里对单小东说:“哥,学校对我这样好,要是我不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不仅对不起你和爸爸,也对不起学校的老师呀。”因为心怀感激,高中三年,单小龙从一开始就有了努力的目标。他制订了一套学习计划,每天严格执行。他从不简单地和周围同学比哪门功课好、哪门功课差,而是和自己比,看看有没有实现一个个目标。

学习之外,单小龙知道,爸爸身体不好,妈妈眼睛不好,哥哥为多挣钱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和重活就只能由自己做了。于是,学校只要一放假,他就会赶回家,耕地、锄草、收粮等没一样不干……单贵德好几次不安地说:“小龙,是爸爸没本事,才会让你和哥哥、姐姐吃这么多苦呀。”

每当听爸爸这样说,单小龙便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回答:“爸,不要这样说,你和妈妈辛苦了这么多年把我们养大,我们为家里做点事难道不应该吗?”

因为知道爸妈的不易,单小龙在物质上从不和周围的同学攀比。在银川中学,同学们几乎全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很多同学刚一见面就会互相加微信好友,可单小龙用的还是一部破旧的老式按键手机,根本没法用微信。这部手机是单贵德好几年前买的,为方便儿子到银川上学后和家里联系才让单小龙带在身上。单小龙在学校第一次用这部手机打电话时,引来了很多同学惊讶的眼光,可他一点不在乎。因为他明白:现在贫穷不等于以后贫穷,自己现在努力,为的就是以后过得好,所以在大家都花父母钱的时候,没有必要在物质上攀比。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单贵德后来多次提出给单小龙买一部智能手机,都被他拒绝了:“我还在上高中,手机就是用来给家里打打电话,买那么贵的没有必要。”

2016年,姐姐单小霞考上了银川医科大学,单小龙更有决心了:“姐,两年后,我也要成为一名让爸爸妈妈感到骄傲的大学生!”果然,单小龙没有食言,2018年高考,他考出67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单小龙知道,考上清华大学并不等于从此就能一路坦途,他还面临着学费的问题。因此,高考结束后,单小龙甚至没等到公布成绩,就提出到哥哥單小东打工的建筑工地上干活。

单小东最初并不同意:“你就要上大学了,好好休息一下,工地上的活太苦,不适合你做。”单小龙回答:“上大学需要很多钱,光靠你怎么行呢?只要能挣钱,不管多苦我都不怕。”终于,单小东答应了。

这年夏天,单小龙和哥哥一起在工地上做起了架子工,每次搬运五六十斤的钢筋,每天要搬运200多趟,达一万两千多斤!就算这样,单小龙和哥哥在伙食上仍然很节俭,连包子都只买素馅儿的,因为每个素馅儿包子比肉馅儿包子便宜三毛钱……

如此处境,这个刚满18岁的小伙子,有时候也会心理失衡,不明白为什么有人那么富有,有人却这么贫穷,这样的想法也常会让他感到自卑。不过,考上清华后,单小龙渐渐想通了这个问题:“近来看了一名北大女生写的感谢贫穷的文章,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实际上,自己的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一路走来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也心怀感恩。如果我将来能够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我想这也应该是一种成就和幸福吧。”

2018年8月,单小龙启程前往清华大学报到时,他用在工地上打工挣的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8月9日,他开通微信后在朋友圈发布了第一条消息,是一组家乡的美景图片,接着便是“到北京了”“到学校了”等,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

采访时,单小龙说,他感到清华大学的课业并不轻松。尽管课程安排上没有高中多,但难度大,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再有时间,他喜欢泡图书馆。

“我爸觉得我考上清华就算是把我培养出来了,但我知道,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我会继续努力的。”采访结束时,单小龙这样说。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小龙银川清华
Notes
老银川的样子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可怕的绿怪蛙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让“数”“形”结合更畅通
小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