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9-03-18 02:06叶智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胆道

叶智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三六三医院肝胆胰的外科于2017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3.33%,对照组手术成功率96.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康复进程更短、并发症率更低,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外科疾病,文献资料记载:约4%~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虽能起到疾病治疗的效果,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长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1-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也为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打开了全新的局面[3];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概括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三六三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经彩超/CT检查确诊,排除腹部手术史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n=30)男13例、女17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54.1±3.7)岁;对照组(n=30)男12例、女18例,年龄42~62岁,平均年龄(55.0±4.4)岁。两组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统计学软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与年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作麻醉诱导,术中以丙泊酚维持麻醉[4];常规建立气腹,以四孔法建立腹腔镜操作途径[5];解剖分离胆囊三角以充分暴露胆囊管、胆囊动脉;分别采用钛夹、可吸收生物夹夹闭胆囊管远心端和近心端,借助高频电刀切割胆囊管。完成胆囊切除术后开放胆囊管,若患者胆囊管较细则沿胆囊管长轴剪凯胆囊管至胆总管前壁约0.4cm,经右肋缘下腋前线戳孔处置入胆道镜探查并常规取石;完成上述操作后借助胆道造影明确是否有结石残余[6],最后用可吸收生物夹关闭胆囊管断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麻醉方法与观察组一致;术中经右肋缘下切口/右上腹经腹直肌纵行切口,开腹后常规探查胆囊及胆总管情况;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借助取石钳常规取出胆总管结石,若取石难度较大可借助纤维胆道镜完成操作[7],完成上述操作后选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总管。最后,在胆总管末端通畅的情况下留置T管并缝合胆总管切口并引流。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对象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②比较两组对象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9.0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比较,()表示计量资料,结果相关指标均采用t/检验。P < 0.05表示结果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率比较

统计显示: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附表1。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统计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各项数据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3 讨论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均是肝胆科常见疾病,这类患者中约10%左右的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由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因而在术前及术中须重视检查和观察。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手段,从研究来看,3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6.67%,提示该术式的临床价值,但另一方面该术式具有创伤大、康复周期长的特点[8-9],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相对较高。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当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临床金标准[10],且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成功率超过95.00%,本次研究通过病例比较的方式,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观察组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P<0.05)从侧面反映了微创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的特点。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3.33%略低于对照组的96.67%,但两项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好。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且有效规避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康复慢、并发症多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秦菊芳,吴雅荣.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 河北医学,2015,21(12):2004-2006.

慎华平,张国雷,张鸣杰,等.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05):359-361.

秦国喜. 论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的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477-478.

杨璐,杨超君,郭晓辉. 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中的临床价值[J]. 北方药学,2018,15(11):118-119.

许明亮,曹安华,李刚. 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03):85-88.

裴成林.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2015,21(06):65-66.

鐘伟,倪谢根.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对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2):280-283.

张乐,白月奎,欧云菘,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08):1141-1143.

彭颖,侯纯升,徐智,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残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02):107-110.

菅志远,沈先锋,黄林生,等. 三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2):275-279.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胆道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