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孩子在故事的殿堂里遨游

2019-03-20 12:34林莉
关键词:丑小鸭幼儿妈妈

林莉

儿童故事因其具有纯真质朴的情感、活泼可爱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而深为孩子们喜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充分发挥故事的教育、审美、娱乐功能,引领孩子在故事的殿堂里遨游,不但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故事,让孩子理解社会交往礼仪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这样的要求,在幼儿园,幼儿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小朋友,它们之间的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小班幼儿,社会化程度较低,常常出现有好玩的、新奇的玩具,大家你争我抢的现象,如何解决幼儿此类纠纷,让幼儿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且看故事《星期日幼儿园》(见《幼儿故事大王》2000年第8期)。

故事中小狐狸、小猴子、小山羊和生活中的小朋友如出一辙,都想玩新奇的玩具,都想當老师,开始因为没有合作分享意识而吵闹不休,后来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了合作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了和同伴交往的礼仪规则,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再如,为了教育孩子友好同伴,我又准备了故事《吊篮》(见《 早期教育》1997年8、9合期),故事中皮皮是个调皮的孩子,开始,皮皮和白白互相捉弄对方,结果两人都不开心,后来,白白在妈妈的开导下,转换做法,其目的是教育幼儿和同伴相处时,不能以牙还牙,而要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二、利用故事,培育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有时是拟人类形象,此类形象就是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社会存在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等生命形式,从而形成物性和人性的奇妙和谐的统一。这种形象原发于幼儿物我不分,幻想与现实不分的心理,是一种以己度人,由人及物的联想产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拟人类形象,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如利用童话《啰啰的书包》(见《学前教育》1994年1、2合期),教育幼儿做事要有条理,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三、利用故事,点燃孩子爱的火花

爱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人类因爱而得以延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灵更需要爱的温暖和滋润。每年新学期开学,小班的孩子又哭又闹,有的要爸爸,有的要妈妈……这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富有亲情的故事,以帮助幼儿消除恐惧、不安。如故事《妈妈、笑笑和小猫》(见《教育导刊》2006年3月下半月),此故事主人翁只有三个:妈妈、笑笑和小猫咪。故事围绕妈妈爱笑笑,笑笑爱小猫咪这条线索展开,故事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整个故事充满了爱的温馨。幼儿听后会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和温暖。经常对幼儿讲一些这样的故事,可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同时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不但可以安抚幼儿的情绪,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和不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利用故事,启迪孩子智慧

利用故事的形式,把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根据故事中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可以启迪幼儿的智慧,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面对困难、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故事《主意商店》(见《早期教育》1994年8、9合期)就是启迪幼儿智慧的好故事。

在讲述此故事时,每讲述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稍作停顿,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鼓励幼儿说出各种不同的主意,在讲述完故事时,可请幼儿结合生活中的问题,继编故事。

五、运用故事,对孩子进行美育

优秀的故事都极富意境,给幼儿以美的享受,能使孩子们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如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等,不管是语言还是意境都具有诗的美质,人物心灵也很丰满。如丑小鸭,虽然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少嘲笑、欺辱以及一连串的历险,但他仍选择坚强,而终于梦想成真,成长为一只白天鹅。丑小鸭内心的丰富和美丽将会使孩子终生难忘,这种不屈的精神将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财富。

猜你喜欢
丑小鸭幼儿妈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