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阳性的颞叶癫120例

2019-03-21 07:56董秋艳孙永锋钟建卫李煜环
武警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颞叶脑电皮质

董秋艳,孙永锋,钟建卫,李煜环,石 磊,袁 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8~48岁,平均(36.4±1.2)岁;病程4~19年,平均(7.5±1.4)年;均为部分性发作。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0例均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MRI、常规T1和T2加权像、垂直于海马长轴的FLAIR成像。海马硬化伴有颞叶皮质发育不良 31例,单纯海马硬化57例,双侧海马硬化6例,颞叶内侧肿瘤6例,颞叶内侧蛛网膜囊肿5例,颞叶内侧血管畸形5例,颞叶外侧结构异常10例,且均局限在前颞部。

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视频脑电监测(VEEG),平均监测时间36 h,9例头皮脑电图未监测到发作,111例捕捉到1~5次的发作。105例发作起始区均局限在单侧颞区,其中6例头皮脑电不能定侧,MRI显示双侧海马硬化,通过立体定向引导植入深部电极,再进行VEEG监测证实发作起始于单侧颞区。

1.2.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麻,行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进行皮质脑电检查30 min前减少麻醉剂量,监测麻醉深度。麻醉后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优势半球前颞叶切除4.5 cm、海马切除约2.0 cm;非优势半球前颞叶切除5.0 cm、海马切除约2.5 cm。术中仍行皮质脑电监测验证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指导切除的范围或补充切除。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7~55个月,平均26.5个月,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Engel分级状况。

1.5 结果

1.5.1 Engel分级结果 Ⅰ级91例(75.83%);Ⅱ级9例(7.5%);Ⅲ级16例(13.33%);Ⅳ级4例(3.33%)。治疗前后头颅核磁片对比见图1。

图1 术前头颅MRI冠状位

1.5.2 术后并发症 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复视,4例出现手术对侧肢体轻偏瘫,经过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肢体功能康复等治疗,1~3个月均恢复正常。

2 讨 论

笔者认为,如临床症状、MRI(含海马冠状位FLAIR像)、头皮EEG三者表现一致,则手术效果良好。如果MRI和EEG表现不一致,以MRI为准,MRI显示海马硬化或结构异常者为致侧。当然,植入颅内电极定位致侧更为可靠,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如MRI显示双侧海马均有硬化,头皮EEG定位困难,必须采取植入颅内电极进行有创监测。

显微镜下手术操作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12]。手术操作必须依前颞叶切除术步骤进行,首先确定后切线,从后向前将颞上回皮质及白质切除,直到颞极,注意保留颞上回的蛛网膜、软网膜及侧裂内大脑中动脉,继而从后切线向下直达颅底至梭状回切除外侧的颞叶皮质,之后寻找侧脑室颞角并切入;待切除外侧颞叶后,将杏仁核、部分海马结构充分暴露,但此时应以软脑膜为界,不能损伤软脑膜,防止损伤脑干、脉络膜前动脉、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本组患者术后病情评估显示,显微手术标准切除前颞叶,对磁共振阳性的颞叶癫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再次证明了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意义。术后2例出现复视,原因是动眼神经损伤所致,4例肢体轻偏瘫,可能是脉络膜前动脉损伤所致,经营养神经及肢体功能锻炼后,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的关键点:(1)术前评估充分、致灶定位精确;(2)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3)手术切除的范围及脑功能的保护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颞叶脑电皮质
认知控制的层级性:来自任务切换的脑电证据*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乒乓球运动员在经验相关图形识别中的脑电相干性分析