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古城“新遇续写泉州故事

2019-03-19 12:00
领导文萃 2019年2期
关键词:开元泉州古城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开元街道作为泉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份,古城面积占市区古城保护核心区域的40%,其中辖区内的开元寺、西街不仅是泉州古城的代表,更是泉州古城保护核心区的重点区域。在泉州市委、市政府、鲤城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古城保护复兴的有利背景下,开元街道紧紧把握党和政府关于古城保护的有利政策,承担起了古城保护发展的主体责任,为促进古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措施,成果喜人。

识时通变,精准定位

——三大优势稳固发展根基

文化优势

开元街道辖有14家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家、省级文保单位2家、市级文保单位11家)。有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有孙中山亲笔题赠“共进大同”匾额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礼逊图书楼、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曾井巷状元井等,还有入选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的西街116号宋宅等古建筑12处。同时,开元街道辖区还拥有各种不同时期的古大厝近30座,这些都是开元街道古城复兴发展繁荣的重要资源。

区位优势

开元街道是泉州市区的文化、教育、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分布有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类学校27所,省、市级医院及医药研究所3所,还有中山公园、菲友体育馆、泉州影剧院等文体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开元街道推动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资源优势

据统计,开元街道辖区目前拥有街道、社区各类厂房、店面、办公场所等资产近10万平方米,同时,还有各类旧厂房近10万平方米,这些都是开元街道推进古城复兴发展繁荣的重要资源。

稳抓机遇,勇立潮头

——政策支持为古城保护开道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指导下,开元各社区微改造工程正在一步步实施,从官方到民间掀起了“护古城、爱我家”风潮。国内顶级设计院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量体裁衣”,高位制订规划方案;借助资金支持,西街百年洋楼得以精心修缮,改造成为了古城文化展示馆;古城老街巷“微创手术”相继实施,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

结合城市党建的总体工作要求,开元街道重启东、西片区党建联席会项目,统筹引导片区单位通过项目认领、党员“三诺”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结合古城发展要求,开元街道党工委打造新春片区古城党建项目,将古街巷的文化底蕴与党建工作的深耕厚植紧密结合,通过一项项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古城治理规范化。

继往开来,聚焦发展

——与现代文化、经济模式接轨同荣

紧抓泉州市“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契机,开元街道加快“退二进三”进程,大力发展具有泉州特色的新兴业态及艺文民宿、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项目,不断为泉州市民带来新的惊喜。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开元街道本级固定资产收入由2015年的140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569万元,“退二进三”进程与资产增值、产业发展得到了有力融合。

发挥文化优势,充分利用古民居、古大厝,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融合古城民风民俗,开元街道努力促进民宿业的发展。目前,开元街道已有花喜民宿、无计民宿、馆驿五号、美埕美厝等民宿近10家,客房百余间,大部份由具有泉州特色的古民居改造而成,保留泉州的传统建筑特色。而这些民宿的经营者又身体力行地努力将东亚文化之都的这份文化味、人情味传递给更多的人。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旧厂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

截至2018年底,开元街道已完成了大部份旧厂房的改造利用,累计盘活街道资产2.1万平方米、社区资产6.6万平方米、其他国有资产7.23万平方米,策划生成了以文化旅游、教育、美食、民宿等业态为代表的12个“古城新遇”项目,并成功促成了东亚之窗、美食城、大寺逅、在东方、小西埕等多个项目签约落地。

发挥教育優势,腾笼换鸟,加快学府路文化教育商圈的形成

作为泉州市区教育资源核心分布地区,开元街道将学校周边的重点区域统筹规划,两年来先后清退了周边5座共计2万多平方米厂房,引进了外国语中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泉州外国语中学艺术高中部、明德教育及梧桐学生公寓等优质机构及产业入驻,进一步推进文化教育商圈的形成,有效促进了泉州教育品牌的进一步提升。

如今,开元街道辖区内的13个社区纷纷行动起来,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绵延积淀千百年的多元文化资源,秉承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多元、开阔、包容的传统,以创新探索推动“古城新遇”项目蓬勃发展,助力古城复兴繁荣。

猜你喜欢
开元泉州古城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段开元:拥抱健康产业 增进百姓财富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安居古城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