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改革探讨研究

2019-03-18 11:50田俊郝东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田俊 郝东东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地方经济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分析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道路勘侧设计”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43-02

一、引言

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立足地方,凸显特色;尊学崇术,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以路线线形设计为主,综合公路测量技术的实践较强的必修课。它的内容包括路线设计与选线理论和路线勘测(放样)两个部分。设计是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通过灵活运用设计标准,合理确定路线平面、纵面、横面的几何尺寸;勘测是通过计算和测量,获取路线在地面上的位置和高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它具有应用广泛、实践性强、技术革新快、与工程结合紧密等特点。

目前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勘测设计的知识(重理论),第二阶段为路线课程设计和勘测实习(重实践)。但是我们课堂讲授3学分,即48学时,而且该课程与工程地质、测量学、交通工程学、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关系密切。因此,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上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协调好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许多学生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有效突击”,也能蒙混过关,致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培养。

3.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道路勘测设计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由于课堂讲授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少,造成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不足。

4.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PPT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如何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知识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5.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我校虽然在道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加以课程设计和道路勘测实习两个实践环节。但是实践环节没有严格的考核细则,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只为了获得学分。

6.考核方法单一。考评应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前对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习优劣的惟一标准,对于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必须加入过程化的考核。

三、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法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是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上课时间。目前本课程最大的矛盾是教学内容多而教学学时相对太少。所以,我们在理论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主要内容,放弃次要内容。另外,准备教学内容时,应密切注意学科前沿知识发展与规范的更新,将新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跟上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发展趋势。

2.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道路勘测设计》一定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课堂讲授、讨论课和读书笔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培养了学生组织信息、利用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学习与综合设计和综合勘测训练紧密衔接的教学方法。在道路勘测设计理论、方法的学习以及设计问题求解、设计实例剖析、设计训练获得初步的设计能力后,还需要进行综合设计和综合勘测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理论学习后,相继安排了以选线与路线设计为主的路线纸上定线课程设计、以实地定线、路线测量以及路线设计相结合的勘测实习、全面训练的毕业设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4.课上教学与课外相关课程讲座和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规范各种教学文件和教学要求做起,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把关;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课程组教师围绕教学和当前科技的发展,多次为学生作了相关课程的讲座和勘测新技术、道路安全工程方面的学术报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还对学生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科技制作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建立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现代学徒制应用型技能人才。一方面,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而课程实习则更加直接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教学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6.加强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建立道路勘测设计资源共享课。将教学内容和成果挂网,实现师生资源共享。加强计算机应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针对目前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设计软件应用的日益广泛,而当前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相脱节的现状,应该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软件应用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又能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时代,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6.考评方法的改革,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同时要加强过程化考核。课堂讲授总成绩分值比例做如下调整:平时成绩由原来的30%调整到50%,期末成绩有原来的70%调到50%。学生的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出勤(10%)+章节小测验(20%)+课堂讨论成绩(10%)+读书笔记(10%);实践环节的总成绩做如下调整:学生的总成绩(100%)=出勤及表现情况(10%)+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情况(20%)+小组成果(20%)+最终成果(50%)。

四、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总之,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考核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提高《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動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他们将来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2]柳志军.“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2014,(17):113-114.

[3]宗琦,叶静辉.精简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浅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乔学光.强化实践教学突显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面向模具行业需求的模具专业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内涵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