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9-03-18 02:06聂晓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

聂晓娇

【摘 要】目的:分析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神经发育技术(NDT)进行恢复(对照组),另40例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比较TUGT、BBS、MWS评分,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BBS、MW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改善其下肢步行速度、身体平衡功能的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强制性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1

脑卒中发病多因脑血管发生阻塞、破裂而损伤神经组织及细胞,主要表现为偏瘫。而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主要目标为恢复其步行功能[1],此为患者出院后可自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近年来,大量研究均证实,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为再次证实此观点,本研究纳入我院以往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重点讨论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优势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40例vs研究组4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接受脑部MRI和CT检查得到确诊;②患者均发生偏瘫;③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同意此次诊治方案。排除标准:①下肢骨关节疾病者;②脑血管疾病遗留障碍者;③沟通障碍、视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无法配合此次训练者;⑤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5-69岁,平均为(60.2±1.2)岁,右侧偏瘫23例,左侧偏瘫17例;脑卒中位置:31例基底节区,7例脑干,2例其他部位;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4-69岁,平均为(60.5±1.3)岁,右侧偏瘫24例,左侧偏瘫16例;脑卒中位置:32例基底节区,6例脑干,2例其他部位。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NDT治康复方式,包含平衡功能训练、踝被屈诱发训练、膝关节控制、髋关节控制、躯干肌控制等。2h/次,2次/d。持续治疗4周。

研究组接受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①起坐训练:把椅子高度从50cm逐步降低至20cm,150-200次/ d;②平板训练:40min/ 次,0.5-1km/h,2次/d;③步行训练:控制速度最快1.3km/h,1000m/d;④上下楼梯:健侧先上,患侧先下,按照其体能确定训练量;⑤平衡训练:可在平衡杠中实施,如患侧负重-前后移动患腿-前后移动健腿-左右移动患腿-左右移动健腿-侧方行走,满足要求后,则可动态训练。⑥单腿负重训练:5次/周,2次/ d。持续治疗4周。

1.3 指标判定

记录其10m最大步行速度(MWS):记录患者从0-10m间行走时间,共测试3次,计算最大步行速度。

用Berg平衡量表(BBS)测定其静态平衡功能,共14个动作,各动作分值为0-4分,分值越高则表明越良好。

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其移动平衡能力,多次测试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TUGT、BBS、MWS评分,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BBS、MW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目前已证实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各功能。患者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则为下肢活动,也为大部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2]。TUGT、BBS为反应下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常用方式则为强制性运动疗法,且效果可观。本研究中共纳入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讨论后,结果显示,研究组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BBS、MW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效果突出。郝静学者[3]也同时证实了此点。分析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优势为:①其发展基础为传统强制性运动,健侧活动勿过度性限制,强化训练患侧下肢,确保下肢功能康复术,协调双体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3]。②集中训练,确保训练时间和质量;③与传统训练方式比较,训练强度较大。密集、反复的训练,对人体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有激活作用,脑组织功能重组得到促进。

综上,将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改善其下肢步行速度、身体平衡功能的作用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焦俊杰, 郭洪亮, 刘丽杰,等.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6):1968-1971.

上官士娜.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5):1796-1797.

郝静, 李萌. 強制性运动方案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 11(1):84-85.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康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